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时事新闻 > 正文  
监考老师比学生多 00后纷纷选择放弃
www.wforum.com | 2024-12-30 16:45:19  中时新闻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据陆媒《新周刊》报道,8点20分,距离开考只剩10分钟,隔壁考场终于来了1个人签到。慕慕看著3个老师脸上露出既震惊又开心的神色,推测他们执教这么多年,应该也没见过“监考老师比学生多”的荒谬场景。

  她所在的考场也没好到哪儿去,考试第一天30人的教室里空了四、五个座位,等到第二天考专业课时,有1/3的人都缺席了考试。

  今年虽然是慕慕第一次考研,但她可以直观感受到,放弃的人格外多。她们班上50个同学,近半的人扬言要考研,实际坚持到最后的一个巴掌就能数完;数据也显示,大陆国内研究生报考人数连续2年走出了下行曲线。

  报了名的“逃兵”同样在飙升,据考学机构观察,考研弃考率从前几年的10%左右上升至20%-25%,今年考研或有60万人弃考的消息一度冲上热搜。

  “考研哪有考公香”,弃考潮发生后,外界直呼00后在考研和考公的博弈中,选择了直通“宇宙的尽头”,但慕慕真实的经历告诉她,这不是全部的真相。

  本文几位弃考的年轻人,最初也是抱著必上岸的决心去的,然而在曲折的备考过程中,他们逐渐意识到考研可能是强加的“人生杠杆”,而自己或许不必承受这份负重。

  人在双非,心在清华?

  陈澄考研的念头,始于一道英语语法题:同一个句式转换,有的句子改完是过去完成时,有的是一般过去时。

  她百思不得其解,上网搜只找到了模棱两可的答案,转而求助朋友圈,结果还不如不问——评论区充斥著“这题超纲了”“背著大家偷偷努力”等调侃,甚至不乏“学霸就是不一样”等阴阳怪气,500多个好友没几人正经答疑。

  直到英国留学的朋友上线了,告诉陈澄强调动作用过去完成时,描述状态可以用一般过去时,她才得以解惑。

  这件事让陈澄开始反思,“我的圈子是不是太低级了?”

  她就读于一所“双非”(非985、非211)普通本科,身边的同学临近大四还沈迷于追星、看剧、打游戏,日子得过且过,问起八卦无所不知,谈到未来的打算就支支吾吾。

  而陈澄自认是周围最成熟的人,室友省吃俭用去给偶像明星打榜投票时,她不是在兼职补贴自己,就是在学习投资自己,因为觉得室友太幼稚,甚至单独搬去校外住。

  但提问事件让陈澄意识到,逃离并不能让圈子变好,“还是得考去更好的高校,才能认识更优秀的人。”

  普通211金融本科生晓辰认可这一点,她早已亲身体会到了,“世界上能够产生最好朋友的地方是学校和战场”。

  银行行长、券商MD、委员主任……许多珠三角金融界的中流砥柱,是她从小喊到大的叔叔阿姨,作为90年代“五财一贸”(中国财经界六所顶尖学府,分别是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毕业生的独女,她深知研究生学历不止是一纸文凭,还是通往精英圈子的门票。

监考老师比学生多  00后纷纷选择放弃

(图:shutterstock)

  据统计,上海财经大学在资本圈中的校友人数,仅次于清北复交;西南财经大学也跑赢不少985高校,在业界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有一对“过来人”父母,晓辰大学没开学就被安排清楚了,本科毕业要读研,而且就报父母的母校。她并不排斥,“现在各行各业管培生都要硕士,读研后更好找工作。”

  相比于被灌输的晓辰,一孟考研的想法是自己萌生的。

  “你是哪个班的!怎么在宿舍里睡觉!”大一军训被老师抓到逃训,一孟丝毫不怕,甚至偷偷窃喜,祈祷学校最好开除自己,好让她名正言顺回去复读。

  毕竟在她眼里,自己本来就不该出现在这所双非一本,而是应该在清华校园里。

  一孟擅长数学,高三时通过了清华的“领军计划”,可以降60分录取。但她从此沈浸在了准清华生的喜悦里,觉得保持平时的水平就十拿九稳了,后续根本没好好学。高考成绩出来后,她以6分的差距与清华失之交臂,从天堂跌至了地狱。

