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时事新闻 > 正文  
高位买房的人,选择与自己和解
www.wforum.com | 2024-10-26 14:06:01  猛犸工作室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画上句号”

朴奕在购房合同上签下名后,长吁一口气。

“算是结束了吧。”

合同上的那一套房子,是上海徐汇区的“老破小”,总价340万。朴奕每月房贷4200元,这样的日子得持续30年。

巧合的是,在10月13日这天,上海二手房网签量1334套,为去年9月以来的单日新高。

这让朴奕父母觉得,总算是踩对了时机。

买房,本是他们的原意。他们始终认为,房子是能握在手里不会贬值的资产,是让31岁的儿子留在上海的底气和资本。

与之对应的另一面是,朴奕吃够了买房的苦。

近两年,朴奕有过4次房产交易,几乎踩中了房地产市场的变化,包括逾期交付、房价下跌、房贷降息、限购放松等。

比如房贷利率。2022,他购入松江区新房,单价4.8万,房贷利率4.95%——此前有过房贷记录,再购房只能按二套房贷利率计算。

月供6000块的压力,让“高位站岗”的朴奕过上“二手生活”:电脑、手机都是二手,咖啡在二手平台下单,一杯9.9元的价格还能被“打下来”2块钱。

再如房价。今年,朴奕父母和他商量,把松江的房子置换回城区的老破小。被不同的卖家一次次突破底线后,他们以340万的价格把房子卖了,“亏了120万”。

不论如何,这成了他回到徐汇区的筹码。“至少月供少了1800块。”

朴奕想过,如果一切能够重来,他不会买房,“这不是我的必选项”。

当“房子”成为必选项

房子,起初是朴奕的“救命稻草”:卖房是为还债,买房是为退路。

2022年,朴奕在北京工作,父母多数时候住在江浙某县城,那套总价268万、179平方的江景房本是退休养老的住处,他们用10年贷款换这份安居。

然而,他们却在退休年龄遭遇生意失败,倒亏70多万。

一边是房贷,一边是欠债,朴奕父母唯有卖房。

那套位于上海徐汇区的50平方米一室户,是“老破小”。尽管已经算不上是核心地段,但房价依旧高达8万。

高位买房的人,选择与自己和解

朴奕老房子的阳台外景 图源:受访者提供

一番倒腾之后,朴奕家里债务全清,还有了百万结余。

有了“闲钱”,父母开始盯上房产。根据统计局数据,2022年上半年,房价同比涨幅超过1%的城市有7个,当中包括上海。

“楼市向好。这在父母眼里,买房是不会亏本的事情。”朴奕说,父母的经验认为,不买房的话,手里攥着的钱可能会贬值。而不论是银行储蓄或理财,都比不上房子保值。

于是,他也起了“房子是退路”的念头。那段时间,只要有空,朴奕都会从北京回到上海,出现在不同的新楼盘里。

如此往复,直到年中。朴奕得到消息,在看的新楼盘还有房源。第二天7点,他开车赶去售楼处,车速直踩到80迈。

停好车发现,排队长龙已经从售楼处排到了路边,甚至还有叔叔阿姨坐在自带的简易板凳上。

他心里沉了一下。走到售楼处门口,就被保安拦住。对方说号都取完了,言下之意是没有买房机会了。他有点不甘心,之前看过很多房,唯有这里的区位、房型、单价等,既符合自己的要求,也在预算范围内。

在“房子是退路”的选项上,朴奕和父母选择孤注一掷:找有关系的中介,给了一笔43万的“茶水费”,拿下楼盘内的一套新房,总价接近450万。

高位买房的人,选择与自己和解

朴奕购入的新房 图源:受访者提供

签下合同,是2022年8月。这也是新房价格最高点——据统计局数据,2016年至2023年2月,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中位数最高点,出现在2022年8月。

有的人买房,是为了退路。有的人买房,是为了向前进一步。

47岁的吴宏和妻子也赶在这个时间段买房。他们认为,“房子是资源”。

孩子已经14岁,为了更好的教育资源,他们想去更好的学区。为此,吴宏倾尽所有,买下长宁区的老房子。他想过贷款,但转念一想,即便是满贷到退休,十余年的月付压力也大,“倒不如凑一凑,一口气付掉”。

盘过夫妻俩的收入和存款后,吴宏咬牙借了一部分钱,用接近600万的总价买了房,“哪怕以后不去住,租掉也是合算的”。

25岁的李丽和相恋7年的男友步入婚姻的第一步,是买房。

她是一名幼师,男友以留学生的身份落户上海,双方收入稳定,“在上海有一个家”的愿望也就提上了日程。

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在上海。最终,两个家庭凑够260多万首付,俩人再贷款140万,成就了一个“新家”。

