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时事新闻 > 正文  
我那辍学5年的“学渣”儿子,在美国成了学霸
www.wforum.com | 2024-12-30 17:10:21  Dr小鱼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本文是真实故事,来自我的大学老师,一位曾经为孩子学习操心到绝望的母亲。

她尽心尽力培养孩子,让他上最好的小学、最好的初中,可孩子却成为不折不扣的学渣。

不仅成绩差、厌学,还脾气暴烈,动不动砸东西,初中没毕业就辍学在家。

然而,就在她彻底放弃孩子,任他辍学的五年后,他突然变了,变得疯狂爱学习,疯狂上进,还成了学霸……

三年前,她就给我讲述了她的故事,但因为太过震撼、太过精彩,我一直没有整理出来。

最近终于有时间,我一定要把她的故事分享给大家,希望更多为孩子焦虑的父母能看到这篇文章。

期待更多的人能理解孩子,很多所谓的“学渣”不过是单一评价标准下的牺牲品。

其实,每个孩子都能成才,只是没找到适合他们生长的土壤。

*以下是作者个人叙述

学渣儿子在美国毕业了

这里是美国北达科他州的大福克斯,纬度与中国乌苏里江差不多,冬天零下10℃-30℃之间,铲雪车每天都要在道路上不停地扫雪。

长期生活在南方的我,对这片银色世界很新奇,不过,即将开始的北达科他州大学毕业典礼更令我新奇。

Image

毕业典礼14点开始,儿子12点半就要到学校歌剧院(大礼堂)预演,让我也要去早点才能占个好位置。

第一次参加国外大学毕业典礼的我半信半疑,真的会很火爆吗?

到达歌剧院门口时,遍地停满了车,这盛况好似中国展销会。

着正装的家长和学生都聚集在门厅里,楼上楼下全是人,交谈着、比划着,等待庄严时刻的到来。

好多家庭倾巢出动,小孩望着穿学位服的哥哥姐姐,欣羡不已;还有些家庭簇拥着孩子拍全家福。

哦!原来他们把毕业典礼当盛大节日!

在二楼等开门时,看到了本硕博毕业生花名册及仪式简介,我迫不及待地想看看是否有儿子的名字。

哈!在中间:ZZ L**。

后面**什么意思?注解说,*代表荣誉章,即大学成绩平均分:* GPA3.9,**GPA3.7, ***GPA3.5。

哟!难道中国学渣在大洋彼岸练成了美国学霸?

13点整厅门准时打开,这歌剧院比我们成都娇子音乐厅还大,内饰典雅庄重,回廊券拱,典型的欧式风格。

舞台背景天蓝底陪衬几朵飘扬的雪花,既简洁温馨,又迎合着外面天寒地冻的冰雪世界。

Image

14点典礼开始,嘉宾入座及暖场节目结束后,900多名穿着学士服、戴着学士帽的毕业生入场,校长宣读名单,学生依次上台领毕业证。

每念一个学生名字,他的家人吹出各种哨音,欢呼声掌声此起彼伏。

旁边一位母亲,听到他儿子名字时,只见她纵情欢呼、扭动身肢、抛出飞吻,像跳起狂放的桑巴,宛若无人之境。

我也很想像她那样捣鼓一番,遗憾的是老成持重已成习惯自然没勇气。

念到儿子名字时,我仅仅是用尽最大力气拍手鼓掌,手都拍疼了。

我经历了人生最激动的时刻,比当年我自己穿上硕士黑袍还激动百倍!

结束后,儿子把他的二等勋章郑重其事交给了我,这可是儿子在学业上第一次获奖啊!

还沉浸于激奋的儿子带我们去参观了他学习3年半的UND飞行学院。

虽然UND在美国不是名校,但在我眼里,它却是最好的。因为这里是我儿子梦想开始的地方,一个见证中国学渣蜕变为美国学霸的地方。

看着窗外漫天飞舞的雪花,我思绪回到了从前。

Image

“虐缘”源头:小学

实验小学在成都市中心,是本地的一流学校,也是当时素质教育试点。

素质教育具体有什么,我不甚了解,最突出的就是没有家庭作业!

儿子回到家扔下书包就出门疯玩。我常问儿子得学点什么兴趣爱好吧,小家伙不假思索回答:耍!

好吧,快乐的童年有益于身心健康,玩能全方位开发智力。这点对于我这个做预防医学教育的妈妈来讲是常识,也在不断践行着。

2000年春节前夕,即四年级春季学期,儿子父亲赴美留学。没了父亲的威严管束,男孩的野性便暴露无遗。

儿子是在一次被数学老师批评后爆发的,我接到“告状”电话赶往学校。原来儿子上课睡觉,老师提问一问三不知。

老师斥责他,说了句至今我还记得的话:“像你这样不好好学习,以后只有去捡垃圾。”

话音刚落,儿子原地爆炸:“我才不捡垃圾!”扔了数学书,重重摔门跑走了,这把数学老师气得够呛!