  她想再战一年,但父母认为过了这个村就没了这个店,押著她来报到,导致她忧郁消沈了好长一段时间。

  是考研给她送来了逆天改命的机会,一孟从大二开始切换到了“苦行僧”模式,跟著大四考研学生起早贪黑泡图书馆,连吃饭都在背单词,就为了再次证明自己。

  想通过考研弥补高考遗憾的人不在少数,一份调研数据显示,“改变命运派”的考研人占比超过了20%,与以学术、就业为动力的考生比例相差无几。

  一孟报名考研的时候就发现,班上好几个同学跟她一样报了特别好的名校,好奇追问才知道,他们也觉得自己高考失利才沦落至此,也想考研之后出人头地。

  她隐约感觉哪里不对劲,但又说不上来,直到后来上了考场。

  野心越大,压力越容易“爆仓”

  厚厚的一摞书垒在慕慕面前,伸手就能够到,但她拿起的不是复习资料而是手机。

  距离考试只剩20天,慕慕为了宣泄井喷的压力,通宵追完了从前嗤之以鼻的无脑偶像剧,醒来又打起了社交游戏,只要不学习,她干什么都觉得有意思。

  如此摆烂,跟几个月前学得比高考还起劲的她,简直判若两人。

  慕慕报考的是法学研究生,“翻译、外教等英专生常见就业方向,要么卷要么门槛高。”她比较了一番,发现涉外法务是一片蓝海,于是从3月份开始备考,早早刷完了一轮网课。

  进入背诵环节,400多页的刑法、民法大部头,她也能一点点啃下来,心里甚至暗暗得意,“跨考也不过如此”。

  直到背到法综的时候,她逐渐力不从心。

  “民法贴近生活,刑法也有规律可循,法理学却像哲学一样,需要理解背后的原理。”慕慕感觉背诵的痛苦急剧上升,原来背一遍就能熟悉,到了法综至少要背三遍。

  每天两眼一睁就是死记硬背下,她越学越压抑,忍不住分心去娱乐消遣。“但考研就像一根紧绷的弦,一旦松下来,那口气就续不上了。”最后冲刺阶段,慕慕连书都懒得翻了。

  二战考研的韩晶比慕慕坚定,拼命抓紧可利用的时间苦读,然而8月的一天,她突然腰腿疼痛,走起路来像踩刀子。

  “又不是什么大病,躺两天就好了。”看到韩晶蜷缩在床上,父母轻飘飘撂下一句又出去了,丝毫没有带她去医院的意思。

  韩晶以为自己已经练就了一副铁石心肠,毕竟她从小不在父母身边长大,学费、生活费统统自理,早就知道一切都要靠自己,而考研就是她为自己找好的出路。

  但当父母冰冷的话语传入耳中,她的心态还是随著被长期劳作和学习拖垮的身体走向了崩溃,她开始整宿整宿地失眠,怀疑考上了研究生,生活就会改变吗?

  开考前几天,她动了弃考的心思,但为了给自己一个交代还是去了,结果拿到试卷,当场傻眼,她根本不知如何下笔。下午的英语考试,也是一脸懵,看著大片留白的试卷,她突然意识到自己不属于这里。“考研其实是一场筛选。”韩晶不得不承认,自己的能力、心态、经济和健康条件,都不适合考研。

  在韩晶决定弃考的时候,另一边的一孟出了考场却在兴奋地给妈妈打电话:“这次大概率是要上岸了!”

  今年已经是一孟的三战,第一次考研因为疫情封控,她错过了;二战过了国家线10分,不愿调剂的她选择再战一年。

  虽然多灾多难,但她也被锤炼得“肉质Q弹”:号称“十年最难”的政治引来一片哭嚎,但向来不擅长文科的一孟却答得格外顺利,对接下来要考数学和专业课,她更是信心满满。

  果不其然,第二天拿到数学卷子的一孟下笔如神助,没一会儿就做完了前5题,但到了第6题,她突然读不懂题干了,强撑著算了三四遍,次次答案都不一样。

  冷汗开始爬上一孟的额头,高考差几分上清华、一战万事俱备却没进考场的阴霾又在脑中浮现,她好像永远无法摆脱“每次特别顺利时就会出意外”的魔咒。

  越想越害怕,她开始反胃干呕,肚子也隐隐作痛。连著去了两次厕所,回来发现卷子简单,大家都已经做到反面了,她心里愈发紧张,更加算不出来了。

  最后交卷的时候,一孟空了两道大题没写。走出考场,她边流泪,边忍不住想,自己的高考或许不是失利,而是命中注定。

  “我和同学能聚在一所学校,是因为那就是我们的真实水平,我只是自命清高而已。”一孟发现,考研就一场巨大的人性考验,她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破碎、重组,最终认清真实的自己。

  而放下执念,学会接受现实后,她发现自己豁然开朗了。

监考老师比学生多  00后纷纷选择放弃

(资料照片)

  不戴上“学历枷锁”,就不会“亏本”