但那不是实质意义上的新家。那个一室一厅、不足60平米的房子,在建于上世纪90年代的闵行老小区,木制地板泛黄,甚至有些剥离。但李丽觉得没什么,“不装修,只换新家具,先住进去”。

搬家那天,为了省下搬家公司要的200元上楼费,李丽和丈夫一前一后,硬是把那张两米长的、从二手网站淘来的沙发背上了6楼。

坐在二手沙发上看着“新房”,俩人开始畅想未来。

均值下降0.2%后

当无房一族变成有房一族,心理状态都会趋于一致:房价会接着涨。

朴奕的父母见过这样的情景:2015年下半年开始,上海楼市高歌猛进,新楼封盘惜售,工薪族变身投资客,那年12月成交量,创下2009年7月以来的78个月的月度成交新高。

2016年,限房限贷等限购政策陆续出台,上海房价疯涨的劲头过去,但依旧保持涨势。以徐汇区为例,那年均价6.3万元,前一年数字还停留在4.4万元。

那个时候的有房一族,同样对未来充满想象。

在2017年,吴宏认为从小资到中产,不过是一跨步的事情:普陀区的老房子单价超过6万,一年涨了80万,涨势喜人。

这样的涨势和稳定的工作,让他更有底气:卖掉开了多年的大众,全款买了宝马,“开这出去更有脸面”。

上海楼市的楼市也保持涨势。从2019年8月开始,上海新房保持28个月的上涨趋势(其中有3个月不变)。

基于此,朴奕父母对于房价上涨笃信不疑。因为资金不够错过了2019年的购房时机,朴奕的父母下定决心,趁2022年还有点“闲钱”,抓住机会买房。

进入2023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下降。根据70城数据,除了北京、上海在内的17个城市的新房价格有所上涨,其余均呈下降趋势。二手房方面,则只有北京、长沙、成都、南充4城上涨。

而新房房价坚挺的上海,则是出现二手房价格下跌,平均降了0.2%。

0.2%的均值下降,在吴宏的视角里,有更直观的体现。

那段时间,他从小区出入时都会看见中介的KT板:600、580、550、500……上面的数字变化之快,让他有点意外。吴宏本以为,这里地段、资源优势明显,“房价很稳”。

让他更意外的是,站在小区门外的热情搭话的中介。

“现在房价比前两年跌了快八九十万了,我手里有好多套,要看看吗?”

“房价有可能还要再往下,您考虑出手吗?”

高位买房的人,选择与自己和解

吴宏所在的小区 图源:受访者提供

热情的语气,像一盆冷水浇在吴宏头上——房价真的跌了。直到2024年中旬,他的房子已经掉价近110万,总价的六分之一。

他庆幸过,自己当初不是找银行贷款凑首付,而是从几个朋友那凑了近60万。但很快,这点小庆幸也被击碎:各地陆续降低首套房、二套房的房贷利率,以贷款100万、30年来看,利息比自己买房的时候少了近29万。

有朋友话里话外开始表达“还钱”。可吴宏暂时无能为力:公司效益不好,奖金被扣住了,孩子和家里日常开销,处处都得花钱。

现实的压力,让家里开始有埋怨声。吴宏妻子常说起过去的事,“当初为啥不用公积金贷款?”“为啥要买那辆宝马车?”

“不如把房子卖了。”妻子抛出了问题。

吴宏多数时候是沉默,唯有对妻子回应了这句话,“房子是不动产,总会涨回来的”。

李丽有点难与自己和解。

她的房子从400多万直降至270多万。房价跌了,房贷利率还是“高位站岗”:每月房贷1.2万,利率4.55%,贷款加利息已经超过了130万,“两头亏”。

9月29日,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完善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定价机制。为此,在LPR上加点幅度高于-30基点的存量房贷利率,统一调整到不低于-30个基点。

10月25日,李丽的心情稍微好点:存量房利率降了,算下来,每月房贷少还1千多块。

博弈与和解

接受了房价下行的现实,“高位站岗”的业主急迫地想要改变。

朴奕选择卖房。他没想到的是,底线会被一再突破。今年初,朴奕把房子挂牌,出价415万,他认为这是认亏的“底线”——不算房贷,已经亏了40多万。彼时,附近楼盘的新房价格回落到4万左右,相比半年前的4.6万单价,已经低了不少。

