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时事新闻 > 正文  
留学生:坏了,我成美国人了
www.wforum.com | 2024-12-30 16:42:25  TD北美留学进化论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还记得当年刚出国时对着一些美国人的迷惑行为,连连皱眉的你吗?

现在有多少留学生,已经发现自己从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已经逐渐被美国人“同化”了:以前感觉无法理解的行为,比如三天不洗头出门,一天三顿面包......都逐渐得心应手,直到有一天朋友大惊,“你怎么变成这样了”才反应过来,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屠龙少年终成恶龙?

今天,小编就来和大家盘点一波留学生被美国人“同化”的行为大赏,看看你有没有躺枪?

穿搭方面

 同化前:早八的OOTD该怎么搭配呢?

这两天小编在xhs上刷到了来自萌新英国留学生の烦恼:平时上课的书包该怎么搭配呢?是背个实用但是笨重的黑色大背包,还是单肩松松地挎一个休闲又好看,但承重量告急的帆布包?

下面的美国留学生be like:包?什么包?只要能装得下,提个麻袋都没问题!

Image

确实,出国前,不用说背包了,每日的OOTD(Outfit of the day)可是天大的事情,代表了你一天的心情、精神状态和社交需求,多少得在镜子前纠结个半天。

如果还是普高上课的准留学生们,虽然省去了挑挑拣拣衣服的时间,但是也得担心校服穿得和不合要求。

更别说,有些严格点的学校,连校服叠穿的顺序都要讲究。

 同化后:有啥穿啥

这样管束下的留学生,来到美国之后,无时无刻不被美国人的穿搭所震撼:有趿拉着个拖鞋就来上课(广东朋友在哪里?),上到一半还把鞋给踢掉了的,还好没开始抠jio;有一年四季永远是卫衣+裤衩,温度直奔零下了也不例外;

热爱健身的姐姐们更是leggings和小top当常服穿;还有几个大哥,鸭舌帽似乎半永久固定在头上......

然而长久以往,在早八和ddl的夹缝中,在堆积如山的assignment和日渐减少的预算的逼迫下,原本穿搭精致的留学生们,也同化出了以下这些特征:

Image

卫衣、帽衫,像上辈子救过自己命了一样,天天轮换着穿;

裤子则也在松松垮垮运动裤和legging之间切换,袜子外包裤腿是灵魂;

到了冬天一件老头羽绒服一套,里面随便乱搭,温度高穿件T就完事,温度低了可能加个毛衣,再来个毛毛拖鞋就出门了!头没洗出门也没关系,再带个帽子一切解决。

Image

至于包?只要能装得下电脑课本,都是好包,反正到了教室,再好的包也免不了要被随意地扔在地上的命运。

在穿搭方面同化成功之后,你甚至辨别不出对方是ABC还是留学生。抛弃掉一身巴黎世家、Superme、加拿大鹅之后,接地气的打扮居然也可以如此舒适!

拍照/妆容方面

 同化前:挑好光线角度美美拍照精P

还记得来美国前拍照,妈老嫌弃:别老P那么狠,人都认不出来了!

Image

可是,不知道是处于容貌焦虑还是虚荣心,在国内时,但凡是要发在社交媒体上的图,总免不了叠一轮滤镜,再浅调下身材脸蛋。拍照的时候更是小心,笑得总是含蓄,望向镜头时总免不了一层怯生生的感觉。

在国内时哪怕和朋友在一起,照片倒是拍了许多;但这张痘痘特明显,那张挤出了双下巴,另一张好像把肚子上的肉露出来了......最后真正发出来的,已经是不知道经过了多少轮考量的合格品。

 同化后:怼脸表情管理失控不在怕的

然而,看看美国同学们发的ins post,除了正经场合营业拍得中规中矩之外,自己的照片也不乏露出八颗牙齿大笑,死亡角度凝视,脸皱皱巴巴成一团,不经意地露出多多的赘肉的小细节。

Image

像这种

然而正是这些不完美的照片,把人衬托得自然又舒展,这就是前段时间很火的“松弛感”吧!

于是,一些被同化的留学生们的post,也变得逐渐狂野。毛孔痘痘清晰可见的怼脸拍有了,呲牙咧嘴大笑纯粹快乐的放飞照片也有了,也能接受朋友偷拍自己打盹时睡得乱七八糟脸蛋压出印子的“丑照”往ins moment里丢了,因为分享的”不完美“产生的那点焦虑也烟消云散啦!

不过,妈还是照样在嫌弃:只不过从”这你P的啥“到”怎么把这么丑的照片发出来”......

Image

课堂方面

 同化前:上课中规中矩认真听讲

Again, 对于普高的朋友们而言,正经上课的时间还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虽然不至于和小学生似的双手平放腰板挺直,但肯定是不能同时干别的事儿;在国内,课堂上吃东西一般是不允许的,喝饮料也是在雷区蹦迪。

就算是嘴馋了/来不及吃饭想补充点能量,也是趁老师不注意,偷偷往嘴里塞一口,有一种偷欢的美。

同化后:教授来口小蛋糕不?