数学老师还撂下一句话:“你现在不管住他,初中就没法管了。”

没想到一语成谶。

Image

小升初,没人要

儿子小学毕业那年是随机选初中,没有花钱也没找任何关系,结果机选进了青羊区XX中学。

比起气派的四中、七中和九中(成都市的三所王牌学校),这所学校简直就是“希望中学”的城市版。

当即决定带儿子到别的私立、公立中学碰碰运气。

没想到,几所学校考下来统统惨败,尤其是数学惨不忍睹。儿子说好多奥数题,看都看不懂,更别说做了。

我心里只有懊悔,总以为奥数学来没用,结果选学校时派上大用。

听说四中不考试,我就带儿子去了。招生老师看了成绩册后,说了三条不要我家孩子的理由:

1. 小学平均成绩没到98分

2. 无奥数获奖

3. 无特长艺体获奖等

总之,只会玩的儿子绝对是高攀不上四中的门槛!那能去哪?

离天府广场不到100米有所颇有点历史的二梯队重点学校(称WN学校)。

走进校大门,校舍还不错,让我眼前一亮的是旁边小黑板上写着:初中部招生,尚有少量名额,欲报从速!

我犹如抓住一根救命稻草,冲到教务处咨询。

不看奖状,不看小学成绩,只需要交2万元赞助费就可以入学了。

当时我心里对这WN中学简直千恩万谢!儿子终于有书读了。

可哪里会想到,这里就是儿子噩梦开始的地方。

Image

被逼疯的儿子

初中伊始,家庭作业堆积如山,在校坐一整天,回家接着做作业到夜深。

小学一放学就疯玩的快乐时光一去不复返,读书成了儿子最头痛的事,而督促他读书成了我最头痛的事。

我被叫去学校挨训的时间越来越多。

一个大学老师,常常被中学老师叫去,问话挨训:“你们家孩子怎么不完成作业,上课就知道睡觉.......”

我不知道怎么回答,除了道歉还是道歉,羞愧,无奈,无地自容。

请家教、上补习班,能提高成绩的法子都使了,仍不见效果,更别说提高儿子读书热情了。

初二作业堆积越来越多,儿子功课越来越差,加上青春期来临,回家后脾气暴戾,我心里怕得要死,不敢啰嗦一句话,否则他拿什么砸什么。

学校是地狱吗?为什么儿子从学校回来就变了个人样?

有次回家他就躲进房间,喊他吃饭,他冲出来把桌上饭菜拿起来全扣到地上。

事后问他,原来是和班主任因校服的事起了争执,从早上8点罚站到下午4点,不许回教室。

听完我心疼极了,孩子在学校里受老师侮辱,如果我还不给他点温暖,他还有活路吗?

Image

接近崩溃边缘的妈妈

“你儿子是不是狂躁型抑郁症?”一个资深预防医学教授提醒我说,并建议去做心理咨询。

是啊,学习困难,没有兴趣,心情抑郁,行为狂躁,一点小事就大发雷霆,家里凡是玻璃器皿都被他砸个稀烂,也许心理咨询有帮助吧。

咨询的结果是让用百忧解、碳酸锂,一起攻心。

吃了抗抑郁症药后除了恶心,头晕外,儿子厌倦学习,厌恶老师的情绪与日俱增,精神药物的副作用反而让儿子有理由不上学了。

学期末家长会就是我的受难日,儿子成绩倒数,每次我都要被老师喊去数落一番,最后灰头土脸回家。  

2004年一整学年,每天睁开眼都在为劝儿子上学,做家庭作业的事发愁。

记得五一前夕的周末,怕他受罚,我督促儿子完成作业,他气恼地给我顶了回来。

我实在憋不住冒火了,他气急败坏操起键盘摔打,所有的键哗啦啦散落一地。

我气得说不出话,倏地回到卧室,坐在地板上嚎啕大哭起来。

一般的儿子见妈妈恸哭会告饶,可我儿子不一般,走到卧室门口,大声吼:不许哭!不许哭!再哭我就砸东西……

他像是被恶劣环境逼急了的小野兽一样凶相毕露,吓得我收住哭声,用被捂着脸偷偷抽泣。

彼时真的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在中国当个差生妈妈好无助啊!

