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1世纪,中国海军的发展步入快车道,实力早已今非昔比,不仅仅航母、驱逐舰和核潜艇等主战装备的更新速很多国家都无法比肩,而且在技术上也获得巨大的飞跃。在全球海军的排名上,一些国内外的专家开始将我国海军列入世界第二的地位。但实际上是这样吗?对于这个问题,应该客观的看待。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苏联海军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二。而随着冷战结束,俄罗斯海军的实力一落千丈。尤其是近年来,乌克兰拒绝再提供发动机,造成远洋护卫舰无法继续建造下去,俄罗斯海军现代化建设的步履蹒跚。而且根据权威的统计数字,俄罗斯海军手里面的家伙也非常难看。
在衡量一支海军的实力时,舰艇平均年龄是个很重要的标准。一般情况下认为,舰艇平均年龄维持在25年以下,海军处于健康发展的水平,而如果超过这个界限,那么就会出现很多问题,甚至酿成惨重事故,更不用说维持强有力的战备了。现在,俄罗斯海军的舰艇平均年龄已经达到25.3岁,服役时间10年以下的主战舰艇数量仅占17%。如果以排水量作为衡量标准,那么仅有11%的舰艇算是比较现代化的。
然而如果不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得出的结论将是不客观乃至是荒谬的。实际上,俄罗斯在未来10年的作战能力非但不会受到削弱,反而会得到巨大的提升,并且牢牢占据住全球第二海军的交椅。总的来说,可以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濒海作战舰艇数量将大幅增加,而且将成为俄罗斯海军中的当家水面作战舰艇,作战能力得到提升。目前,俄罗斯海军正在建造的此类舰艇包括2种潜艇和5种濒海作战舰艇。两种潜艇是677型和636.3型,濒海作战舰艇全部属于轻型护卫舰的类别,包括20380型、20385型、22800型、21631型和22160型,其总数将达到数十艘之多。
这些潜艇和水面作战舰艇主要用于在距离俄罗斯本土500海里的水域作战,虽然从吨位来说小了很多,但实用性则大大增强。它们的主要作用有两个方面:第一个作为反介入/区域拒止体系的组成部分,配备陆基平台和空军的作战飞机抵御北约常规平台的攻击;第二个方面是携带3M-14巡航导弹,对周边国家实施威慑。
俄罗斯海军的3M-14巡航导弹射程为1500~2500千米,携带它的小型作战舰艇即便是前出500海里的距离,其打击范围也会是非常可观的。由于俄罗斯的国土幅员辽阔且呈狭长布局,地跨欧亚,在多个方向都拥有出海口,这些小型舰艇甚至在家门口,就能够实现对周边地区的威慑,比如波罗的海、黑海、里海和日本海附近的很多国家,都处于它们的打击距离之内,可扼住亚欧大陆世界岛之要冲。尤其是近年来,俄罗斯在强化叙利亚的塔尔图斯基地,濒海作战舰艇对地中海和中东地区的威慑能力也会得到增强。
但另一方面也应当注意,俄罗斯海军的这种思路也是没有办法复制的,比如像美国,要实现对亚欧大陆持续投送影响力,就必须远涉重洋,派出一支支强大的航母战斗群。中国海军也一样,只有东面才临海,而要想在遥远的海域施加影响,没有一支强大的远洋舰队,根本没有办法实现。
尽管濒海作战舰艇没有“光荣”级巡洋舰、“现代”级驱逐舰和“无畏”级驱逐舰那样身姿宏伟,也无法进行远洋舰队决战,但它们的实用性却远远超越这些冷战遗留下来的老古董。尤其是如果3M-14巡航导弹配备核弹头,这些濒海作战舰艇可以形成更强大的威慑力,而三种老旧的大型舰艇实施对陆攻击的手段则仅仅是舰炮的轰击。不过,俄罗斯也充分发挥老舰的余热,一艘“基洛夫”级巡洋舰正在接受改装,能携带大量的3M-14巡航导弹,届时将成为名副其实的“武库舰”。
未来十年内,俄罗斯海军将接收5艘“北风之神”级弹道导弹核潜艇(955A型)、6艘“亚森”级攻击型核潜艇(885M)、4艘“拉达”级潜艇、6艘“基洛”级潜艇,水下力量的现代化水平得到极大的增加。尤其是“北风之神”级弹道导弹核潜艇的更新换代完毕,这样的潜艇,一艘就能打垮一个国家,俄罗斯的战略威慑能力将趋于稳定。在这个前提之下,任何试图挑战其本土的行为都将招致灾难性的反击。
尽管对于一流海军而言,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远洋水面作战舰艇力量是必不可少的。对于俄罗斯而言,在总体和平的当今世界,两个大国间远海舰队决战发生的可能性极小,其存在意义大于实用意义。因此,专注于濒海作战舰艇和核威慑能力,同苏联时期什么都想要与美国平起平坐相比,这更加实际,也更加精明。
综上所述,尽管俄罗斯海军在大型水面作战舰艇上可能会远远不及中美英印等国家,但其实从态势上来看,这些国家中的任何一个都没办法小觑它。只要扼住亚欧世界岛的要冲区域,并拥有强大的核威慑能力,俄罗斯海军就仍然是全球第二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