  弃考后,陈澄一度懊悔到吃不下饭,但去上海和姐姐逛了一次街后,她原谅了“自毁前程”的自己。

  陈澄记得,她们在商场里闲逛,一股淡淡的动物羽毛气味突然钻进了她的鼻孔,环顾四周发现,气味是从一家羽绒服店飘出来的。

  “不是臭味,是闻著就质量很好的感觉。”在老家县城和大学城市,陈澄没遇见过这种店,进去试穿,衣服把腰身、手臂包裹得刚刚好,但高达2500元的售价也吓了她一跳。

  为了安慰陈澄,姐姐大手一挥买了单,她高兴了一路,也思考了一路:如果换成自己,能不眨眼地买上千块的衣服吗?

  姐姐多年前名校研究生毕业,如今是上海公立学校的老师,有车有房无贷款,父母当初支持陈澄读研,就是希望她像姐姐一样安逸。

  “如果我读了研,也会想留在一线生活。”陈澄说,学历越高野心越大,但现在的大城市对年轻人并不友好,而她大学在三线线城市兼职就可以月收入3K,活得很滋润。

  “不读研也挺好的。”她想通了,就像那件衣服,它确实很好,可如果拼了半条命才能匹配它,那不如不买。

  晓辰也在考研过程中发现,放下“学历枷锁”,自己或许会过得更好。

  “饭店已经帮你订好了,下周末会降温,你出门多穿件衣服......”考前一周,晓辰爸爸按例打来电话关心她,事无巨细地叮嘱。

  她嘴上应著“准考证打印好了”,实则内心乱成一团麻,几度欲言又止,想向爸爸坦白,自己早在9月份就已经放弃了考研。

  晓辰原本是全身心备战的,直到8月家里的长辈传来消息,今年秋招竞争大,让她边考边找工作。她也听从了建议,给本地四大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支行都投了简历。

  在晓辰的设想中,自己就算不能横扫全场,至少妈妈供职的银行还会给个机会。但事实是,她陆续收到的全是拒信,保底的银行倒是过了笔试,进面试一看,和自己同场PK的全是名校硕士。

  据晓辰了解,前几年,珠三角地级市银行招管培生,基本上是个硕士就行,学校好的本科生也不少,但去年管培生招到了清北本科、985硕士,今年甚至卷到了博士。

  “考研是为了找更好的工作,但这个目标很难实现了。”晓辰不禁开始恐慌,自己现在嫌弃银行柜员,如果真的读了研,恐怕连柜员都轮不到她干了。

  她知道,自己必须要在秋招和考研之间做出选择了。当晚睡前,她鼓起勇气向父母坦诚了自己的决定,没有腥风血雨,父母出乎意料的淡定。

  “人只要有一个主业,一个拿手的技能以及一个真正喜欢的东西,就可以形成稳定的『人生三角』了。”这是父母开导晓辰的话,她也相信这不一定非要考研才能获得。

  相比于晓辰,慕慕弃考后没有告诉任何人,如果别人问起,她就以“没考上”糊弄过去。

  “别总是编造理由给自己的失败挽回自尊,骗骗别人就行了,别把自己骗进去了”、“考研这么大的事都如此儿戏,你还指望能干成啥事情”……

  考研结束后,看到网络上对弃考人铺天盖地的抨击,她更加庆幸自己的决定,“这种事说出去,只会成为别人攻击你的武器。”而弃考虽然有遗憾,但慕慕绝不后悔,因为杀不死她的,只会让她变得更强大。

(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不到24小时再传喜讯 新型战略级武器试飞
五角大楼激辩一夜,决定重新定义六代机
“最高炮房”破灭 女子每天上阵12小时累
解放军高度还原乌克兰战场
福建舰第六次“海试” 弹射舰载机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不到24小时再传喜讯 新型战略级武器试飞
五角大楼激辩一夜,决定重新定义六代机
“最高炮房”破灭 女子每天上阵12小时累
解放军高度还原乌克兰战场
福建舰第六次“海试” 弹射舰载机
沙特对KAAN战斗机很感兴趣 或一次购买100架
戴高乐航母还没到亚洲,就收到逐客令
南亚两国替中国出头 劝诫菲方不要买中导
乌军首架F-16被击落的消息已经坐实了
乌克兰生产3千“圆面包” 对抗俄军导弹
热门专题
1中美对抗2以哈战争3乌克兰战争
4美国大选5李克强猝逝6新冠疫情
7香港局势8委内瑞拉9华为
10黑心疫苗11“低端人群”12美国税改
13红黄蓝幼儿园14中共19大15郭文贵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4.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