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时事新闻 > 正文  
985博士回乡啃老,要父母照顾,还要妹妹贴补?
www.wforum.com | 2024-10-26 12:17:53  吃瓜乐翻天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雅亿看过一期采访节目。

一个叫李明亮的男孩,本科985后读了硕士、博士。

后来,他回到老家,每天把自己反锁在房间里,只有吃饭才出来。

这样的日子,一过就是两年。

“不找工作、不出门,理直气壮地啃老。”

他37岁那年,家人实在受不了了,找了电视台的记者来劝他。

记者一看傻眼了——村里人都盖新房,李明亮家却还是砖墙,屋顶漏水,一直没有修补,李明亮呆在家里也不管。

已婚的妹妹不得不拿钱补贴家里,老母亲还在做小工赚辛苦钱。

父亲年纪大,身体不好,有一次晕倒在地里,被邻居抬回家。李明亮对老父亲不闻不问,家人抱怨说:“他连扶都不扶一下”。

985博士回乡啃老,要父母照顾,还要妹妹贴补?

985博士回乡啃老,要父母照顾,还要妹妹贴补?

家人希望他出去找工作,他冲父亲咆哮说:

“你们只知道赚钱,没有人知道我的苦。”

原来,他不知道如何跟别人沟通,也无法融入社会。在读博期间,同宿舍的同学太吵,导致他每晚只能睡3—4小时。

他没有办法表达自己的看法,就抑郁了。

后因神经衰弱,他肄业回家。

985博士回乡啃老,要父母照顾,还要妹妹贴补?

985博士回乡啃老,要父母照顾,还要妹妹贴补?

在雅亿看,李明亮是抑郁了。

但是,他家人缺乏能力与智慧,不知道怎么帮他,只能指责他不孝、啃老、不爷儿们。

李明亮苦苦煎熬——我活着的意义是什么呢?

樊登曾讲过一件类似的事:

有一个孩子,考上北大就自杀了,他在遗书中说: “我替你们考上了北大,请你们不要再来烦我,不要把我的尸体运回去,我讨厌那个地方”。

很多人性格孤僻,像李明亮这样只会读书,与大家格格不入,在生病或遇到失败后一蹶不振,是因为他们有一个共同点:自卑的个性+ 内耗的处事态度+对社会没安全感,缺乏兴趣,其他人无法分享他们的感受与需求。一旦家人与他们冲突剧烈,他们就产生自杀念头。

985博士回乡啃老,要父母照顾,还要妹妹贴补?

我写李明亮,因为他的故事被很多人看到了,也有专业人士在帮他。更多的李明亮,源源不断被生产出来,在家庭里啃老等死,折磨家人。

我们不禁要问:教育的出路在哪里?

最近,雅亿在旅行+见读者。

我看到很多妈妈在焦虑,中产妈妈更焦虑。

焦虑富不过三代,焦虑孩子未来找不到工作。

当下呢?大多数人焦虑孩子打游戏。

昏天黑地爆粗口,日夜颠倒,以辍学自残来拿捏父母。

985博士回乡啃老,要父母照顾,还要妹妹贴补?

关于教育,我认同清华大学教授刘瑜说的一段话:

正确的教育观,不是非要把一棵小草培养成参天大树,而是要把一棵小草培养成一棵美好的小草,一棵健康的小草。

孩子拿捏父母,是因为知道你的软肋——你怕丢面子,你认为孩子一定要高学历。

其实,不是的。

最好的教育是你在孩子童年倾心陪伴,在青春期的时候懂得放手,让孩子为自己负责。

985博士回乡啃老,要父母照顾,还要妹妹贴补?

现在的青少年非常聪明——偷奸耍滑,本性的懒惰自私贪婪在这个年龄周期会展现得淋漓尽致。

低段位的父母,高控制。

你以为管住了,就万事大吉?

雅亿看到无数学霸进入高校后,一下子沉沦,打游戏,混日子,毕业就失业,回家啃老,高不成低不就,不婚不育气死父母,连职高孩子都不如。

你今天的高控制,只是把孩子的失业问题+社交问题+未来啃老问题,往后延迟而已。

你的做法根本不解决问题,还会拉仇恨——前两天看到一个视频,一个团队去湖南一所少管所监狱里采访那些人。里面的人70%的人是恨妈妈,22%的人是恨爸爸,8%的人恨自己周围的人。

采访问他们为什么恨妈妈的多,恨爸爸的少,列举出来的原因排名第一的就是,刀子嘴+高控制。

原因确实值得深思——中国妈妈最大的问题是 “刀子嘴”,还有习惯性反问,更有铺天盖地的焦虑感,这些都是破坏夫妻感情和亲子关系的原因,也是人际关系中应该尽量避免的方式。

985博士回乡啃老,要父母照顾,还要妹妹贴补?

