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时事新闻 > 正文  
川普的“关税核弹”,在精准重复历史的错误
www.wforum.com | 2025-04-03 12:16:50  忘川边的但丁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真希望有人能拉住他。真但愿人类这一次运气能好一点

  各位好,今天与朋友一起出游途中,没时间写新文了,早上看到消息,美国东部时间4月2日下午4时(格林尼治标准时间20:00),川普签署行政令执行全面新对等关税政策,从4月5日起对所有进口美国商品征收至少10%的关税,并从4月9日起对一些被视为贸易“违规严重国”征收更高关税。

  白宫公布了一份大约包含100个国家在内的名单,列出了美国将对这些国家征收的关税税率。

640 (32).webp

  我看到很多媒体还在用“贸易战”来总结川普此次的作为,但事实上,川普这次的做法已经大幅超越了普通贸易战的程度,他投下的是一枚关税核弹,将彻底改变现有的世界经济秩序,而且这枚核弹一定不会如川普及其拥趸所愿,是只伤害或者重点伤害美国的“敌人”而让美国自己“重新伟大”的。恰恰相反,川普的如此蛮干,首先将重创美国自身的经济,随后将给整个世界和无数人的生活带来不可预测的未知风险。

  我决非危言耸听,不信请重读一番本文——这篇文章写于近一个月前,当时从川普的种种表态中,我就看到了他重现美国上次严重历史错误的隐忧——但胡佛总统任期内的《斯姆特-霍利关税法》尚可算作他意志不坚决的“无心之失”,而川普此次的胡来,简直是有意犯罪。

  怎么说呢?这真是个疯狂而可怕的举动,真希望有人能拉住他。真但愿人类这一次运气能好一点——因为上一次这样蛮干的美国总统,将世界拖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深渊。

  美国,至少暂时,还产生不了希特勒,

  但会产生另一种危险的政客。

640 (33).webp

  其实不仅都出身德裔,胡佛总统的生平也跟川普总统有那么几分相似。、

  确切的说,他的人生更像是川普与其副总统万斯的结合体——胡佛出生在爱荷华州,自幼双亲早丧,辗转于各家亲戚之间,虽然成绩优异,但为了凑钱上斯坦福大学,还曾经休学打过多年的零工,上演了一出与万斯酷似的19世纪版的“乡下人的悲歌”。(读懂这位“川普的于连”,你就理解了美国为何如此暴走)

  而之后胡佛的商人创业之路,其实比五次破产的川普要成功许多,他白手起家,靠帮助英国公司收购开平矿务局赚到自己人生第一桶金,随后下海单干,先后在矿业、工程业、冶金业等行当上干出业绩,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由于聪明异常、尤善于投机钻营的胡佛已经从白手起家的穷小子,变成了坐拥400万美元的大富豪。而这个时候,他才年仅四十岁。

  说这些,是为了改变很多人对胡佛的固有印象,你要知道,由于后来执政时的糟糕表现和美国媒体的口诛笔伐,胡佛总统在后世简直成为了无能政客加笨蛋的代名词。

  但人们这么说的时候其实都忘了,在40岁投身政治之前,胡佛其实时一个完美实践了所谓“美国梦”的那个年代的商业奇迹创造者。

  正因为他在商界的出奇成功,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为富且仁”的组建了国际救济委员会,帮助数十万美国人从战火骤起的欧洲回到美国,还为比利时和法国北部数百万的难民提供粮食。在1917年一战结束时,他被伍德罗·威尔逊总统任命为了美国粮食总署署长。开始跻身政界。

  任内,他基于自己的商人经验,制定了一套制定了一套与以往政治理论相悖的“分散化管理理论”,即把权力从中央政府到州到县到个人层层下放,充分调动个人与民间商业的力量,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个“胡佛模式”其实也是后来“分散化管理理论”的肇始,只不过后来胡佛名声实在太臭,大家不太提这个祖师爷而已。

  后来,政绩斐然的胡佛又被共和党的哈丁总统提拔为商业部长,在并在柯立芝总统政府任内一直做这个职位。柯立芝时代美国经历了“咆哮的二十年代”或称“柯立芝繁荣”,当时美国的经济发展一路高歌猛进。而身为商业部长的胡佛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最受赞誉。

  1928年,当胡佛接受共和党提名,竞选新一任美国总统并成功胜选的时候,《华尔街日报》按捺不住兴奋之情,打破报纸的中立原则,兴奋的写到:“美国政府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与商业打成一片。毫无疑问,胡佛是一个很有活力的商业总统,他将是美国第一个商人总统。”

  是的,川普并不是美国第一位“商人总统”,赫伯特·胡佛才是。

  美国人崇尚个人奋斗,并尊敬那些在九死一生中创业成功的商人们,这一点你看现如今的很多美国纪录片也能看到——有人询问美国铁锈带的很多“红脖子”居民,川普住在纽约,那么有钱,和你们差距那么大,你们为什么还要选他。这些受访者就直接回答:“他能在商业上获得成功,也一定能让美国重新伟大。”

  让最会经营、最有能力的商人去当总统,引领整个国家,美国整个社会是有一直中存在这样一种朴素冲动——让商人像办他们的企业一样治国么,还能治理不好吗?

