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时事新闻 > 正文  
韩国变天,中国人为什么那么亢奋?
www.wforum.com | 2024-12-04 14:08:29  香港01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一觉醒来,韩国戒严+政变结束了。

韩国当地时间12月3日晚,总统尹锡悦突然宣布实施戒严令,声称要铲除亲朝鲜势力和保卫自由宪政秩序,指责在野共同民主党多数控制的国会是立法独裁、企图推翻自由民主体制。然而戒严令发出仅仅6个小时后,国会议员根据宪法中国会能以过半数推翻戒严令的规定,一致投票推翻尹锡悦的戒严令。

这是1987年韩国解严以来首次宣布戒严,也是韩国史上最短命的政变。从戒严令发出时起,中国内地的关注度就居高不下,该话题在微博热搜也呈现霸榜态势。截止12月4日发稿前,仍停留在热搜上的词条包括“这一晚韩国发生了什么”,阅读量4.6亿,讨论量7.3万,“韩国总统发布紧急戒严令”,阅读量9.8亿,讨论量20.9万,“韩国国会会议通过『解除戒严令』决定”,阅读量1.2亿,讨论量4.4万,最新成为热搜词条的“马斯克说被韩国戒严令惊到了”,阅读量也已超千万。

上一次引发中国民众广泛关注的政变,也发生在邻国,即瓦格纳戏剧性兵变。如果说瓦格纳兵变引发关注主要是地缘政治层面的因素,毕竟俄乌战争的走向牵一发动全身,尤其是对中国而言,更是如此,香港01彼时在《瓦格纳兵变戏剧性退场 考验中国决断力的时候到了》一文中也做过分析,那么今次韩国戒严+政变之所以引发中国民众广泛关注,则主要是社会心理层面的触动。

为什么这么说?

首先,韩国今次戒严是1987年解严以来的首次,而对中国不少民众来说,戒严的记忆同样是停留在上世纪80年代,也就是1989年的六四事件。所以当人们围观韩国今次戒严+政变时,很容易将其带入到六四事件的历史情境和记忆中。就像很多人认为中国不可能再发生类似六四事件一样,对于韩国民主化这么多年之后在今天突然戒严并仓促结束,也感到惊讶、错愕和不解。

韓國:2024年12月4日,韓國總統尹錫悦宣佈戒嚴令數小時後又撤銷,期間軍隊闖入國民議會大樓,圖為事後國會現場一片狼藉。(Reuters)

韩国:2024年12月4日,韩国总统尹锡悦宣布戒严令数小时后又撤销,期间军队闯入国民议会大楼,图为事后国会现场一片狼藉。(Reuters)

其次,过去几年,中国网络空间明显收紧,很多话题成为不可讨论的禁区,比如自“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成为从上到下的要求后,经济议题的讨论开始变得敏感,在这样的情境下,当韩国政变以放开报道和讨论的姿态出现,基于“补偿心理”,自然会吸引很多人蜂拥而至。何况政变本身,就带有天然的高关注度。

微博熱搜截圖。(網絡圖片)

最后,虽然很多中国民众并不一定知道韩国政治如何运作,但韩国政治题材类电影在中国民众中拥有巨大的市场,这某种程度上形塑了人们对韩国政治的认知。比如今次政变发生后很多人会提到的《首尔之春》,就是韩国电影史上首部根据双十二政变事件改编的影片,此外还有更早前讲述光州事件的《出租车司机》,以及刺杀朴正熙的《南山的部长们》,都在中国社会面引发极大关注和讨论。当电影中的场景在现实中上演,自然很容易引发共振效应。

所以当中国民众在关注韩国今次戒严+政变时,除了围观和亢奋于政变本身,更多的是一种社会心理层面的触动与补偿。巧合的是,韩国国会会议通过“解除戒严令”的当天,恰好是中国宪法日,不少人在社交媒体留下暗语——“非常应景”。显然,中国并没有嘲笑韩国的理由,反倒在大变局的今天,迫切需要将其当做一面镜子,既看到民主韩国的问题和积弊,也要将维护宪法权威和法治中国建设放在紧要位置。除此之外,还有更好办法吗?

(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突传川普将有“重大”宣布
中国大V:华为掌握了最新技术!相关部门不
俄罗斯这手够黑的
阿萨德盼来救兵 援军大卡车一眼望不到头
谁敢动德黑兰!伊朗最大靠山浮出水面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突传川普将有“重大”宣布
中国大V:华为掌握了最新技术!相关部门不
俄罗斯这手够黑的
阿萨德盼来救兵 援军大卡车一眼望不到头
谁敢动德黑兰!伊朗最大靠山浮出水面
俗话说“宁娶寡妇,不娶生妻” 生妻是什么
传东部战区司令林向阳自杀
清纯女童星遭揭淫乱私生活 睡遍剧组抢人夫
福建舰第五次海试 还存在一些遗憾
见特鲁多 川普震撼建议曝光
热门专题
1中美对抗2以哈战争3乌克兰战争
4美国大选5李克强猝逝6新冠疫情
7香港局势8委内瑞拉9华为
10黑心疫苗11“低端人群”12美国税改
13红黄蓝幼儿园14中共19大15郭文贵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4.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