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军事评论 > 正文  
坚决不玩发射车?美国为何不效仿中国东风41
www.wforum.com | 2025-03-01 14:08:50  海事先锋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关于美国空军推动的新一代陆基井射式洲际导弹“哨兵”的研发工作陷入停摆一事,已然不是什么“新闻”了。这一超支幅度高达81%、预计总成本不低于1410亿美金之巨的洲际导弹项目,不排除将就此告吹。而一旦此事成真,那服役了50多年之久的“民兵-III”型洲际导弹,则可能面临“后继无人”的尴尬场面,乃至让美国失去由陆基井射式洲际导弹所带来的“一次核打击能力”。

眼看事已至此,一种颇为有趣的声音开始在网络上出现了:既然“民兵-III”已老旧不堪,“哨兵”则可能难以及时到位,那美国人为何不考虑把海军的潜射型洲际导弹“三叉戟-IID5”拿过来,改良衍生出陆基版本呢?如陆基井射型或陆基车载型。毕竟,诞生于上世纪80年代的“三叉戟”系列潜射洲际导弹,不仅在技术状态方面远强于更老的“民兵-III”,前者更有着极高的发射成功率数据为支撑,何乐而不为呢?

不得不说,这种想法着实是颇具创意和灵感。既然如此,我们倒也不妨来简单分析一番。首先要说的是,一些人挂在嘴边的“把发射‘民兵-III’洲际导弹的发射井灌满水,然后用于发射‘三叉戟-IID5’洲际导弹”的梗,其实可行性并不高。

一方面,这两款洲际导弹的弹体直径差别较大,“民兵-III”的弹径为1.67米,“三叉戟-IID5”的弹径为2.11米。美军现有的400余座可装填和发射“民兵-III”洲际导弹的发射井,在最基础的容积尺寸方面就与“三叉戟-IID5”不匹配。另一方面,导弹发射系统不是简单地“按下按钮”那么简单,不同型号导弹所对应的控制系统和操作机制也是各自不一的。

受这两件事的影响和制约,如果想让“三叉戟-IID5”沿用“民兵-III”的发射井,那美国人至少需要做两件事,一是对发射井这种基础设施进行尺寸修改,二是拆掉“民兵-III”的发射系统,然后装上“三叉戟-IID5”的发射系统。很显然,二者都是金钱成本、时间成本和工作量不菲的事情,根本就划不来。

那么,不搞陆基井射版本的“三叉戟-IID5”,改玩陆基车载版本,发展出来一款类似中国“东风-41”的“美版‘东风-41’”,是否具有可行性呢?不好意思,答案依然是否定的。主要原因有两点:

其一,虽然与搬不走的陆基发射井相比,机动式发射车因可快速且大范围地转移,而具有更高的战场生存力,但这种“更高的战场生存力”也仅是相对于陆基发射井而言的。若真要论谁的战场生存力更理想,那无疑还是可隐藏于水下且具有近乎无限续航力的战略核潜艇,这是陆地上的发射车所无法媲美的。

目前看来,得益于多达14艘可搭载“三叉戟-IID5”洲际导弹的“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的存在,美国的“二次核打击能力”有着很高的安全性和火力投射强度。在这种情况下,其自然没必要非要以“降低核武器和核载具生存力”的方式,去搞“潜射洲际导弹的陆基车载型”。与之同理,倘若未来中国也拥有多达两位数的战略核潜艇,且处于值班状态的潜射洲际导弹数量足够多,届时我们或也有可能逐步放弃发展陆基车载型洲际导弹。

其二,陆基车载型洲际导弹战斗全重不菲,对道路和桥梁等基础设施要求极高,而如今的美国早已不再是基建强国,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军方发展和获得可由发射车搭载的洲际导弹的念头。事实上,冷战时期的美国不是没研制过陆基车载型洲际导弹,但一款射程足够远且可携带多个分导弹头的洲际导弹,重量很难被控制在一个极为理想的水平内。再加上发射车自身的重量,二者结合后的总重往往不低于50吨,通常只有较高等级公路和桥梁才能实现安全通行。

在高级公路方面,美国的总里程约为10.6万公里。这个数字看似不低,但其实仅有中国的约57%,目前中国高级公路总里程已达约18.36万公里。随着有着“基建狂魔”之称的中国仍在持续不断地修建新的高级公路,外界推测到了2030年代,中美高级公路总里程之比将来到2:1的水平。仅从这一点来看,基础设施条件方面的先天不利,使得美国并不像中国那样适合发展和运用车载型洲际导弹。

只能说,“哨兵”和“三叉戟-IID5”确实是“一个在地下,一个在水下”,二者都有着极强的专一程度。发展陆基车载型洲际导弹,也不是随随便便哪个国家想搞就能搞出来的。

(0)
相关新闻
退役美上将:中国若动武,损失将空前中国动用稀土大刀后 F-47还能造出来吗?
美军轰炸机突然飞抵日本 要掀桌子了?B-1B降落日本 中方“阳谋战”让美军后背发凉
空警-700!为中美冲突量身定制美印太司令:台海冲突,50万美国人或将死亡
美国印太司令部司令着急:中国速度太快了台湾购买F35也没用 美国承认大陆优势太大
美军“一把手”换人,对华释放拒战信号?美国六代机又赢了?美国现在逐渐开始印度化
从空中到多域:中美印太军事竞争与战略博弈美防长直言:不许中国踏足南美洲
美网民:精准打击三峡大坝,可大获全胜?美军开辟对华第二战场 将部署轨道拦截器
新任美军一把手:避免与中国开战中美正面较量:歼15对峙“超级大黄蜂”
美军航母驶入西太 或是最后一次?央视曝光:歼-15与“超级大黄蜂”首次同框
中美卫星博弈,谁能将对方击落?日本“拱火”!炒作日美模拟攻击中国军舰
更多相关新闻请点击"中美对抗"专题新闻报道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中国光纤无人机曝光 实现超远距离致命一击
菲护卫艇闯入黄岩岛,南海闹了三年将剧终?
“氢弹试爆”是一场乌龙 科技无需夸张叙述
英军高官:台海问题,准备好了
菲律宾被川普摆了一道 南海反包围开始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中国光纤无人机曝光 实现超远距离致命一击
菲护卫艇闯入黄岩岛,南海闹了三年将剧终?
“氢弹试爆”是一场乌龙 科技无需夸张叙述
英军高官:台海问题,准备好了
菲律宾被川普摆了一道 南海反包围开始
俄专家谈中国非核“氢弹”:一种新型热压弹
美军轰炸机突然飞抵日本 要掀桌子了?
翻脸了 乌克兰召见中国大使
中媒痛批:“美国佬又选这日子搞事情,太坏
俗语“女不进藏 男不入川”是何道理
热门专题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5.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