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况危急 李克强罕见喊话改革开放 | |
www.wforum.com | 2018-12-05 06:12:37 多维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 |
|
|
早在1995年,耶鲁大学著名经济学家Gustav Ranis教授在总结东亚经济能够保持长期发展的成功经验时曾经指出,“关键的和具有说服力的一点是,决策者持久的可塑性,总能在每个可以识别的增长转型的阶段上正对变化的需要而做出政策的改变。由于这个可塑性,整个系统得以避免失去动力并能在每个阶段的末尾重新驶入轨道”。 上述判断似乎尤为适合当下的中国政府,因为受罕见内外压力叠加,北京正面临棘手经济社会难题。 12月3日,中国政府官网刊登消息称,中国总理李克强在江苏南京主持召开部分地方政府主要官员经济形势座谈会。在座谈会上,李克强罕见公开喊话改革开放。其实,李克强经济座谈会是在11月30日召开。这一不寻常意味着,政府官网推迟了李克强座谈会的消息发布。 对于中国经济形势的研判,李克强对在座的省长们讲话称,“当前国内外形势错综复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地区走势分化,对困难和矛盾要有充分估计”。而应对策略和解套办法,李克强则直指改革,“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心无旁骛办好自己的事情”。 李克强改革喊话的背景之一,是12月份中共将有两个重磅会议登场,一个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庆祝大会,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将在会上宣布改革开放最新举措;一个是一年一度的中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11月月底,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飞往阿根廷出席G20峰会,李克强则赶赴中国南部富裕省份江苏开展经济形势摸底调研。 11月29 日,李克强考察泉峰集团旗下的南京德朔实业有限公司。该企业主要生产电动工具和花园工具类产品,产品90% 出口欧美市场。李克强现场询问企业负责人“眼下还有什么困难”,泉峰集团董事长潘龙泉干脆地回答:“只要国家坚持改革开放,我们就没问题。” 深受震动的李克强当即表示:“我们会毫不动摇、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推进改革考验中共决策层可塑性 对于举世关注的中美贸易战,12月1日,习特晚宴的两个半小时中,中美达成暂停进一步升级互征关税行动的临时和解方案。而未来中美贸易战最终走向,除了中国承诺扩大进口美国的农业、能源、工业和其他产品,在未来90天内,中美双方还将就强制技术转让、知识产权保护、非关税壁垒、网络入侵和网络盗窃、服务业和农业等领域的结构性改革展开谈判。 换言之,中美贸易战最终能否达成真正和解,要看从习特会面的12月1日至明年3月1日前90天里中美谈判情形而定。 对于习特会上述暂停升级贸易战方案,有中国分析人士指,中方承诺扩大进口、推动知识产权保护、解决非关税壁垒等结构性改革,短期看是压力,长期看有利于化压力为动力、凝聚共识、推动改革开放。 该分析人士进而指出,中美贸易战无异于最好的清醒剂,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在科技创新、高端制造、金融服务、大学教育、关键核心技术、军事实力等领域与美国的巨大差距;必须清醒认识到中国在减少投资限制、降低关税、保护产权、国企改革等领域还有很大空间;必须清醒认识到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以及中美产业关系逐渐从互补走向竞争,中美关系从合作共赢走向竞争合作甚至战略遏制;中国必须继续保持谦虚学习,必须坚定不移推进新一轮改革开放。 目前,中国社会各界对改革遭遇停滞多有不满。以拟议中的中国国企改革为例,2013年11月的中共十八大三中全会文件要求,中国国有企业从竞争性领域逐渐退出、从国企集团母公司层面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但这一改革在其后5年当中遭遇搁置。 对中国来说,民营企业其实代表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方向,也是中国竞争力的一个主要来源。而中国现有经济体制的结构性问题会对民营企业的生存空间产生相对不利的影响,比如说在经济不好的时候,中国国有金融机构会收缩信贷,将贷款贷给没有风险的部门,通常理解就是国有部门。所以此前中国副总理刘鹤副总理还专门谈到这其实是一个错误的理念,但是实际上在中国国有银行主导的系统之下,这样一种歧视性现象一直根深蒂固。 对此局面,有中国经济学家指,对中国政府来讲,如果要推动民营经济的发展,必须要引入竞争中性的原则,特别是在立法层面上。也就是说彻底扫除任何偏袒国有、歧视民营的制度性的障碍。从长远来讲,中国要收缩国有经济战线,国有主导行业也要向竞争性的市场开放,让更多非国有的成分进入。这关键取决于中国政府能够下多大决心,推动更大程度的所有制改革。 |
|
|
|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