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时事新闻 > 正文  
深圳楼市,又被盯上了
www.wforum.com | 2024-10-27 14:47:34  城市财经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01

一线城市,被点燃了

随着9月末一线城市集体松绑,尤其是广州全面解除限购,深圳解开了外围片区社保要求,一线城市的楼市,率先走热。

北京方面:

北京住建委数据显示,自国庆假期之后,北京二手房已经连续日签约量达到七八百套,市场回温明显。国庆假期之后的10月8日,北京市二手房网签量达到467套、10月9日758套、10月10日860套……10月8日-10月16日的9天里,二手房网签量合计达到6460套。

上海方面:

在一手住房方面,9月30日—10月17日,一手住房成交26万平方米,日均成交1.4万平方米,较去年同期日均成交增加40%。

在二手住房方面,9月30日—10月17日,二手住房成交10739套,日均成交597套,比去年同期日均成交增加80%。

深圳楼市,又被盯上了

广州方面:

到19日,广州二手房已经成交了超万套。

深圳方面:

新政之下,已经有两个日光盘出现。

数据显示,截至22日,10月深圳全市新房累计认购量达8405套。

成交套数方面,克而瑞深圳数据显示,过去一周新房预售成交了982套,环比增长188%。

深圳楼市,又被盯上了

二手房,深圳房地产中介协会披露,过去一周二手房(含自助)录得2316套,环比增长649.5%。

深圳楼市,又被盯上了

10月25日晚上,龙华宏发悦见誉府连夜拿证开盘,24小时不打烊卖房,我的朋友圈被现场人头攒动的抢房视频刷屏了。

除了一线城市外,强二线城市也在起势。

比如杭州,10月9日新政后首周,贝壳平台二手房新签单量日均比9月上涨了106%,相比国庆假期日均涨幅为50%。截止10月16号数据,新政过去的一周时间里,杭州二手房日均带看量比9月上涨35%,比国庆期间上涨15%;成交量比9月翻了一倍,比国庆期间上涨50%。

所以,本号在10月22日发表的文章中说过,一线城市“金九”虽然没有,但传统的“银十”变成“金十”,毫无悬念。

02

深圳楼市,又被盯上了

深圳一直都是楼市的风向标,无论是上一轮的牛市还是这一轮的熊市,都是揭幕人。

所以,这一波新政刺激下,蠢蠢欲动的炒房客以及依靠卖房为生的自媒体们,开启了疯狂渲染、造势模式。

层出不穷的假新闻,给人一种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觉。

“外地买房团暴买深圳房”、“龙华某新盘被某大V带客打包40多套”、“沙井某新盘被某大V带福建购房团成交62套”、“河北豪客一次性购买25套”等等消息扑面而来。

对于这些消息,官方媒体进行了辟谣澄清:假的。

深圳楼市,又被盯上了

深圳本地的炒房自媒体们,更是在制造焦虑。

比如,有人直接发布了一篇《大牛市真的来了,明年深圳房价大涨!》的文章,提出:

深圳楼市,又被盯上了

炒房大V们更是大言不惭,为了诱导他的粉丝上车,画了一个巨大的饼:

说现在的深圳已经到了闭着眼捡钱的行情,他要带领粉丝横扫龙华,买光龙华之后,就去买沙井,然后是光明。

深圳楼市,又被盯上了

但凡有碟花生米,也不至于醉成这样。

还有自媒体撰文说,深圳未来将无新房可买,依据是,以最近一段时间火热的成交行情,计算出了深圳的新房去化周期只有六七个月。

复盘一下他的计算方式:

按照乐有家公布的数据,截至22日,10月深圳全市新房累计认购量达8405套。

算下来,平均每天认购382套。

深圳楼市,又被盯上了

按照这种认购量,10月份新房认购量可能会冲破10000套。

与此同时,深圳房地产信息平台数据显示,10月21日,深圳新房住宅库存量为43721套。若加上2024年第四季度商品住房入市计划公布的,37个商品房项目约13744套新房房源,市场总共新房房源是57465套。

按照当前的销售速度来看,大约6至7个月后,深圳可能会面临无新房可售的局面。

这个计算方式,看似没有逻辑问题,其实破绽百出。

学过统计学的人应该都懂得,为了避免结果错误或者误差过大,最忌讳的就是用特殊时期的数据来计算。

就好比一个做销售的人,今年前几个月行情惨淡,每月提成只有2000块,这个月行情刺激了一下,拿了1万块提成,然后你就据此计算,他未来一年将有12万收入?