到美国之后,虽然不同教授的政策稍有差异,但大部分课堂还是允许你啃个蛋白棒或者面包的;喝东西更是不用说了,课上学生几乎人手一杯咖啡,偶尔响起的吸溜声再普遍不过了,只要不是味儿太大的食物(比如咖喱),在课上随意地吃点都没事。

Image

当然,小编也见过美国同学堂而皇之问教授能不能在课上吃chickfila,然后用炸鸡汉堡的味儿香死全班的;当然后来该同学也识趣地坐到最后一排去了。

有时候中午的课刚好赶着饭点,课上有美国同学每天会固定地买一个花生酱+饼干的lunch pack,或是冷的可颂或其他面包,一边听课一边每次拿一点点,手上写着笔记,嘴里嚼嚼嚼。

教授: 坏了,我成下饭的了。

Image

上课时碰到一些其他情况,比如上厕所/丢垃圾/甚至只是擤鼻子什么的,基本也是不用打报告的,直接站起来走掉就可以,大部分教授也会习惯这一点。

小编也碰到有同学(留学生/美国学生都有)要上厕所时举手向教授提出。这时候,大部分教授都啼笑皆非地说道,没事儿,下次不用说了,你们都是成年人,想去就去吧。

健身方面

健身这件事儿,也是小编来了美国之后才爱上的。之前从未想过去gym会是大学生活里的一个部分,但是身边的美国朋友们每天都会有固定的时间段去撸铁健身,通常集中在早上七八点或者下午三四点,晚上的gym也常常人满为患。

逐渐地,身边的留学生朋友也都一个个会在gym打个照面了;有些可能喜欢在cardio区挥洒汗水,有些则已经进化成了和其他金发背心八块腹肌猛男一样的举铁狂人,还有些在小组瑜伽、尊巴舞课上快乐地燃烧卡路里。

Image

虽然美国肥胖率高,但是毕竟在大学校园里,总体来看,大家对keep fit还是很看重的,运动这方面还得卷起来!大部分小编知道的留学生,已经把健身当成一个daily routine了。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美国大学的gym真的超超超豪华,当然也是算进学费里的!为了把昂贵的学费挣回来,被虐到哭也要一周去满三次gym,也算是把学费赚回来QAQ

Image

饮食方面

同化前:美国人吃点好的吧

想当年刚来美国的时候,对平时吃的各种接受无能:吃不惯肉桂,喝不习惯咖啡;平时甜甜圈、Muffins等甜品的甜度都齁得要命;看着美国人做饭的时候各种糊糊沙拉乱拌,啃隔夜的披萨,更是连连皱眉,发誓我等中华厨神绝不能在美食方面和万恶的美帝同流合污!

同化后:美式中餐真好吃?

没想到来了美国一年后......害,真香。已经能平静地接受各种肉桂饮料和面包,Krispy Kreme结满糖霜的topping也能面不改色地连炫半打,如果配上黑咖啡更绝;

对了,说到咖啡,现在小编从喝不习惯咖啡,到丝滑混入学校下午人手一杯美式保持上课清醒的人群;

Image

至于中餐,村里本就没什么好吃的,偶尔吃点不正宗的亚洲餐,能尝到那一口只有饭店大锅爆炒,才有的热腾腾的锅气,已经很满足了。久而久之,甚至觉得原本相看两厌的panda express也油油甜甜的,还怪好吃...?

终究,还是在美食方面做出了这个背叛祖宗的决定。

Image

健康方面

同化前:有一点不舒服就看医生

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惜命,留学生也不例外。还在国内的时候,如果不考虑疫情影响的话,总体来说看医生还是相对方便的,因此有点问题就可以直接一趟医院解决l西医求助无门的话还能投到神秘的东方力量中医的门下。

到了美国之后,小编印象最深的就是美国朋友给我炫出了她的医药箱储备,从治头疼脑热的,还有各种补剂,到跌打损伤,助眠的,无所不有。

朋友有点儿轻度的ADHD,平时也是自己take pill,所以小编一开始以为她的小药箱只是特殊战备。

 同化后:靠你了,万能的免疫系统

而小编本人,在经历了一次胃痛叫EMS,结果发现对方只会测血压之后——又查到了高得离谱的校外就诊费用——就逐渐变成了半个医生的模样,并且发现朋友的准备真是相当明智。

Image

比如,不小心吃坏肚子/吃多了可以嚼点TUMS泛酸钙片;发言发烧头痛就吃Advil或者布洛芬;也会自己去亚超囤吃习惯了的板蓝根和枇杷糖浆,当然,当这些都不奏效的时候,也只能寄希望于免疫系统自己乱杀了......

于是,当大家状态都很差的时候,和美国朋友一起在固定时间打开自己的小药箱,往嘴里丢点pill,已经成了一种古怪的默契。

都怪这破医疗系统。

Image

不过,还是建议广大留学生朋友,如果真的不舒服还是咨询校医比较好,千万别自己扛着或者随便吃药!

(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不到24小时再传喜讯 新型战略级武器试飞
五角大楼激辩一夜,决定重新定义六代机
“最高炮房”破灭 女子每天上阵12小时累
解放军高度还原乌克兰战场
福建舰第六次“海试” 弹射舰载机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不到24小时再传喜讯 新型战略级武器试飞
五角大楼激辩一夜,决定重新定义六代机
“最高炮房”破灭 女子每天上阵12小时累
解放军高度还原乌克兰战场
福建舰第六次“海试” 弹射舰载机
沙特对KAAN战斗机很感兴趣 或一次购买100架
戴高乐航母还没到亚洲,就收到逐客令
南亚两国替中国出头 劝诫菲方不要买中导
乌军首架F-16被击落的消息已经坐实了
乌克兰生产3千“圆面包” 对抗俄军导弹
热门专题
1中美对抗2以哈战争3乌克兰战争
4美国大选5李克强猝逝6新冠疫情
7香港局势8委内瑞拉9华为
10黑心疫苗11“低端人群”12美国税改
13红黄蓝幼儿园14中共19大15郭文贵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4.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