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兵器知识 > 正文  
名不副实的苏-57
www.wforum.com | 2024-12-07 21:07:46  阿隆随录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2017年8月11日,在庆祝俄罗斯空军成立105周年之际,空天军总司令邦达列夫上将在接受俄国防部红星台采访时首度证实,闹得沸沸扬扬的未来前线航空兵系统(PAK-FA)——T-50终于获得制式代号苏-57。

俄联合飞机制造集团公司(OAK)总裁斯柳萨里表示,国防部首批订货为12架,2019年列装部队。结合之前俄国防部长绍伊古的谈话称必须在2019年装备五代机,苏-57成为俄空天军制式装备已是板上钉钉。

俄航空工业复兴的标志

邦达列夫表示,俄空天军在2017年“航空飞镖”项目上和中国空军打成4:4的平局,虽然与他之前要求的大获全胜相差甚大,但受到苏-57即将列装的鼓舞,邦达列夫神采飞扬地表示:“像我们专业的战斗飞行员都觉得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飞机,该机在测试中表现出无以伦比的性能,而且我们知道,苏-57正进行服役前的最后阶段测试。也就是说,飞机已基本达到战斗状态,批量生产准备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俄罗斯人把苏-57当作挤进“五代机俱乐部”的标志,目前世界上仅有美国、中国研制并装备真正意义上的五代机(中国称“四代机”)。俄航空工业的技术创新经历了苏-27和米格-29高潮后陷入“吃老本”状态,迟迟拿不出五代机,苏-57因此被看成俄航空工业复兴的标志。美国“战略之页”网站认为,苏-57歼击机的研制已然拖期严重,要知道在首架试验机2010年1月首飞后,俄国防部预定计划是制造6架试验机,2015年订购首批60架量产机,可是研发工作屡屡遇到问题,反复对飞机实施艰难的修形。在此过程中,可急坏了一位“第三者”,那就是印度,因为该国在俄罗斯竭力游说下,同意共同参与这款由俄方主导设计的五代机,而且新德里计划购买250架,单机采购价格约为1亿美元,可随着工程日期的拉长,尤其俄方拒绝与印方分享关键技术和设计源代码,导致越来越多的印度人开始怀疑自己是否掉进了“陷阱”,最新消息是新德里对苏-57的需求量已减至200架。 自从苏-57战机完成首飞以来,俄印做了大量修补工作。

虽说苏-57是俄罗斯现有的隐形性能最好的战机,但其隐形效果与美国F-22、F-35战斗机甚至B-2轰炸机相比仍有不小差距。在多数场合,俄罗斯人更强调苏-57的机动性,而掏了钱却没有决策权的印度伙伴则希望提高战机隐形性能,并坚持在原来单座机之外再衍生出双座机。据印度Zee新闻电视台披露,事实还证明,鉴于俄制航空电子设备很难达到理想状态,让苏-57在对抗F-22或F-35战机时处于不利地位,后两款战机很可能在不被发现的情况下进行远距离探测和打击,这些问题显然是令苏-57研发拖延多年的主要原因。 

能压制美国的F-35?

自从2010年1月完成首飞以后,苏-57一直在“傲视群雄”与“名不副实”的两种观点交锋中艰难前行。俄罗斯《起飞》杂志主编安德烈·福明透露,苏-57的空重达到17吨,最大起飞重量为34吨,而著名的苏-27歼击机最大起飞重量才33吨,苏-57比苏-27具有更远的航程和更凶狠的打击能力。俄罗斯《商业咨询日报》声称,苏-57率先采用了先进的碳纤维聚合物,单位重量比铝和钛轻一半,且更加坚固,这种材料使用率占飞机的70%,因此使飞机的推重比大大提升,同时也使飞机大大地降低被雷达、红外设备和目视发现的可能性。更重要的是,该机具备隐形和超音速巡航能力,最高时速可达2 100千米,最大航程为5 500千米。OAK总裁斯柳萨里承诺,苏-57的机体寿命可以达到6 000飞行小时,其发动机可以良好运转4 000小时。他还承诺,这种歼击机采用世界一流的航空电子设备和非常人性化的驾驶座舱,采用许多助推器和遥控自动驾驶仪,从而使其较本来就很灵活的苏-27具有更强的机动性能。

