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运-20的量产以及产能的稳步提升,很多人都在好奇这款国产“大飞机”,其未来的发展脉络以及最终的生产数量。而在近日美国著名防务网站《国家利益》刊登的一篇文章中,知名防务作家塞巴斯蒂安·罗布林就专门提到了运-20的诞生及其巨大的意义。
文章首先指出,在运-20横空出世之前,中国空军的空中投送力量主要是由22架伊尔-76MD系列大型运输机,并辅以一部分运-8/9系列战术运输机组成。而随着国产运输机的量产服役,中国空军的战略投送能力无论是整体规模还是投送能力,都有了极大改善。
正因如此,作者对于运-20大型运输机的诞生及量产给出了极高的评价。他们认为,“运-20的装备所带来的战略投送能力的提升,或许比隐身战机与航母更具现实意义”。除此之外,文章也援引有关说法表示,运-20其衍生型号的量产数量可能超过400架。
具体数据方面,文章表示运-20大型运输机无论是货舱容积还是最大载重量,都要明显优于我国空军现役的俄制伊尔-76MD系列。当然,相比于拥有77吨级载荷的美国空军C-17A战略战术运输机,目前技术状态下运-20的各项性能指标还是显得略有不足。
对于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文章作者塞巴斯蒂安·罗布林解释称,这可能与运-20配套动力系统的滞后有一定的关系。众所周知,目前量产的这款运输机,采用的均为从俄罗斯进口的D-30KP2中涵道比涡扇发动机,不过其推力与油耗指标并不完全适合运-20。
不过文章也承认,尽管存在以上不足,但运-20大型运输机项目的研发以及投产,其意义除了前文中所提到的增强了解放军的远程战略投送能力外,其优秀的平台还能衍生出诸如空中加油机、预警机等战略级特种机型号,这一点同样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