进退两难的欧洲 | |
www.wforum.com | 2025-02-21 17:41:16 江宁知府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
![]() |
![]() |
|
|
|
2025年的慕尼黑安全会议在一片紧张与不安的氛围中落下帷幕,事后美国跑去沙特同俄罗斯举行会谈,欧洲多国首脑则到巴黎举行“特别峰会”。 据法国总统府发布的消息称,德国、英国、意大利、波兰、西班牙、荷兰和丹麦领导人齐聚巴黎,讨论“乌克兰局势”和“欧洲安全”,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葡萄牙前总理)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也有与会。 会后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表示,欧洲应继续向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同时欧洲防务必须得到加强——听意思像是要“单独援乌”,但考虑到之前欧洲人类似的决心表过太多,所以没有引起舆论关注。 事实上,欧盟委员会主席主要拥有“财权”和协调成员国发动对俄制裁的权力,军事问题还得靠各国自己商量,冯德莱恩的表态意义不大。 当地时间2月17日下午欧洲主要国家首脑在巴黎爱丽舍宫开会,期间马克龙明确宣布法国不准备向乌克兰派遣地面部队。 马克龙会后与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和欧洲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合照。 “巴黎特别峰会”传出的另一个重磅消息是欧洲有意向乌克兰派遣维和部队。 起因是英国首相斯塔默称“英国愿意在俄乌停火后派出维和部队,以保障英国和欧洲的安全”——此番表述立即被各大媒体转载宣称。 可实际上斯塔默还有后半句:必须获得美国的安全承诺。 换言之,斯塔默的完整表述为“在获得美国安全承诺的前提下,英国愿意向停火后的乌克兰派出维和部队”,这样的讲法其实意义不大,只能算个噱头。 与法国、德国等欧陆国家不同,英美的战略绑定程度远超人们想象,英国甚至连核武器使用都受美国制约——英国核武库可以被视为美国在欧战略力量的一部分。 欧洲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只有英国和法国,而英国又没有战略自主权,因此“欧洲核自主”的实质就是法国核力量欧洲化,利用法国核威慑来保障欧洲安全。 从这个意义上讲,马克龙拒绝派兵乌克兰的表态更能代表欧洲的真实想法,即尽一切可能规避同俄罗斯爆发直接冲突的风险。 说来有趣,当初欧洲舆论曾激烈批评马克龙战前跑去莫斯科跟普京勾兑,现在事到临头又想让马克龙出来领导大家调停,真是令人唏嘘。 法国凯旋级核潜艇。法国是欧盟内部唯一的拥核国家,当发生地缘政治危机时,其影响力就开始逐渐超越德国。 为什么欧洲处理俄乌危机时如此被动呢? 这只能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究其原因,无非是欧洲人将国防完全外包给美国,但凡法国德国能有历史上平均战力的一半,这些风吹草动欧盟自己就可以摆平。 冷战结束后,实力下降的不只是俄罗斯,北约集团的实力下降也很严重,各国基本按照三分之二的比例进行了军队裁员。 截至目前,北约内部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武装力量为“非主流国家”土耳其,考虑到埃尔多安总统长期跟欧盟不对付,欧洲没人敢指望危急时刻土耳其会出手帮他们,不趁火打劫已是万幸。 北约第三大武装力量是感受到威胁后迅速扩军的波兰,近两年波兰陆军从之前的几万人规模扩张至约二十万人,但相比俄乌动辄百万的兵力仍显得捉襟见肘。 国防开支方面,美国尚且是一本烂账(正等待马斯克核查),更不要说欧洲国家,很多时候它们的国防预算只不过是为了完成北约内部的考核指标,想个办法把钱花出去就行了,反正真打起仗来有美军来救。 