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6年珠海航展上的惊鸿一瞥,到今年朱日和沙场阅兵场上,首次以三机编队的形式接受检阅,歼20在公众间的关注热度,一直不减。
近日,国防部发言人吴谦宣布,中国的隐形战斗机歼20已经正式列装部队了,这意味着中国空军正式跨过了“四代机”门槛。
“四代机”门槛有多重要?跟美国F22/F35战机有何差别?
以我国国产车发展历程为例,早先我们的国产车性能不太优,比不上国外的豪车,但真要在市内跑起来,其实差距也不是太大。最关键一点,这是坐在汽车里了,不再像以前在风雨里蹬三轮了。
歼20跟美国的F22/F35相比,也是这个道理。两者可能还有差距,但这是汽车跟汽车之间的差别,再也不是汽车跟三轮车之间的差别了。
当然,作比较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实战能力。歼20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依据自己军事战略需求,来确定未来战争形式。换句话说,中国空军终于到了“想打什么战争造什么武器”的阶段了。
一般来说,按照欧美国家的标准,第四代战斗机大约要符合:超机动性,超音速巡航,隐身性和至强战场感知能力。一言以蔽之:这架飞机不能光隐形,还得飞得够灵活,够快;再打个比方,它不是一个仅仅依靠自己眼睛和手脚的战士,而是一个有着百眼百手的巨人,只不过,出现的时候以一组手眼出现。
从这个技术标准来看,四代机所取得的技术突破,必将改变未来空战的模式。许多流行了100多年的传统空战看家本领,很可能成为昨日黄花。如果拿着现在各国空军的主力三代机去跟它硬碰硬,最后恐怕只有被吊打的份。
想造“第四代战斗机” 需要三个条
新技术的突破,总是让人感到振奋。但如此强大的第四代战斗机,却不是轻易就能造得出来的。
强大的国力必然是第一基础,此外,足够先进的科研能力,以及契合自主的国家军事战略都缺一不可。环顾世界,真正有能力研发隐形战斗机的国家,屈指可数。
目前,美国有两款投入现役的隐形战斗机,一个是最新服役的F35,一个是10多年前就开始服役的F22。
俄罗斯虽然早就公布了苏霍伊设计局的T50验证机,但却始终“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一口气拖了十几年,也没见太明显的改进。
至于欧洲各国,虽然早前有了四五种隐形战斗机研发项目,但是在美国启动F35项目之后,纷纷无疾而终。
日本在隐形战斗机上没少下气力,不光去买了英国半途下马的隐形战机项目,还在去年搞出来了一个“心神”验证机。但效果不值得评价。
除了美国之外,各国的隐形战机之路为什么如此波折,不外是缺少了上面说过的三个条件。
歼20对中国的意义到底在哪里?
作为一个有着自己价值观的大国,从本质上来说,中国在国际格局中贯彻自己国家意志,必须依靠强大的经济和政治实力。如果不想在价值观上屈从于人,那么就必须有足够的手段来维护之,军事力量显然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事实上,海湾战争以来的历次局部战争,都告诉我们,现代化战争中,强大的空军可以起到决定性作用。
目前国际关系格局之下,不想看见中国坚持自己独特价值观的国家,不在少数。对这些国家来说,他们注定不可能帮助中国。当然理解并且愿意提供帮助的人,也不是没有,只是目前他们基本处于有心无力的状态。所以中国必须建设一支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空军,在这一方面,只能靠自己。
所以说,中国自主研发制造的第四代战斗机歼20的出现明确标志着,中国空军真正开始了从“国土防空”向“攻防兼备”转型的步伐,这也是中国综合国力具体物化的标志之一。
当然,质疑的声音同样存在。从它开始出现在在一小部分军迷的视线中的时候,不少人就一边称呼它为“黑丝带”(机体黑色,四代机的谐音),质疑它是否够得上前面提到的那四个标准。公允地说,这些质疑有一定道理,但也不必过于纠结。
从现实的角度来看,未来它还有相当的改进空间,但最终彻底实现“四代”标准应当不是难事。最重要的是,目前的歼20足以满足我们在一定范围内的需求。
从技术上来看,目前歼20虽然正式列装了,但如果严格按照那四个标准来看,还有许多的不足。比如在隐身性方面,就存在不少争论。仅仅从形体角度观察,为了迁就发动机的安装,尾部雷达的可视性,就明显不如美国的两款。此外,老短板发动机又一次拖了后腿。当然,这有历史因素,初期的歼20原型机使用了俄制发动机,而且无法实现超音速巡航功能。
但能够实现“战场感知能力”的航电设备,目前表现很不错。不过我们也得想到,仅仅靠飞机的电子设备硬件达标,这是远远不够的。
为了确保战机的强大感知能力,除了战机本身的机载相控阵雷达要足够强大之外,还要有相应的预警机、卫星通讯链路、地面雷达等装备。在强大的指挥自动化系统协调之下,通过高速和强加密、抗干扰的数据链接融为一体。在这方面,我们仍然需要通过科研和训练逐渐去试验和摸索。
我国隐形战斗机开发定能不断登上新台阶
但是不管怎么说,歼20 的强大是一个事实。局部指标的不足,暂时可以通过合理的使用和战术,甚至发挥整个系统的长处去填补短处。
俄罗斯的T50隐身性明显不如其他四代机,但他们不是很介意。因为今天俄罗斯第一要务是国土防空问题,T50的作战环境是在强大的地面反隐身雷达支持下的。所以,在权衡是保“隐身性”还是保“机动性”时候,俄罗斯人毅然选择了后者。
不光是俄罗斯,美国也是这么做的。拿F22和F35来说,F22开发时间较早,但它的一些单项指标比F35还高出若干。比如F22当真可以做到超音速巡航,而F35却做不到,这也是技术权衡的选择。
撇开所谓“高低搭配”不谈,由于F22服役较早,所以在“战场感知能力”这个最为关键的环节上,不如F35。也正因为如此,F35可以用先进的航电设备更早的发现敌人。如果对F35辅以更加先进的头盔瞄准具和大离轴导弹等,就更容易锁定目标,作战效能可能反而高于F22。
如果我们继续努力,让歼20真的实现超音速巡航,拥有矢量喷口发动机等,那在机动性能上跟F22一较高下,在“战场感知能力”上跟F35一较高下,也并非难事。毕竟作为一款新开发的战斗机,歼20在某些地方的“余量”是早就留出来了的。
近日刚刚传出了歼20有了使用国产发动机的型号,并且尾喷口开始出现了隐形处理的特征。在未来中国新的涡扇发动机投入使用后,相信歼20的性能还有上台阶的空间。
回到国产车的例子,早年我们的国产车性能、外形都不行,但是经过二三十年的努力,不光外形像回事了,性能也逐渐上来了。相信,我国隐形战斗机的研发也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