作为歼击机的核心技术,雷达好坏决定着战机性能,而相控阵雷达号称“战机望远镜”,没有它,歼击机都不好意思“到21世纪战场上混”。在各国先进战机中,以雷达为主的航电系统占总成本的70%左右。据霍米罗夫仪器制造研究所(NIIP)总设计师尤里·贝里透露,苏-57机载雷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包括NO36-1-01型X波段主火控雷达、NO36B-1-01型X波段侧视雷达以及NO36L-1-01型L波段襟翼雷达,它们各司其职,为飞机提供全向的态势感知能力,而且由NO36UVS型计算机统一进行信息处理,共同服从于Sh-121自动化指挥控制系统。其中,最受瞩目的是NO36-1-01雷达,其天线集成的T/R组件约为1500余个,最大探测距离达350~400千米,平均雷达功率和峰值功率分别为2千瓦和10千瓦。

据参加过苏-57研制的一位OAK官员表示,这一战机首先能压制美国的F-35,“可以透露的是,苏-57在一系列性能上远远优于国外同型战机,特别是在机动性和人工智能方面足以让对手感到震惊”。与此同时,俄罗斯为苏-57准备的一系列机载武器也威力惊人,尤其是配套研制的K-172超远程空空导弹,该导弹尾端加装有一个1.4米长的冲压火箭助推段,使飞行速度达到3倍音速以上,使被攻击方的反应时间大大缩短,理论上予以拦截的几率急剧减少,同时长达6米多的K-172导弹也携带足够多的燃料,可以进行300千米外的打击,正所谓“一寸长,一寸强”,苏-57完全有可能先于F-35等对手实施攻击。

实际上,苏-57并不以美国最高级的F-22战斗机为直接竞争对手,因为后者根本不能出口。俄罗斯专家相信,如果苏-57的机动性和先进电子设备能够得到保证,这种歼击机的性能将超出F-22以外的其他所有战机。俄罗斯《国家之翼》杂志甚至为国内外客户算了一笔账:一旦形成生产规模,苏-57单价会超出标准型苏-30MKI歼击机(苏-27的现代化版)50%,将达到8000万美元左右(基准型的价格,具备全部功能的歼击机价格至少再提50%),这比美国最高配置的F-35战斗机价格仍低了不少,况且重量更大而且是双发动机布局的苏-57更适合幅员辽阔的国家购买,正所谓“一架顶十架”。

图片

“砸扁”的苏-27?

有人说,关于隐形机的争议,这些年先是集中在美国的F-35,如今随着苏-57明确要服役,争论的矛头开始向它转移,原因无他,就因为该机无论设计还是宣传,都以“标准五代机”自居,而且明确要对外出口,显然这就涉及许多国家切身的安全利益,毕竟花大价钱买来的飞机能否一战,干系实在太大了。

从2010年苏-57刚一露面,大家就怀疑血统不正,因为不像美国F-22和中国歼-20隐形机那样特立独行,看上去就是“砸扁”的苏-27。虽然采用外倾式垂尾和可动边条,使外观与苏-27有点差异,但总体上,苏-57的机体结构是根据苏-27开发的,没有完全按照五代机必备的“4S”性能指标进行彻底地全新设计。

所谓“4S”,系指隐形(Stealth)、超音速巡航(supersonic)、超视距感知(superior-sensor)和超机动(Super-agility),目前唯一完全具备“4S”功能的只有F-22。但必须说明的是,五代机与之前战机最大的区别是隐形性能,各国现役主力战机在这个方面无法通过技术改进来实现,而苏-57恰恰在隐形方面缺口最大。苏-57的发动机布局和苏-27一样,均为机身下悬吊方案,采用机腹下双进气道,这种布局的优点是继承性强,利于简化设计难度,缩短开发周期,但同时导致了最大的隐患——进气道与发动机直通,发动机风扇叶片缺乏遮蔽,高速运转的叶片形成强烈的雷达反射源,很难实现有效的前半球隐形。空战中,双方飞机开始接近时,都是机头对准对方,这个方向的隐形能力差,就难以在空战中先敌发现和进攻。

