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图文) 中国护航战舰舰配山西制柴油机 支撑4个月不靠岸 | |
www.wforum.com | 2009-05-04 10:11:02 世界军事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
![]() |
![]() |
|
|
|
4月28日,首批护航编队在三亚军港码头靠港。新华社记者 朱鸿亮 摄 4月28日,我们在获悉这个令人激动的消息后,走进山西柴油机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山柴公司),采访了这个颇有几分神秘的军工企业。 骄傲,是我们造出护航 “动力芯” 亚丁湾是印度洋也门与索马里之间的一片水域,气候炎热,环境复杂,条件恶劣。去年12月6日,我海军从海南三亚亚龙湾起航抵达。这是我海军建军以来第一次奔赴远海执行护航任务。这一壮举,刷新了我海军舰艇编队连续航行时间、航行里程的纪录。4个月后,首批护航编队凯旋,在亚龙湾举行了隆重的凯旋仪式。为数不多的应邀出席嘉宾中,就有山柴公司总经理马京夫。 当我们赶到山柴公司采访时,正在凯旋仪式现场的马京夫与我们连线,愉快地接受了采访。他说,返航舰艇舰况良好。专家认为两艘“英雄舰艇”远征4个月之久,返航后并未送入船坞,证明一切正常。 在亚丁湾执行护航任务的“武汉”号驱逐舰 此前,4月23日,在青岛举行的多国海军海上阅兵活动中,作为我海军重要的动力装备生产企业,山柴公司为我海军受阅装备提供了动力装备,并全部经受考验过关。 骄傲,是我们给了舰艇“中国心” 采访中,记者感受特别深的是,山柴公司是在企业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完成了由“陆”向“海”的跨越,并为我海军动力装备国产化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上世纪90年代前后,由于市场萎缩,山柴公司一度经营乏力,难以立足。困难中,他们拓宽发展领域,加大科研创新,大胆地涉足海军装备生产并致力于海军装备的国产化。 执行护航任务的“武汉”号驱逐舰 从一张外文图纸到形成自己的产品,是一个十分艰难的过程。首先需要对技术图纸消化吸收,然后在吃透技术的基础上,测绘研仿,形成部件,并对部件的质量稳定性和性能可靠性逐一提高。比如喷油泵,作为整机的心脏,他们就是在没有图纸的情况下,凭仅可借鉴的外观安装尺寸啃下这块硬骨头的。 海军装备中,动力是“心脏”。要求最高,考验也最严格。2006年,山柴公司生产的海军动力装备投入使用后,首次经受了洲际远航的考验。此次亚丁湾护航和海军阅兵活动,是山柴公司优良动力装备的再次展现。 经过多年自主创新,目前山柴公司引进的柴油机系列国产化率均达到90%以上。去年形成的三大系列产品,销售总收入达到9亿元,是10年前的近9倍。(作者:徐补生 尚慧辉) |
|
|
|
![]() |
![]() |
相关新闻 |
![]() |
![]() |
朝鲜特种兵杀红眼 机器人军团与钢铁巨人对 |
![]() |
泽连斯基摊牌了,提出停战“底线” |
![]() |
美国军机在莫斯科落地 整个欧洲都傻眼了 |
![]() |
边境炮声成最佳广告?中国战机拿下关键盟友 |
![]() |
中国第4艘航母照片疑曝光 吨位打趴美国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