我看到有人用了一个很妙的比喻,来反驳这些制造焦虑的人:

好比一哥们吃了一粒伟哥,当天做了“一夜7次郎”,你能下结论说他骁勇善战、体力过人吗?

这次行情的促成,是政策给予了市场一定的信心,前期犹豫客户正在加快进场,精明的开发商也顺势而为,加大促销力度,从而成就了近1个月来成交放量的行情。

但持续性如何保持呢?没有持续性,这样的行情,也就昙花一现。而且,一旦无法持续,就会出现2023年一季度之后的同样剧情,也即高热之后的高寒。

03

基本面,是关键

恰如我在前两天的分析文章中强调的,在这些利好之下,10月份各城市的销量会起来一波,乃至延续到11月份,12月份会有房企的年底冲刺优惠。

如果11月份又不行了,肯定还会继续刺激。所以四季度的销量,会有一波小高潮。

然而,恰如我多次强调的,纵观过去三年来的救市,效果作用周期越来越短。以前还能有三个月,现在基本只有一两个月。

这一次力度的确很大,但作用时间估计也只有三个月。

所以,我在最近的文章中一再强调,不妨再等三个月。

看清形势再做决定。如果基本面修复并改善,便可以买。如果还是老样子,那就继续观望吧。

就目前的基本面来看,三个月后想要持续,很难。

首先是GDP增速放缓趋势,没有改变。

其次,消费仍没有起来。

深圳楼市,又被盯上了

固定投资方面,2024年1-9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78978亿元,同比增长3.4%,其中,民间固定资产投资191001亿元,下降0.2%。

在今年推动地方债发行的背景下,固定投资增速并没有改善,其中民间投资仍在下降。

深圳楼市,又被盯上了

经济不回暖,就业与收入就无法回暖。

这一轮楼市调整, 有两个本质:

第一,高房价与低收入之间的天堑鸿沟越拉越大,造成了需求断档。

国内房价在经过了20年高速上涨之后,已经处于极高位置,即使在最近几年有所下降,但是仍然很高,以房价收入比来看,国内房价,尤其是一线城市房价,在全球范围内也高居前列。

尽管还有很多人没有买房,但由于口袋不给力,只能是空有需求无购买力,只能是无效需求。

第二,黑天鹅以来,就业、收入与预期均受挫,导致越来越多的人无力接盘。

这些基本面想要改变,不是凭借几份文件、几次会议就能够。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老百姓的收入、就业短期并无改善,房地产7万亿多的库存依旧处于历史性高位,仅仅这两大行业“顽疾恶疾”,注定中国房地产企稳回暖是一个“持久战”。

最近市场的躁动,是之前一直被压抑的需求在情绪拉满之后的集中爆发。

然而,这一波情绪被释放,需求消耗完之后,如果没有基本面的支撑,根本无力为继,这就是我不断强调的,让子弹再飞一会儿的原因。

更何况还有一个最大的不确定因素,那就是美国大选。川普7月13日遇刺大难不死,似乎已经成为了“天选之子”,而且他还获得了全球首富马斯克的砸钱支持。

全球各类注明机构的预测,川普在今年11月5日美国大选中获胜的概率,已经远超贺锦丽。

除了当下的基本面制约外,已经川普这个最大不确定性外,还有“六个不同”也在制约,或者说“六个不同”决定了这一轮救市无法再像过去一样,能立刻见效。

具体为:

第一,市场环境不同。

过去二十多年房企高周转之下,一二三四五线城市的住宅建筑拔地而起。

黄奇帆曾透露,中国房子严重过剩,没有必要继续修建,没有需求了。20%的人口建造了全世界50%的房子。

去年3月份住建部公布了一组数据,全国共有6亿栋建筑。

虽然这些建筑包括居住性质的住房和厂房、写字楼、机关单位等等,但一般来说,城市的住宅(商品房、住宅、小产权房、工业宿舍)占比都在一半以上,农村的建筑中绝大部分都是住宅。