Image

我妥协了

初三,最难熬的日子来了。

儿子天天赖床,做好早饭,怎么叫也不起,眼看要迟到,我急得跳脚,只得打越洋电话向他爸爸求助。

一开始还管用,后来完全失灵,挂了电话他就摔电话机,至少摔烂过3部座机、2个手机,回到房间“砰”一声把门一关,继续睡。

实在没有辙了,任由他去吧。上班了单位还有大堆的事等着处理,唉,焦头烂额的生活!

Image

初三下几乎都是复习考试,老师不让欠了太多功课的儿子参加毕业考。

我去求情,班主任毫不留情地说:“不行!他这只病脚,肯定不及格,还要拖全班后腿。”

放弃规劝儿子念书,是在一个早晨。

儿子在我的千呼万唤、软磨硬泡下,起床了,可进了卫生间就再也不见出来,我在外面急得直敲门。

儿子打开门,使劲拽着门把手,将把手拽下来那刹那,我看见他绝望地坐在地板上,因痛苦面部已经扭曲。

这张脸突然触动了我最敏感神经,一个念头忽然闪过,不去念书了!

我要儿子健康,我不要儿子因为读书被逼成精神病,逼上绝路!

读书是为了将来生活好,如果成了精神病人,他还有未来吗?他一生都被毁了!让凶神般的班主任见鬼去吧!

我严厉的口气瞬间温和下来,“起来吧,儿子,我们不去学校了。”儿子默默站起来,走回房间,关上了门。

那是2005年3月,春暖花开的时节,而我内心像萧索的深秋。

Image

儿子辍学了

自从那天起,儿子就辍学了。

一辍学就是5年。

在家5年的日子里,他完全过着日夜颠倒的生活。

我起床工作,他睡觉;我睡觉,他在电脑前忙着。

忙什么?我从不过问,只知道他喜欢计算机模拟飞行,按他的要求,给他配备模拟飞行所需的装备,每年还更新换代,摇杆是他父亲从美国带回来的。

房间俨然成了专业模拟飞行工作室,桌上并排放着两个大显示器,桌下一堆我看不懂的外围设备,卫生间堆满了飞行杂志和不知从哪弄来的飞行手册。

Image

有次下班回家,他正用我电脑翻译飞行手册。

当时我惊讶地说不出话来,翻译?你懂多少英语呀。

他一脸得意地说:“我们俱乐部(网上)的版主说我翻译的部分是最好的。”

我听了心里直嘀咕,别人在安慰他吧。

近5年间,儿子都在这个爱好上耗着,其他时间跟着伙伴看好莱坞电影,家里经常闹哄哄的,我听得头大。

我工作忙,经常出差,和儿子在一起的时间极少。怕儿子闷,就鼓励他周游四方,结交朋友,看看外面的世界。

只要他感兴趣、想做,我都支持他:珠海看航展,深圳参加游戏大赛,在北京上海会友及同城聚会等。

与其说是支持儿子的兴趣爱好,不如说是顺应儿子的天性。

只要他健康快乐,一切都好!

那几年,我很少和儿子谈未来,这是雷区,不可触碰!

如果有谁责备儿子不上学,我不是歇斯底里反驳,就是沉默流泪。

我是大学老师,我的儿子15岁被迫辍学,如果他这辈子再也没机会进校读书,我也痛啊!

无法排遣的自责、内疚、焦虑无时无刻不在吞噬着我这个弱小无助的差生妈妈。

Image

柳暗花明

2010年6月17日中午12点半,我驾车快到家时,儿子来电话:“妈妈,我拿到签证了!”

听到这,我顿时眼泪夺眶而出,顺着两颊不停地流,泪水模糊了双眼,我勉强把车开回家,扑在沙发上放声大哭。

我要哭!我要哭个够!我要用眼泪释放我10年的疲惫、委屈和焦虑!

我一直把这一天当成儿子重生的日子,因为他可以去美国读书了!

在辍学的五年里,他是一个十足的无业又无忧的少年,犹如挣脱锁链的小野马,在他的世界里“野蛮”成长着。

这些年,他做了些什么呢?