1952年,位于德国法兰克福的美国欧洲司令部(EUCOM)的总部大楼,目前EUCOM总部设在德国斯图加特。 欧洲究竟有多“武嬉”呢,下面给大家一个直观的感受。 传统欧洲强国法国只有区区11万常备陆军和25000名后备士兵,坦克只剩下可怜的200多辆,还不够乌克兰战场高潮阶段一周的损耗。 至于说空军,堂堂法兰西只有102架阵风和90来架幻影2000,法国前战略空军司令曾十分无奈地说道: “如果发生福克兰(马岛)那种规模的战争,法国空军仅够维持10天的战损,而导弹库存只够打两天。” 德国同样好不到哪去,犹记得冷战巅峰期,西德曾有60万军队,是北约内部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军事力量,充当对抗苏联第一线的重任。 可随着东西德合并和冷战结束,曾经让人闻风丧胆的德国陆军只剩6万名士兵,空军则只有约120架台风战斗机撑门面。 由于军力常年处于阉割状态,使得德国已经有了些许自暴自弃的感觉,不少军人体重超重,啤酒肚凸显。 为什么德国人如此“爱好和平”呢? 因为美军欧洲司令部就设在德国,既然如此,干脆将安全保障全交给美国算了,服役当兵多么辛苦啊,上战场打仗又是何等的危险…… 在这种背景下,作为宿敌的法国与德国简直是一拍即合,大家一起躺平,谁也别威胁谁。 一篇评论文章这样写道: “2016年是美欧人民对本国未来做出不同选择的关键年份,Trump当选被欧洲与美国左派视为灾难,拜登则当选被他们视为全球化(世界主义)的福音。 幸运的是,在西方左派政治温水煮青蛙的过程中,多数美国人民不想被煮熟,奋力一跳,与Trump形成合力,从温水里跳了出来。 但身处社会主义发源地的欧洲人,在本国福利温水里活得太舒适,加上欧洲以二等国力傍着美国坐在全球化列车的头等车厢里,享受着‘借光’得来的强国荣耀,根本不想结束这一旅程……” 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 即使在火烧眉毛的当下,绝大多数欧洲国家其实也没有扩军备战的打算,或者说政客很难动员民众参军。 纵观历史,一个国家只要懈怠了下来,想要重新武装便十分困难,兴亡趋势往往是不可逆转的。 美国驻欧洲兵力分布图。目前驻欧美军大概有6万多人,这支力量就是欧洲的安全底牌。 文章最后谈两种观点。 一部分欧洲学者认为,即使在没有美国、英国、土耳其等参与的情况下,俄罗斯相对欧盟内部的北约国家也不占优势。 经历过多次动员后,俄罗斯现役陆军部队确实比欧盟国家之和还要多,但在空军和海军力量方面仍处于明显劣势。 过去三年里,俄空天军的表现让人大跌眼镜,在面对实力孱弱的乌克兰空军时竟然无法建立起完全空中优势;俄海军的表现则更加糟糕,黑海舰队已被迫放弃了对乌克兰沿岸的封锁。 克里姆林宫很难指望在陆地上取得像二战初期德军那样的决定性胜利,以应对与北约全面海空军冲突的灾难性影响,一旦与欧洲开战,俄军波罗的海舰队和黑海舰队都将遭到毁灭性打击,俄国出海口将被彻底锁闭。 当然,该观点忽略了欧洲相对于俄罗斯显著的核劣势——在没有美国撑腰的情况下,欧洲根本处理不了来自莫斯科的核威胁。 还有一种以东欧国家为代表的观点认为,应尽快将骁勇善战的乌克兰纳入欧洲安全架构。 在他们看来,国际秩序已经无可挽回地走上重建之路,而乌克兰突然成为一个宝贵的安全伙伴。 尤其在Trump启动与俄罗斯的谈判后,美国的军事承诺变得不再那么可靠,乌克兰在欧洲安全架构中的地位被动提高了。 总而言之,接下来四年将是《欧洲剧变的窗口》,对于享受了几十年岁月静好的欧洲人来说,前路充满着曲折与荆棘。 |
|
|
|
![]() |
![]() |
相关新闻 |
![]() |
![]() |
最大单! 50亿美元出口巴基斯坦八艘潜艇 |
![]() |
台飞行员试图驾机降落山东舰,被判9年 |
![]() |
兰德连发3报告: 解放军4大致命缺陷没法打 |
![]() |
现场高清照:直9F泰山压顶式拦截 |
![]() |
004型核航母 或与003、076型二号舰同时建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