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兵器知识 > 正文  
苏联490工程坦克 被抛弃的T-14前身?
www.wforum.com | 2025-02-19 20:53:49  军武次位面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上世纪80年代初期,苏联哈尔科夫设计局曾设计过一型非常强悍的坦克,名为490工程。该工程只造了两台样车,一台490原版和一台改进型490A,随后整个项目被宣告放弃。490A是一款典型的“六边形战士”坦克,在各大基础性能上不仅非常均衡,而且极为强悍。就算是把这台坦克放在现在,与许多国家装备的主战坦克相比也毫不逊色。由于采用了模块化舱室+隔离设计,它也被认为是把制造军舰的技术移植到了坦克身上,而且根治了苏系坦克的“飞头症”。在那个年代,这样的设计无疑具有前瞻性。那么如此强悍的坦克,最终为何会没有定型量产?

图片

▲490A工程,图片来源:网络

原因无他:490工程的制造难度实在是太大了,而且极致的性能,意味着它的造价也高的惊人。490工程的强悍和昂贵,都和它的设计有关系。490工程诞生前的上世纪70年代末,苏联就通过间谍活动获知美国正在研究新型的坦克,也就是后来的M1“艾布拉姆斯”。

苏联情报人员获知,它可以使用贫铀穿甲弹,这种穿甲弹的威力是所有苏联现役坦克都无法抵挡的。1980年美军的M1开始服役,1984年,苏联在内部召开了一次会议,讨论是否应该研发新型的坦克来应对这种威胁。这个新项目被确定下来后,火炮口径是一个比较大的争论焦点。

图片

▲490工程整体分舱设计示意图,图片来源:网络

当时备选的几个方案主要是125毫米,130毫米,140毫米。490工程最初选择的是125毫米,但是苏联火箭总局的研究负责人之一利特维年科将军认为,152毫米口径的2A73加农炮才是最合适的选择。2A73这门炮的技术一直没有丢,它是后来俄罗斯为T-14开发152毫米炮的技术基础。而在当时,152毫米的2A73几乎可以毫无压力的击穿西方任何坦克,性能完全是过剩的。

苏联制造过不少152毫米口径主炮的坦克,甚至在后来的90年代还尝试过292工程。因此152毫米口径火炮本身不是问题,但如果采用传统构型,则意味着炮塔内已经几乎没有任何空间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490A工程(152毫米口径的490工程)就必须在设计层面上有所突破。

图片

▲490A工程,图片来源:网络

490工程,也就是125毫米版本的坦克在最初设计时就决定采用模块化舱式设计,最大程度提高乘员的生存能力和坦克的防护性。最初490工程设计了5个隔离舱,1号为燃料舱,2号为发动机和传动系统舱,3号主武器舱,4号自动装弹机舱,5号人员舱。燃料舱被放在最前面,即使被击中,也只会让坦克损失一部分燃油而非全部。

一般情况下,其防护等级相当于700到1000千毫米的均质装甲,这还是没有安装额外的附加装甲的情况下。另外装弹机舱和与乘员舱完全分离,几乎是彻底治好了苏系坦克的“飞头”问题,因为490工程的每个模块化舱室都由厚重的钢板隔开,厚度约20毫米,舱底安装了“泄压板”,弹药殉爆后也很难炸飞炮塔。

图片

▲490A工程2台4TD发动机分置示意图,图片来源:网络

490工程初期型号由2台4TD发动机推动,两台发动机总共可以产生2000马力的总动力可以让490工程以最快75公里每小时的速度狂奔。这两台发动机被放置在不同的隔舱里,推动不同的隔断式履带。其中的一台发动机推动前履带,它共有两个负重轮。后一台发动机的驱动后履带系统,总共有4个负重轮。

与4TD发动机配合的变速箱经过了特种设计,所以坦克不管是前进还是倒退,发动机都能以全功率输出,这意味着490工程的前进和倒车可以一样快。而且就算是有一台发动机被打爆了,也不会让坦克彻底失去动力。剩下的一台发动机同样可以推动坦克,只是速度会稍慢一些。由于有4条履带,折损1到2台履带对490工程来说也不是大问题,只要他们不在同一侧即可。