做妈,要一无惧怕。

孩子不上学,那就去工作。

呆家需要你供吃供喝,那就不可以白吃白喝。给他定规矩,让他干活,不干就饿,他要走就让他走,当然我们也不是完全不顾死活,而是默默跟着、观察、真遇到危险时帮他善后,等他回头时再鼓励他好好上学。

判断一个人是否成熟的标准: 保护自己的机制是否更加高级。

比如,我的一个朋友,习惯压抑愤怒,讨好别人,她使用的是“压抑”这种低级的防御机制。后来,她学会说“NO”,有能力去捍卫自己的意愿。她的保护机制升级了。

比如,李明亮保护自己的方法是缩到家里,因为他觉得家里最安全。

雅亿陪伴金先生走过类似李明亮的至暗时光。

我的经验是,他不愿意出家门,你可以邀请一些智慧人到家来。

我们要持续为这样的人付上守望的代价——要为ta的惧怕来悔改,赶走他心思意念里的“纸老虎”、“ge利\亚”。

一方面,要有看不见争战的能力,另一方面,要鼓励他搞头脑风暴+认知升级,把各式各样的策略在大脑里融合、升级,形成一个更灵活、饱满的反应模式。

雅亿看,李明亮不是不爱父亲,不是不想把家里漏雨的房顶给修不好。

是他没有能力啊。

如果家人定罪他,他的唯一出路就是以死谢罪——金先生很多年都是这么想的。在家里抑郁久了,一个人的心智模式会“退行”。

你如果把他当成年人,定罪他、推动他、结果会适得其反。“有些孩子是来报恩的,有些孩子是来讨债的”——遇到李明亮这样的孩子,父母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知:终其一生,我可能得不到他半点的回馈与孝心——因为他里面是瘫子啊,是死的啊。

当然,身为抑郁者的家人或朋友,我们第一功课是做好“期待管理”。

先求他活下来,不给任何要求。

该看病去看,该养着就养着。

建立与他更亲密放松的关系后,慢慢“盘”他。

比如,你可以找最简单的活儿让他先在家里干。

8年前,我卖货,金先生在家里打包,他觉得这个事儿很舒适,是安全的。他找到一点点的成就感。再接下来,我出书,让金先生聊一段;我出课,就让金先生出镜聊一聊。到现在,金先生不但可以辅佐我的事业,他也可以独立出门去做他的事业。

雅亿一路走来,深知“抑郁在家”的人有多痛苦,多需要家人他的忍耐、节制、智慧、与上面同工来m养。

貌似是废掉的、失去社会功能的人,无论他几岁,家人都只能像对孩子那样耐心,一步步来,让他一点点找到感觉。

比如,你40岁的孩子宅家几年了,你想一想有啥事情他可以干,挑战他做稍有难度的家务——比如,拆洗油烟机。

他干了,你付他100块钱。

接下来,你邀请“串通好的亲戚”来家里吃饭。亲戚夸赞他油烟机洗得好,请他去洗,给他钱。

再让邻居来请他去洗油烟机。哪怕刚开始,这些钱都是你偷偷给的,但是你孩子找到了“赚钱的成就感”。

然后,帮他在业主群里发广告,让他自己“接业务”。做得好就往死里夸,做不好你就想办法悄悄善后。

久而久之,孩子就找到自信心了。

这时候,再提一个小目标——你能不能请我吃顿饭啊?能不能给你妈买束花啊?

他一旦做了,就往死里夸他“孝顺”。

其实,这个孩子非常善良,他渴望让你们引以为荣,只是他真不知道怎么做也做不到。

家人对ta的期待不应是“你要养活自己、娶妻生子、给我养老”,而要降低为“你能自己赚钱请家人吃顿饭,给妈妈买花,就是孝顺”。

这样一来,亲子关系缓和了,孩子找到自信了。

过段时间,再定一个社交的小目标——能不能请过去的同学吃顿饭啊?做不到?没关系,能不能给过去同学的朋友圈点赞啊?

一步步来,螺旋上升。

生命是有周期的,下一个周期来到的时候,孩子不再是过去蹲家自责内疚的“ta”,而是蜕变为新人;孩子还是不太正常,有严重的社恐,可能一辈子都比不上别人家的孩子。

但是,ta活着就好了。

我家金先生就是这样好起来的。

凡事感恩,凡事赞美,用另一双眼睛去看——ta是珍宝啊!ta比过去又进步了一点点。不久后,她还会走向未来,自我在成长中继续推陈出新。

用一句话,来形容这条路——我们的能力到哪里,对躺平摆烂这件事情的认知到哪里,ta就被托举到哪里。

与其说是废人更新,不如说是我们悔改,走上不断看见新自我的旅程,放下过去,活在当下,努力面前。

当然,今天讲的成人案例,都是亡羊补牢。

应该未雨绸缪,趁着孩子小,赶紧培养情商与社交能力。

把自己当作小孩子,重新养育一次也很好啊。没有完美的原生家庭,终其一生,我们要学习提高情绪控制能力,好好与人相处,在社会上有所建树、有所立足。

(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笑开了花!052D驱逐舰内部舱室一览无余
航母上老鼠泛滥 中国海军一招解决
北宋大敌“契丹”竟是现在这一民族 难以置
055型与伯克级同框才明白 为何称其为巡洋舰
伊朗看似输给了以色列 实际上赢麻了!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笑开了花!052D驱逐舰内部舱室一览无余
航母上老鼠泛滥 中国海军一招解决
北宋大敌“契丹”竟是现在这一民族 难以置
055型与伯克级同框才明白 为何称其为巡洋舰
伊朗看似输给了以色列 实际上赢麻了!
传金正恩出兵援俄 由习出钱 普京对习放
俄乌冲突已近三年 最大赢家浮出水面?
超过40亿美元!埃及已采购48架歼-10CE
驱逐中国海警船,印尼到底想干什么?
根本没有核心技术 中国电动车一直依赖西
热门专题
1中美对抗2以哈战争3乌克兰战争
4美国大选5李克强猝逝6新冠疫情
7香港局势8委内瑞拉9华为
10黑心疫苗11“低端人群”12美国税改
13红黄蓝幼儿园14中共19大15郭文贵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4.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