下面的短文是2011年儿子在美国考上大学后的有感而发,从中可以看到他真实的心路历程。

“初三第二学期我退学了,没有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没有拿到毕业证。

15岁时退学,影响无疑是深远的,因为没有上过高中,我连使用母语的能力都比不上那些读过高中的同学;连极限这种简单的概念,都要花一到两个星期去慢慢理解。我的出路,在大多数人看起来是惨淡的。

不知道为什么当初我会坚定地放下一切,那么彻底,那么决绝。

也许是老师没给我机会,也许是我没给自己机会。

我的母亲是川大的教授,父亲是中国第一批软件工程师,他们都曾经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年代获得了大学这种稀缺的教育资源,后来都取得更高的学历。知识改变命运最好的例子就在身边。

然而他们的儿子却连中学毕业证都没有拿到。我能想像母亲在她学校里因为我的行为而受到的种种压力和异样的目光。

在辍学的日子里,我沉迷于游戏。

父母亲再也没有管过我一次,他们任由我昏天黑地打游戏。

很难想像,一个游戏会改变一个人的一生。

其实我原来也不信,直到我靠着游戏学到的知识拿到第一笔工资。

我喜欢玩计算机模拟飞行游戏,玩得很好,在圈里有点小名气。

2007年,我18岁,这年冬天,民航西南空管局培训中心的一位老师,阴差阳错的找到我,询问我有没有能力去制作一套可视化飞行相关的安全案例,同时需要做一些教学工作。

我当时不知道自己行不行,但还是狠下心说"没问题" 。

我和我的搭档做了一套可视化模拟飞行安全案例,并被任命为教员,开始向那些刚刚毕业加入管制工作的大学生讲解飞行员的工作程序,让他们理解驾驶室里的各种仪表如何工作,主要机型的正常操作程序等等。

我至今仍然清晰记得,第一次踏上讲台时的心情:激动,恐惧 ,不知所措......,我没有备课,因为不知道怎么备,踏上讲台前,我甚至有了放弃的念头。

但当我开口开始描述飞行员的工作、320,737的正常程序、驾驶舱的布局的时候,僵硬的表情开始放松,语言开始慢慢流利…

那时才知道,原来这种课我已经不用准备,这两年来在游戏中我每天都和这些东西打交道,所有的知识早已经被刻在了脑子里。课讲到最后我甚至轻松地和同学们开起了玩笑。

也许是母亲的基因起到了作用吧,如果继续读书,我说不定可以成为一个不错的老师。

两个星期过后,我第一次拿到了工资,到现在都还记得很清楚是2425元,靠着我这两年"玩"出来的"知识",我有了收入。

当时那种骄傲啊,哈哈,现在想想老搞笑了!

随后,事情开始一步步走向了我期许的方向发展。

我们顺利拿到了空管局飞行安全案例项目,钱不是很多,但是对我们来说,特别是我,意义是非凡的,因为最后的成品会被发往全国的空管单位。

这一年我有很多个第一次:第一份工资,第一次讲课,第一次做"演员" ,第一次拿着半途出问题的笔记本向民航总局副局长做 Presentation(讲演),第一次做大地震志愿者.....

我们和空管局培训中心达成合作关系,每年的安全案例都由我们制作,这样一来,我渐渐有了固定的收入,一开始钱不算多,但毕竟走出了第一步。

虽然已经是半个民航人,但我还是更喜欢飞行员这个职业,因为我喜欢飞机,喜欢驾驶舱里那些在外人看来头晕眼花的仪表,喜欢那厚厚的机型手册和QRH,检查单,喜欢从空中俯视大地的那种感觉。

那看似冰冷的机舱里,在我看来是充满了感情的。

这个椅子上的女孩子可能是去见远在他乡的男友,这个椅子上的男人可能急着回家和家人团聚,那个椅子上的女人可能刚刚离开她的丈夫,独自去远方工作......每一位旅客,都有她或他的家庭或事业在目的等待着。如果能有幸参与其中,把乘客们送往他们想去的地方,最后在到达出口看见情侣,亲人,夫妻团聚时的样子,我也会感觉到快乐。

不过,这种愿望在当时看起来是无法实现的。

我最多只能在航校和某航飞行训练中心模拟机上飞一飞,每一次我都告诉自己,手中这3000万美元的全动模拟机,就是梦想的最后一步.......话说回来,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摸到这种"玩具",该知足了......”

在美国当学霸

想当飞行员的梦一直在儿子心头缠绕,他想出国,想去美国,想重新回到校园。

通过艰苦卓绝的努力,他终于拿到了签证。

为了能考上美国的大学,他拼了命地学习英语,好像要疯狂地把辍学的时间全部抢回来一般。

这篇是他在申请备考美国大学前写的文章,现在看来都让我感动万分,我实在难以想象,这出自我那个辍学五年的“学渣”之手。

“到美国快一年了,这一年每天陪伴我的是SAT那3700个生僻词,是似懂非懂的数学题及看起来全对的语法和阅读。时间被分割成20分钟、25分钟的模拟考。

没有电脑,只有一部已过时的ipad,靠邻居没上锁的Wifi与所有人保持联络,还有一部除了能打电话发短信外什么都不能做的手机。

累了,我会抬起头告诉自己总有一天我会征服这片蓝天,总有一天我肩上会扛起对生命的责任....每次想到这儿,自己又充满了力量......