  但现实的打脸很快就来了,因为胡佛上任总统的那一年,是1929年。

640 (35).webp

  回看历史,我们有时会觉得胡佛真是倒霉,1929年1月底他刚刚上任,1929年10月24日,华尔街股市就经历了“黑色星期四”,发生了史诗级的大崩盘,随后“黑色星期五”“黑色星期一”“黑色星期二”,从1929年10月开始,直到1932年胡佛结束他的倒霉任期时,整个股市居然蒸发掉了90%的市值。随之而来的就是席卷全美、乃至全球的“大萧条时代”,工厂破产、工人失业、收入骤降、通货紧缩,美国在萧条中辗转反侧,德国、日本和意大利则在连带性的萧条中走向了法西斯主义。

  那在这场史无前例的大萧条中,胡佛总统做了什么呢?

  有一个流传已久的说法,是胡佛“什么都没做”,因为他是柯立芝内阁里混出来的么,柯立芝内阁别名“扑克内阁”,言外之意就是整个内阁工作时间主要用来打扑克,联邦政府几乎不管市场,对美国经济完全采取自由放任的大撒把态度,让经济自由发展。

  诚然,出身这个内阁的商务部长胡佛,在竞选美国总统时的主要纲领,也是鼓吹自由放任政策。他其后的民主党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上任之后推行“罗斯福新政”,主要批评的也是胡佛在如此危机面前依然自由放任。

  但有趣的是,根据后世历史学者的考证,面对空前的股灾,胡佛总统的政策其实恰恰不是自由放任的,反而第一时间迅速进行强力干预。

  比如1929年10月股市崩盘后,胡佛就立刻搞了一个“巨无霸”计划。其中最重要的举动是召集福特、杜邦等他在美国商界的老相识们,参加一系列白宫会议,敦促他们“在保证不降低工资标准的情况下扩大投资”。换而言之,就是虽然经济现在萧条了,但老几位你们买我胡佛一个面子,工资不要降,还要扩大生产。

  胡佛的这个号召其实是起到效果的,据统计,从1929年到1933年,美国工人平均工资仅下降了23%,低于物价的下降水平。因此,实际工资在这段时间里还是上涨了,在主要的制造业中上涨率超过8%。而与之相比,1921年的经济萧条虽然更温和,但工资水平的下降却更迅速,涉及的人数也更多。

  此外胡佛还干了很多特别“川普”的事儿——比如萧条开始后美国本地工人找不到工作,胡佛就认为既然美国公民都没有工作了,那外来劳动力我们就不需要了,美国发生历史上首次不分种族的大规模驱离外来人口的运动。

  此外,被认为是罗斯福新政“戏眼”的以工代赈也是在胡佛任内搞起来的,胡佛在回忆录中自豪地宣称,他领导的联邦政府建设的公共工程比联邦政府在过去的30年里建设的更多,是他亲自说服各地州政府和地方政府把它们的公共工程项目扩大了15亿美元规模。著名的胡佛水坝(博尔德大坝)就是在他的力推下上马建成的。

  所以胡佛其实完全不是外界印象中那个面对经济萧条,还要坚持自己的自由放任政治理想的总统——

  准确的讲,胡佛这种人其实没有什么稳定的政治理想。

  正如《华尔街日报》给他的评价一般,胡佛是一个“商人总统”。他对政治的理解就是商业的延续,选民是股东、主顾,而作为总统的自己则是职业经理人。职业经理人的首要、甚至可以说唯一目的,就是达成股东为他定下的商业目标。所以你看胡佛执政的那四年,其政策呈现出了一种鲜明的短视、摇摆、朝令夕改、目无长远、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感觉。而所有这些措施中最为灾难的,就是《斯姆特-霍利关税法》。

  是的,“一切经济疲软的原因都在于关税不足!”这个思路并不是川普首创的,它的版权应该属于胡佛。

  或者,更确切地讲,胡佛也是从他的底层选民那里听取来的。

  美国经济在20世纪20年代末遇到了一个问题:原本欧洲在一战中被打了个稀巴烂,美国工农业品获得了非常优势的地位,但到了此时,随着欧洲工农业的强劲复苏,美国的海外市场开始被夺走,甚至国外产品开始“倒灌”入美国,与美国工农业品抢夺国内市场。

  而这其中,美国农民们又因为生产的农产品缺乏技术壁垒而受损最为严重。

  所以早在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前,刚刚上台的胡佛就为实践竞选承诺主张增加农业关税,这一年,犹他州的参议员里德·斯姆特和来自俄勒冈州的众议员威利斯·霍利推出一个以他们名字命名的关税法案,这个法案的初衷本来是帮助总统达成他美好的竞选许诺,有限提高部分农产品的进口关税,以挽救不断下滑的本国农产品价格。

  但是在大萧条、民众大量失业的背景和国民情绪下,在美国议会博弈体系下,该法案逐渐变了味道——眼看着农业州将在提高关税中获益,工业州就坐不住了,提出总统也应该提高制造业产品的关税以保护本国产品。农业州说你加我们更要加了!