以此估算,属于居住性质的房屋应该有4亿栋左右,换算成套数,就是个天文数字。

第二,需求不同。

首先,低能级城市的住房自有率已经很高,基本都有自己的房子。而且低能级的城市人口基本都在流失。

其次,高能级城市,尤其是北上广深的住房自有率虽然低,但高房价与低收入的天堑鸿沟,让很多人空有需求没有实力购买,属于无效需求。这部分需求,只有等房价与收入在未来达到相对平衡时才能转变为真实需求。

再者,由于市场信心和预期缺失,当下的投资需求基本已经崩塌。

最后,我们的人口已经见顶。

第三、心态不同。

这种心态转变,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一方面,年轻人不愿再为高房价压上余生。

从之前的佛系,到躺平,再到如今的“绝代佳人”,这种社会现象背后其反映的便是当下年轻人的心态转变。

这一次调整,实际上是购房者不再愿意为高房价去买单。人生一半是执着,一半是释然。既然执着没用,那就释然吧。

第四,杠杆率不同。

上一轮房价上涨,已经掏空了很多家庭的6个钱包,拉满了居民家庭的杠杆率,很多家庭再也加不动了。

2021年开始,我们的居民杠杆率已经纹丝不动,这意味着杠杆率已经到达极限。民众再也没有钱来买房了,没有能力去负债。

第五,宏观环境不同。

宏观环境转变包括内外环境。

内部环境方面变化,就不多说了。

那时候,我们的物质虽然没有现在丰富,但有盼头有干劲,红红火火,大家的收入蒸蒸日上,对未来预期满满。

然而,如今……

外部环境方面,世界秩序撕裂,混乱程度达到新高。

第六,人口形势不同。

2022年全国人口减少了85万人,2023年减少了208万人。

分省市来看,人口减少的省市自治区已经从2022年的13个,增加至去年的20个。

深圳楼市,又被盯上了

这意味着,我们的人口红利期已经终结。

有此六大不同,就不能再用过去的思维去思考问题。

正因为有六大不同,所以过去三年来的救市,并没有产生多大作用,楼市依旧在一路下跌。

要是大招救市有用,过去三年比这一次力度更大的招数,不是没有过,结果依旧扭转不了。

这一次放开限购,降息,又能产生多大效果。

放开限购、降息,更恰当的理解,不是你可以买了,而是需要你买了。

我之前说过,经济的兴盛之下的房地产兴盛,才有意义。反过来,房地产兴盛带动经济兴盛,则是虚假繁荣。

深圳楼市,又被盯上了

换句话说,只有经济、产业、就业复苏了,楼市才会复苏。

而这些救市措施,能够立刻让经济回暖吗,能够让就业立刻提升吗?不能够。

没有产业发展基础上的就业增长和收入改善,没有消费型社会的成功转型,寄希望于资本巿场“毕其功于一役”的财富增长效应、寄希望于情绪调动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社会进步,是不可能实现的。

(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传金正恩出兵援俄 由习出钱 普京对习放
中国导弹再立战功 一发掀翻以军铁甲车
山东舰与福建舰同框才明白 它只是过渡舰
习老大很厉害 他感到形势不妙
乐天女神下裤遭硬扯开 私密画面全见光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传金正恩出兵援俄 由习出钱 普京对习放
中国导弹再立战功 一发掀翻以军铁甲车
山东舰与福建舰同框才明白 它只是过渡舰
习老大很厉害 他感到形势不妙
从主战力量上来看,中俄差距有多大?
乐天女神下裤遭硬扯开 私密画面全见光
多亏了歼-20,我们不再对它如此担忧了
此人骨灰获准长埋八宝山!习进一步肯定文革
女议员自曝“每天被不同男人摸屁股”
都是千年的狐狸,演什么聊斋啊!
热门专题
1中美对抗2以哈战争3乌克兰战争
4美国大选5李克强猝逝6新冠疫情
7香港局势8委内瑞拉9华为
10黑心疫苗11“低端人群”12美国税改
13红黄蓝幼儿园14中共19大15郭文贵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4.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