今年3月我拿到了美国高中文凭,抹平了在国人看起来"不光彩"的历史。……”

2011年夏,儿子在大洋彼岸重新进入校园。

儿子SAT成绩虽不算很好,但有四所大学录取了他,最后他选择了美国北达科他州大学飞行科学学院。

后来儿子告诉我,他父亲非要他学计算机等专业,混个文凭在美国呆下去就好。

他威胁他父亲说,“如果不让我学飞行,我就立马回国,继续啃老妈。”

Image

儿子入学初,他父亲提醒我,给他的学费多半会打水漂。

飞行专业分数要求相当高,76分才算及格。

我俩都怀疑他的读书能力,况且是全英课程。

不过,想想过去艰难的十年,为的不就是这一天吗?只要有能力,我会毫不犹豫支持儿子的梦想。

对于这样执拗的孩子,有兴趣才有学习的动力!

考完大学,儿子被他父亲逼着去打工,曾经娇气的儿子在炎热的休斯敦开车送外卖。

儿子曾向我求救,我告诉儿子,在美国一切行动得听你老爸的,打工能锻炼综合能力,美国孩子都这样,你也不例外!

他父亲说得对,如果儿子读不了大学,也不会饿死,锻炼基本生存能力很重要。

7月下旬,儿子独自开着老爸给他买的二手车,横穿美洲大陆,行驶2500英里,来到了不起眼的小镇大福克斯,开始了大学生活。

我们曾担心他英语听说读写会是一大难关,奇怪的是,初中差生和高中空白的儿子在美国大学念起书来,如鱼得水。

进大学后,儿子多次在电话里说:妈妈,我有使不完的劲,感觉不到累,再难的课也要得A(92分以上)。

微积分是他的弱项,考前有些担心,得了83分,过了!这是第二学年唯一的一个“B”。

如果有一门为C,就必须重修,美国大学的宽进严出,明显对儿子很管用。

儿子第一和二学年暑假没休息过一天,选了3-4门课苦读。

我多次叮嘱他注意休息,别太累,可他只希望能早些毕业,减轻我们的负担。

咦,这小子真是懂事长大了。

入学2年后,儿子凭专业课全A的成绩,在同年级里第一批通过了美国有关飞行的所有执照考试。

放单飞的第一天非常激动,儿子梦想终于长上了翅膀。

好消息接踵而来。

2013年暑期,儿子通过了飞行教员培训,希望边工作边读书减轻父母的经济负担。

9月又传来好消息,成绩优异的儿子已作为UND飞行学院的飞行教员了,他是250名教员中唯一中国籍教员。

Image

后记

雪还在下,小镇很安静!

儿子来敲门,告诉我一个好消息,他收到UND飞行学院飞行部邮件通知,升职为全职飞行考官。

他得意地说:“我继承了妈妈当老师的优良基因,他们会把快挂掉的学员让我带,学员通过考核率100%。”

多次“起死回生”让他在UND飞行学院赢得了好教员名声,儿子比妈妈强多了!

在无数辍学的孩子中,儿子能走到今天,真的无比幸运!

我感恩上天的厚待,也庆幸在儿子最困难最无助的时候,我想起了我的初心:我爱我的儿子,无论他成绩好坏,无论他是否上学,都不影响我对他的爱。

我亲爱的孩子,我只要他健康平安就够了!

(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不到24小时再传喜讯 新型战略级武器试飞
五角大楼激辩一夜,决定重新定义六代机
“最高炮房”破灭 女子每天上阵12小时累
解放军高度还原乌克兰战场
福建舰第六次“海试” 弹射舰载机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不到24小时再传喜讯 新型战略级武器试飞
五角大楼激辩一夜,决定重新定义六代机
“最高炮房”破灭 女子每天上阵12小时累
解放军高度还原乌克兰战场
福建舰第六次“海试” 弹射舰载机
沙特对KAAN战斗机很感兴趣 或一次购买100架
戴高乐航母还没到亚洲,就收到逐客令
南亚两国替中国出头 劝诫菲方不要买中导
乌军首架F-16被击落的消息已经坐实了
乌克兰生产3千“圆面包” 对抗俄军导弹
热门专题
1中美对抗2以哈战争3乌克兰战争
4美国大选5李克强猝逝6新冠疫情
7香港局势8委内瑞拉9华为
10黑心疫苗11“低端人群”12美国税改
13红黄蓝幼儿园14中共19大15郭文贵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4.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