  于是,一场典型的美国国会内部的“利益交换”开始了,各州的各议员,都为了本州的利益增加新的商品品类,钢铁、纺织、化工、电气……而同时又为了换得其他州得赞成票,不得不同意其他州也这样干。

  于是最终,当《斯姆特-霍利关税法》最终交到胡佛总统手上的时候,它已经成为了一份要求两千多种商品的关税,几乎对全世界经济体“宣战”的经济宣战书。

  胡佛毕竟不是川普,他没有那么疯狂,面对这份参众两院通过就等他签字的美国经济死刑判决书,他犹豫了。

  与此同时,全美政商学精英都行动起来,要总统出面制止这种经济上的“民粹主义暴行”。

  他们理由很简单:普通老百姓在经济萧条的逼迫中想要无所不用其极,国会议员们为了争取选票、讨好选民在起草法案时不顾后果。但你胡佛身为总统,你是成功商人、你还干过那么多年联邦商业部长,你要目光长远考虑大局啊。凭常识,你看不出来这个法案将会带来什么恶果么?法案一旦签署,被增加关税的那些国家,他们又不是木头人,他们当然会进行反制,届时一场席卷全球的关税战就会掀起,一战后刚刚复苏建立的国际金融商贸体系就算彻底完了。

  而你总统要好好想象,美国此前凭什么坐享“咆哮的二十年代”的“柯立芝繁荣”,还不是因为这个已经成型的国际贸易体系么?

  繁荣来源于协作,更大的协作产生更大的繁荣,而破坏协作一定造成萧条与衰退。

  于是全美1028位经济学家联合署名、递交请愿书,恳请总统不要签字。

  汽车大亨亨利·福特连夜跑到白宫,花了一整晚上劝说胡佛,说大哥,你不让我降工资我不降,让我扩大生产我扩大,可是这个倒霉法案你可万万不能签啊!

  JP摩根的首席执行官、胡佛身边最有影响力的首席经济顾问托马斯·拉蒙特在回忆录中说:“我几乎要给胡佛跪下了,请他认清自己在干什么……他会让全世界的民族主义烈火熊熊燃烧起来。”

  但这么多人劝,胡佛最后怎么选的呢?

  他最后还是把法案给签了。

  为什么?

  还是因为如《华尔街日报》所说,他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商人总统”。

  商人,尤其是无太多政治远见的商人的突出特点,就是过度拒斥长远叙事,而过度在乎眼前的实际利益。

  《斯姆特-霍利关税法》对美国乃至世界经济、政治的危害当然是显而易见的,但身为商人总统的胡佛,他做决策时当时看到并重点着眼的,是我们许多历史的后见之明者不会瞩目的短期细节——法案签署时已经到了1930年年中,美国马上要举行国会的中期选举,在经济危机已经大爆发,“千百万人必须像畜生一样活着,才能免于死亡”(出自《光荣与梦想》)的当时,胡佛这个在任总统感到自己必须出一点什么“狠招”才能告诉选民他的政府正在做事、在挽救美国经济。

  因为只有如此,中期选举中自己的党派还有可能免于遭遇惨败,进而接下来两年,他才能继续有所施为,再试图抢救一下岌岌可危的形势。

  从一个重利商人,甚至普通政客的角度讲,这个思路有问题吗?没任何问题!

  所以《斯姆特-霍利法案》很过火,签署后能挽救美国经济的可能性也很渺茫,中远期危害更是巨大,但短期收益是立竿见影的,所以胡佛必须签署它来“拼一把”,这是他多年的经商创业经验所养成的本能习惯使然——创业就要用全力,先把眼前这关过了,之后哪管洪水滔天。

