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3月17日上午,就如此前外界谨慎预期的那样,紧随习近平连任中国国家主席之后,中纪委前书记王岐山当选国家副主席。还不到5个月,中共十九大上近乎裸退的王岐山就重返政坛。而“习王配”这一最新组合,对其在未来中共政治中会产生的影响,外界可能还远未看清。
而这种视界模糊,多半源于外界过度拘泥于王岐山将要被安排出任的党政职务上。
自从香港《南华早报》最先发布消息称,王岐山将重返政坛并有望出任中国国家副主席,各路媒体开启了不计其数的职务匹配度解读。当然,这些解读都有其自身逻辑和道理。
一方面,在习近平上台执政的第一个五年里,中纪委书记王岐山在中共反腐这一决定命运的关键事务上给习以莫大的支持。数据显示,王主掌中纪委五年时间里,因贪腐而落马的中共高官比以往历届中纪委书记任上都多。因而论功行赏,王被授予国家副主席这一荣誉职务。这一职务用于论功行赏,在中共历史上不乏先例。
另一方面,王岐山熟悉经济、金融事务,在中共十八大前的锦涛时代,王官至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因为主持多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王积累了大量外交经验,尤其是对美外交经验。在未来习近平主导的中国大国外交尤其中美外交中,王的这一资历资质使他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操盘手。
而中国国家副主席,恰是中共中央外事委员会副组长,能力出众的王岐山就任国家副主席,将全面协助习近平处理外交事务。外界还依此推论说,中共颇感棘手的港澳事务、台湾事务,王岐山就任国家副主席后也将深度介入。
分析人士指,上述理据和分析,无论是将中国国家副主席视为虚职还是实职,都没有能跳出国家副主席这一具体职务,来看待王岐山重返政坛这一超常规政治事件。而相对来讲,重要的不是王获得什么样的具体任命,重要的是王重返中共核心政治决策圈并深度参与中共政治与权力布局。
王岐山在政治见解、政治风格和对中共未来战略方向的判断上,与习近平多有不谋而合之处。两人都认为反腐与党建将决定中共未来命运,两人都对近年来中共在各领域领导的弱化趋势感到不满。在2017年中国两会上,王率先呼应并力挺习一年前就提出的“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
北京政治观察人士称,众所周知,中共已故领导人邓小平在1980年代提出“党政分开”口号与改革主张。为此还成立了以赵紫阳为首的政治体制改革领导小组。邓小平的本意是提高中共的执政效能,但此后近30年中,造成了中共领导弱化的趋势,这是任何一个中共领导人都不能欣然接受的局面。
向“党是领导一切的”回归,习近平和王岐山是冒着一定政治风险,并要克服巨大阻力的。而这一进程还远未完成。习在十九大上遵从了中共党内关于常委连任“七上八下”的不成文规矩,但习并不是一个亦步亦趋墨守成规型领导人,这就有了此番王重返权力核心。
基辛格在其回忆录中曾提到,尼克松当选美国总统后,邀请基辛格出任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当时美国正深陷越南战争泥潭,尼克松希望排除中央情报局的影响亲自掌控国防政策,并希望将美国国务院的外交事务主导权抓在白宫手中。因而尼克松在解释这一任命时,告知基辛格不要将他的新职务仅仅看作是向总统提供国家安全事务咨询。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由总统独自任命,并不需要参议院通过,因而具有一定超脱性。
相似的,对王岐山国家副主席这一任命,也要跳出这一职务本身的传统职责来审视这一权力布局。否则将无法估计超常规习王配的全部政治意义。这也就是为什么外界有称王岐山为“第八常委”声音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