图片

▲490和490A工程设计图,图片来源:网络

490工程一开始就把武器舱,也就是承载火炮的炮塔单独拎了出来,放在独立的舱室里,这就为后期的改进提供了可能。为了进一步提高坦克的防护能力,并承载152毫米口径火炮,490A工程经过反复讨论之后,决定将首上装甲的倾斜程度和防护面积进一步扩大。设计图中的第二幅图为其中的一个过渡方案,第三幅图则是1991年莫洛佐夫在去世之前公布的490A的最后一版设计,也基本上就是如今各种490A工程CG图的参考来源。490A工程还扩大了装弹机舱,因为一发152毫米炮弹的长度大约为1400毫米。扩大后的舱室可以容纳32发弹药,所有的炮弹都被垂直放置在装弹机的传送带上,弹药会沿着垂直轴移动。

490A工程的主炮两侧,还有2台7.62毫米型TKB-666机枪,乘员舱的上部可以选择性的安装一台30毫米机炮。另外490工程所使用的的装甲已经是符合装甲了,它由钢板、橡胶填充物以及陶瓷构成。

图片

▲490A工程的实验型底盘,图片来源:网络

以今天的眼光来看,490工程其实融合了当时很多“怪异”坦克的特征。比如瑞典的Strv-103。Strv-103的车身非常低矮,正面抗打击能力非常强。但是由于固定炮塔设计,坦克火炮的俯仰角就需要完全取决于悬挂系统。Strv-103的侧面抗打击能力也非常薄弱,而且一旦履带被击中发生断裂以后就将彻底失去行动能力。

490工程吸纳的是Strv-103强悍的正面抗穿设计,但是在炮塔设计上则完全不同。独立的炮塔让坦克更加灵活,可以应付更多的威胁,也更加符合苏联军队对于坦克的要求。490A工程还彻底改革了苏系坦克的不舒适,这一点恐怕挑剔的英国人都很难找得出毛病。因为490A工程有三防标准,是为可能的核战争设计的,因此成员舱里有空调,底部的逃生舱还可以当马桶使用,非常人性化。

图片

▲490A工程,图片来源:网络

总的来说,490工程以及490A工程的性能简直无与伦比,但它最终依然没有能成为苏联军队中的一款量产型坦克。和大多数苏联没有量产的坦克一样,他们的问题都集中在了资金和制造难度的问题上。另外,490A工程的正面装甲强度。如果在安上反应装甲,即使放给现在的主战坦克也打不穿。但由于发动机中置,意味着发动机的更换和维修全部都要从车底进行。舱室之间的20毫米装甲板如果被焊死,意味着相互之间是永远被隔绝的,根本无法维修。因此理论上这些舱门不会被彻底封死,但是更换发动机还是基本意味着得把车底给卸下来,包括自动装弹机的维护维修也得拆车底,麻烦程度显而易见。

490工程系列很遗憾的只制造了两台试验车,但是490A工程的尝试,为477工程的成功奠定了基础。477工程同样使用152毫米火炮,但它的构型相对来说就更为传统了,没有了复杂的隔板设计,维护也更加方便。477工程本有机会量产,但是又碰上了苏联解体,在1993年时被俄罗斯放弃。不过不管是477工程也好还是更早的490工程也好,这些坦克全都可以被认为是T-14的前身。T-14未来换装152毫米火炮后,就算是真的带着前辈的光环继续前进了。

(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俄军有制空权有朝军:为何无法收复库尔斯克
和中国815A舰偶遇不久 美舰载机发生不明故
惊人突破即将到来
屡遭美俄围堵! 为何不敢把图-160卖给中国?
全面复盘俄乌三年冲突 战争模式真变了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俄军有制空权有朝军:为何无法收复库尔斯克
和中国815A舰偶遇不久 美舰载机发生不明故
惊人突破即将到来
屡遭美俄围堵! 为何不敢把图-160卖给中国?
全面复盘俄乌三年冲突 战争模式真变了
歼20只能“踹门一脚”?
翻脸了? 俄媒开骂中共背叛
中国第四艘航母卫星照流出 超越美国?
越南,难道真是越南?
中美俄巴厘岛军演,火药味变人情味?
热门专题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5.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