  这就是创业者一般具有的精神特质。

  你可能觉得他们是疯子,但他们说,不疯魔不成活。

  今天,你在川普、马斯克这些“商人政治家”身上,其实也能看到类似的性格因素。这些性格在商人身上也许是好品质,但到了政治家身上,它们往往会带来灾难。

  《斯姆特-霍利法案》就是这样一个例子,一如经济学家们所预言的,法案一出各国纷纷开始展开报复行动。1930年,加拿大率先于16种产品上征收新关税,占美国输往加拿大商品总额的30%。之后加拿大开始寻求与英联邦的更加密切的经济联系。法国和英国亦表示抗议,并开始发展新的贸易渠道。德国则着力于建立自给自足的经济体系。美国的进口额从1929年的44亿美元骤降66%至1933年的15亿美元,而出口额则从54亿美元骤降61%至21亿美元,从此时开始,一直到罗斯福提出“民主国家的兵工厂”的口号,美国外贸经济陷入了空前的衰退期。而缺乏了外贸的助力,美国想从经济萧条的泥潭中挣扎出来,就更困难了。

  但其实《斯姆特-霍利法案》的深远影响远不仅仅在经济上,从该法案推出开始,各国纷纷效仿美国筑起高关税壁垒,英国在它的殖民地和自治领建立“英镑区”,法国则有它的“法郎区”,在各自的境内实行从原材料到商品的内部循环。

  可德国和日本这些没有殖民地和广大腹地的新型工业国呢?于是它们只能通过武力的扩张去硬抢更多地盘。和平主义、自由经济的工商派、世界公民们,在这些国家就不可能竞争的过那些高喊“民族万岁”的军国主义、法西斯主义分子。因为前一条路,已经被川普……啊不,胡佛总统的对外政策给堵死了。

  于是这些国家最终滑向了那个给世界带来灾难的深渊。

  就像托马斯·拉蒙特所预言的一样,“全世界的民族主义(其实是民粹主义)烈火,熊熊燃烧了起来。”

  其实,放这把火的,是胡佛治下的美国。只不过,最终花了巨大代价去灭这个火的,是罗斯福治下的美国。

  美国放火最终自作自受,正如最终灭火也不完全出于正义,而是因为美国作为这个世界最主要的工农业国,不可能脱离这个世界而独存。

  这就是川普之前、公认最失败的美国总统的胡佛的美国故事——

  如您所见的,胡佛不是我们刻板印象中那个愚蠢的、顽固的、无能的,面对经济萧条什么也做不了的庸俗政客,恰恰相反,他曾经是斯坦福高才、是白手起家的成功商人,是被美国保守精英寄予厚望的“首位商人总统”,是个在执政期内积极行动,试图挽救美国也挽救自己的强悍总统。

  胡佛在就职演讲中乐观的说:“我们正地取得对贫困战争决定性胜利时前夜,贫民窟将从美国彻底消失。”这话听起来没有“让美国重新伟大!”“美国正在进入黄金时代”口气那么大,但胡佛的拥趸曾经是相信他的,因为他的履历曾经是那样让人信服,“商人总统”,这个名字看上去也没什么毛病。

  可是胡佛最终成了美国(在川普之前)政绩最糟糕、最为失败的总统,这不能仅仅用“他倒霉的摊上了29年经济危机”这一句轻描淡写的话去解释。高关税、驱逐外来人口、强行干涉经济等等措施,确实也是这位总统的行为。

  而我们必须承认,着眼于短期利益和只需客户现实要求的商人,与替民众着眼于长期利益的真正政治家之间,其实是有着一道鸿沟的,成功的前者不可能轻易成为成功的后者——更何况,也不是每个商人,都像胡佛曾经的那样成功。

  孟献子曰:“畜马乘不察于鸡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大学》

  政治关乎更多人更根本的利益,所以它是一种更高端的艺术,很多商业逻辑,在其中是无效甚至负面的。

  而历史不会重演,但它总是押韵。

  百年后的今天,美国又迎来了一位“商人总统”。

  但像美国这样的超大型“世界帝国”,是不是由一个“商人总统”掌舵了就真的那么美好?

  让我们看看这次又当如何吧。

(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歼-36五天三飞!洛马终于看不下去了
惨遭出局 北京又丢大单
歼-36!是中国重新定义空战的怪物
中国罕见高调炫耀歼-16 十年生产350架
看了成飞六代机的设计细节后,西方发出赞叹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歼-36五天三飞!洛马终于看不下去了
惨遭出局 北京又丢大单
歼-36!是中国重新定义空战的怪物
中国罕见高调炫耀歼-16 十年生产350架
看了成飞六代机的设计细节后,西方发出赞叹
北约四国“退群”自保?
护卫舰退役,中国海警已经不感兴趣
穿包臀裙,拿56冲 这就是越南海关?
中国攻台惊人“利器”曝光 习近平释放危险
失踪美军在15米深沼泽里找到了 俄军松了口
热门专题
1中美对抗2以哈战争3乌克兰战争
4美国大选5李克强猝逝6新冠疫情
7香港局势8委内瑞拉9华为
10黑心疫苗11“低端人群”12美国税改
13红黄蓝幼儿园14中共19大15郭文贵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5.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