一个月后,中介说有买家上门看房,出价390万。朴奕有点犹豫,他算过账,刨去1%的中介费,还有新房5%的交易税,到手价格不到370万。

他拒绝了。

几个月后他才知道,如果有如果,他肯定会选这个出价最高的买家。因为这半年时间,压价的理由千奇百怪,比如“2楼的房子正对着居民活动区,秋天一过人就多就吵,到时候买房的会因为吵闹而不买房”。

他的底线被不断冲击。区位、楼层、学区、装修等房价谈判维度,全都失效,唯有“价格降得多”才是真理。

这半年,朴奕见过很多人,听过很多话术,在很多场涨与不涨的底线博弈中来回拉扯。父母比他更心急,早一步把底线透露给中介:370万。于是,中介很快把买卖双方的6个人招呼到一个会议室里。

买方率先开口,“330万”。

“不行”,朴奕几乎是脱口而出的。

“340万。”

高位买房的人,选择与自己和解

交易的会议室 图源:受访者提供

一段漫长的拉扯后,购房合同的价格落在3405000元。这5千块,是朴奕卖惨后争取来的。而买家答应的前提条件是,提前搬进房子。

朴奕太想结束这场疲惫的拉扯了。

“如果能预知未来,我根本就不会在那时候买。”李丽说。

这房子差点就要断供。5月,李丽丈夫所在的公司利润下降30%以上,个人收入下降约20%。

那段时间,李丽整夜失眠,每天想的都是怎么挣钱。20多岁的年纪生出了好几根白发,看着自己的银行账单,还了两年贷款,差不多30万,但贷款还有100多万。

她想过跟父母借钱,“有点说不出口。我们没做错什么,但生活怎么突然变成这样?”

但不论如何,李丽想趁着年轻再熬一熬。

她需要这套房子,“中国人的观念里少不了‘房子’”。受够了不停的换房搬家的她,一直希望有自己的房子,能让她不那么像浮萍。

已是中年的吴宏则把希望寄托在孩子上。“三年后,儿子要能顺利考到老房子那边的高中,这房子就能卖掉,也算是解套了。”

他和妻子趁着假期去普陀山祈福。求得的签文说,一切会变得顺利,也能心想事成——这给了他们一些安慰。

“房子,究竟意味着什么?”朴奕摆脱房贷后,时不时会想起这个问题。

他说自己想通了,房子是用来住的。如果不在那个城市生活,附加的意义几近消失。

可朴奕的父母不是这样想的,他们需要为儿子考虑未来,趁着房价下行,手上的钱可以买回徐汇的“老破小”。

一切回到原点,与房子再次折腾。国庆假期之前,朴奕的父亲还是想赌一把,做那个“最合时宜”的购房者,在各种“要买就趁现在”的消息里,他看好了一套“老破小”,催着朴奕假期一结束就去签合同。

不到俩月,朴奕从无房族又变成房贷族。

在签约的当天,他认识的中介在朋友圈里发了一张交易图,配文:“最近的五天,每天成交量过千,房价又要开始走高了。”

吴宏早已屏蔽掉跟房价相关的信息。

那天,他给朋友还了5万元借款,本想吃一顿好的当作奖励,看到菜单里原本想加单的荷包蛋,陷入一阵纠结。

(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笑开了花!052D驱逐舰内部舱室一览无余
航母上老鼠泛滥 中国海军一招解决
北宋大敌“契丹”竟是现在这一民族 难以置
055型与伯克级同框才明白 为何称其为巡洋舰
传金正恩出兵援俄 由习出钱 普京对习放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笑开了花!052D驱逐舰内部舱室一览无余
航母上老鼠泛滥 中国海军一招解决
北宋大敌“契丹”竟是现在这一民族 难以置
055型与伯克级同框才明白 为何称其为巡洋舰
传金正恩出兵援俄 由习出钱 普京对习放
伊朗看似输给了以色列 实际上赢麻了!
俄乌冲突已近三年 最大赢家浮出水面?
超过40亿美元!埃及已采购48架歼-10CE
中国导弹再立战功 一发掀翻以军铁甲车
驱逐中国海警船,印尼到底想干什么?
热门专题
1中美对抗2以哈战争3乌克兰战争
4美国大选5李克强猝逝6新冠疫情
7香港局势8委内瑞拉9华为
10黑心疫苗11“低端人群”12美国税改
13红黄蓝幼儿园14中共19大15郭文贵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4.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