再看机载武器。同样为了隐形,消除机载导弹形成的放射源,别国五代机的空空导弹全都采用弹舱式内挂载方案,使用时快速打开舱门,发射完毕迅速关上。而沿用苏-27机身的苏-57就有麻烦了,苏-27的升力体式机身为追求较好的气动效果,中部截面设计得很薄,而苏-57继承这一设计后,导致机身纵向和横向尺寸最大的机腹部无法设置大型弹舱,反观美国F-22和中国歼-20均采用双发机身两侧布局,机身中部挪出足够空间设置大弹舱,不仅能容纳现有导弹,也为今后挂载更大尺寸的超远程空空导弹提供了便利。

事实上,苏-57的机腹弹舱纵向尺度看似不小,但受机身悬吊发动机的压缩,弹舱横向高度太低,加上纵梁、弹舱开闭机构、导弹挂架等无法省略的装置,苏-57的弹舱有多少可用空间令人怀疑。由于苏-57在试飞过程中从未公开过机腹弹舱真相,其可用性令人怀疑,甚至有人称苏-57只能在机腹挂两枚中距空空导弹,这和典型五代机携带6枚中距导弹相比相距甚远,这意味着苏-57每一战斗架次只能中距拦截一个空中目标(用两枚导弹拦截),战斗效能不佳。

至于超视距拦截和超机动性等性能,以苏-35为代表的俄制“4++代”飞机表现得较为突出,苏-57不会更差。但对于超机动,美军有个笑话,意思是教员问学员为什么要与敌机近距离格斗,学员回答因为座机有超机动性能,教员嘲笑说:“错,是因为你傻!”实际上,五代机最有价值的地方就是隐形能力,这造成空战中的“单方透明”和“主动进攻”优势。根据在叙利亚作战的美军F-22战机飞行员的说法,他们经常用隐形性能监控驻叙俄军的苏-35歼击机的行动,苏-35往往没有发现附近的F-22,其超机动性能在没有探测到对方时没有用武之地,这就是隐形的巨大优势和先决条件。

苏-57的空空武器性能也值得怀疑。近年来,中国展示“霹雳”10格斗导弹和“霹雳”15超远距空空导弹,极大丰富了隐形机的武器库。结合歼-20良好的正面隐形性能和先进预警机的远程空域监控能力,中国空军获得“先敌发现”“先敌攻击”以及“打完就跑”的战术优势。而俄方提出K-77-1和K-37等远距空空导弹的方案,但没有见到任何可供苏-57歼击机使用的迹象。

更有意思的是,苏-57的首飞时间是2010年,计划2019年服役。中国歼-20是2011年首飞,2016~2017年服役,从试飞到列装的时间比苏-57要短。2017年庆祝建军90周年的朱日和沙场大阅兵,歼-20至少出现5架。从总体性能看,苏-57没有摆脱苏-27的窠臼,且开发时间长,配套武器装备未能及时在现役歼击机上得到前期验证,所以该机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五代机,只不过是披着五代机壳子的“4++代”飞机。

(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窥视习的位子?他不再低调
上强度了,054A罕见直接拦截菲船只
不寻常 习孤零零独坐正中间特大书桌上
华为Mate 70麒麟处理器惊现4神秘数字
李显龙提到“中国下一代领导人”被热议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窥视习的位子?他不再低调
上强度了,054A罕见直接拦截菲船只
不寻常 习孤零零独坐正中间特大书桌上
华为Mate 70麒麟处理器惊现4神秘数字
李显龙提到“中国下一代领导人”被热议
中国新型核潜艇问世 从160分贝到100分贝
苗华惹恼彭丽媛 中央军委要动大手术
俄军舰队访华暴露中俄海军差距
以色情内容著称,中国突然解禁这家平台
中媒:印度比最坏的预想还要坏
热门专题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4.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