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兵器知识 > 正文  
美俄将放弃小口径步枪 中国却在引进5.45子弹发射药
www.wforum.com | 2019-02-11 18:58:52  世界军事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根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的报道,俄罗斯陆军可能在未来放弃5.45毫米口径步枪,声称将会把精力集中在7.62毫米口径上。同时美国下一代步枪的新型埋头弹,实质上也是一种变形的中口径大威力弹。

  特别根据朵英贤院士在接受采访时的披露,国内现在正在引进5.45发射药的生产线,希望借此解决困扰5.8的热散等一系列问题。这不得不引发出疑问——发展小口径步枪是不是一个错误?中国当年学了俄罗斯发展小口径,这次还要学俄罗斯放弃小口径吗?

  先说结论:发展小口径步枪本身不算错,但是做成俄罗斯5.45口径那样就是错了。中国发展5.8毫米步枪没错,错的是发展5.8通用机枪和微声冲锋枪。中国现在淘汰了7.62毫米口径,既没有没有学习俄罗斯做法的必要,也不存在学习的基础。

  军用小口径步枪最早是在越南前线打出来的产物,它的核心设计立足于两点:

  第一,尽力减小枪械的后坐力和枪口上跳,做到全自动连发时也能良好的操控,但又有最大化的威力——因为枪械的后坐力和上跳,主要取决于弹头废除枪口时的动量,也就是弹头的“质量x 速度”;而枪械的威力,主要取决于弹头的动能——“质量 x 速度平方”。这奠定了小口径设计的轻弹头、高初速思路。

  第二,利用二战后发展起来的新创伤弹道学理论,设计出击中人体后易于翻滚、破碎的效果;同时利用基础工业能力的进步,把以前一些穿甲弹才舍得用的材料、工艺下放给普通弹——比如把软钢芯换成淬火硬化钢芯。这使得新的小口径弹,在近距离上对无防护目标的杀伤效果比AK47发射的M43弹要强很多,打穿钢板一类薄目标的能力也不逊色、甚至明显优于AK47。

  相当长时间内,很多国家的枪弹研究都以谁能把口径做的更小为荣,4.x毫米成为主流研究对象,3.x毫米比比皆是,甚至2.x毫米的也都出现过。苏联在口径规划上出现了严重的错误,这与冷战期间的疯狂军备竞赛风气有很大关系——既然美国做出了5.56x45口径,苏联当然要做的更小。但是用要用小一级的口径去实现相同的作战效能,必然需要高一级、甚至不止一级的技术作为基础,而苏联并没有这个能力。

  口径缩小了,弹壳主要规格还沿用AK47的M43弹省钱(5.45x39 vs 7.62x39),发射药和枪管设计制造能力又不行(比如膛压峰值低且平均值更严重偏低);这意味着5.45口径只能发射很轻重量的弹头,才能获得较高的初速——3.43克弹头和880-900米/秒的初速组合,在全世界三大主流小口径中是最低的。

  过低的弹头重量和动能,使5.45在实际作战使用中表现并不足够理想:弹头缺乏足够的惯性克服高速飞行阻力,中远距离速度衰减太快,侵彻破坏和杀伤能力急剧衰弱;穿透较大厚度的介质(比如土、木、沙)能力非常差——总的动能本来就低,而且又是易于翻滚的不稳定设计;弹道稳定性太差,碰撞上树枝一类的东西就会出现显著的偏转。

  这使得5.45x39后来一直在实战中无法完全取代7.62x39口径。最明显的一个特征,就是经费有充足保障的俄军特种部队等精锐单位,依然大量使用老式的AKM——而它上面各种改装导轨、瞄具的价钱,远比枪本身要昂贵的多。

  和5.45枪弹相比,5.8作为步枪弹在口径的规划上要合理的多;弹头更重,动能更高,综合性能表现要强不少。就5.8x42和7.62x39来说,只要能保证同样的产品质量,前者可以在所有环境下有效的替代后者,并且更轻或者携带更多的弹药。

  另一方面,截至到目前为止,合理的成本(包括弹药单价和枪械寿命消耗)限制下;7.62x51或者7.62x54R这样的传统大威力枪弹,已经无法击穿III、IV级防弹衣了——7.62x39毫米口径则完全没有希望。而且线膛枪械受原理限制,初速已经无法增加;因此俄罗斯陆军集中精力发展7.62口径,也只能是通过技术挖潜,实现廉价弹头(主要是硬化的合金钢材质弹芯)的性能突破。

  但是防弹衣的材料技术——哪怕是最烂大街最便宜的氧化铝陶瓷,其烧结工艺等环节带来的性能提升潜力仍然显著。因此基于7.62现有口径的侵彻能力突破提升,必定是有限、而且是暂时的。因此无论是从5.8x42口径本身的性能,还是7.62x51/7.62x54R口径的潜力,中国都没有学习俄罗斯放弃小口径步枪的必要。

  这次俄罗斯口径调整的趋势,真正值得注重的,还是他们对于高性能防弹衣普及、弹药中远程穿透能力的重视。中国已经在事实上放弃了7.62x54R口径,这点和俄罗斯国情完全不同;因此俄罗斯集中精力发展7.62口径仍然不失为可以有效节约资金成本的权宜之计,但如果中国也跟着去捡起7.62口径,那便毫无可取之处,必将得不偿失。

  以国内现阶段的枪械/弹药研制能力来看,保留5.8口径的步枪,开发新的8.6口径的通用机枪,让12.7毫米机枪回归正常的重型化状态;实现可靠稳定的三级火力衔接,才是真正靠谱的做法。

(1)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巴铁向印军猛烈开火 中式装备亮了
美航母在中东遇袭 英法德俄失声
中国29个重型合成旅 但“土豪旅”只有7个?
俄乌战争提醒了中国:8000辆59式坦克不能丢
以色列插手、歼-10C升空 南亚局势异变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巴铁向印军猛烈开火 中式装备亮了
美航母在中东遇袭 英法德俄失声
中国29个重型合成旅 但“土豪旅”只有7个?
俄乌战争提醒了中国:8000辆59式坦克不能丢
越南野心与耐性 特殊军舰领先中国数年
以色列插手、歼-10C升空 南亚局势异变
中国高官傻眼 美国要向中国模式靠拢
忘恩负义?非洲小国强行扣押中国企业家
日本雪墙上惊现6个中文大字 网友:超级丢脸
挂上PL15E “枭龙”足以打破印巴空中平衡?
热门专题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5.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