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画家自称见“鬼”,画在纸上流传200多年 | |
www.wforum.com | 2023-09-19 14:48:11 历史大学堂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 |
|
|
在封建社会中,鬼被描绘成头颅巨大的奇怪生物。根据传统观念,人死后灵魂离开身体,这就是人们对鬼存在的信念。 在古代,鬼被视为死者灵魂的回归。由于很少有人亲眼见过鬼,因此人们对鬼常常怀有恐惧,毕竟未知事物常常让人害怕。 然而,清朝时期的画家罗聘声称亲眼目睹过鬼,并将其画下来,他的作品至今广受传颂。 罗聘是清代画家,出生在安徽省歙县,后搬到扬州。他的母亲非常辛勤地照料和培养他成为画家,他也在扬州拜了金农为师,成为“扬州八怪”之一,这些艺术家富有创造力和趣味。罗聘在描绘鬼怪方面也非常擅长。 有人说罗聘是半人半鬼的天才。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描述了罗聘所见鬼的样子:“凡是有人的地方,就有鬼存在。那些非常邪恶的鬼通常会伤害人类,所以绝对不能靠近。而普通的鬼在上午阳气旺盛时会躲在墙根底下,避开阳光,而在午后阴气旺盛时,则四处游走,可以穿墙而过,遇到行人则会躲避。” 罗聘喜欢描绘鬼怪,并且在画鬼方面很擅长。他曾写到:“深秋的黄昏,我坐在灯下阅读,几个鬼伸长脖子,弯着身子龇牙咧嘴地向我走来。” 中年时期,罗聘离开扬州前往北京卖画,但遇到了困难。在这个过程中,他亲眼目睹了清代官场的虚伪和世态炎凉。他意识到自己与众不同,并声称自己能够看见鬼,并开始画出自己所见的鬼。 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是《鬼趣图》,它是由多幅散页连在一起的,每幅尺寸都不同。《鬼趣图》共有八幅,通过淡墨泼染的技法创造出奇异而多变的氛围。画中的鬼有男有女,有官员也有普通人,有荒野上的白骨,也有在云中穿行的大头鬼。 罗聘的鬼画风格独特,生动活泼,一点也不可怕。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孩子都非常喜欢他的作品。 其中有一幅画描绘了一群鬼集体旅行的场景,尽管他们身上露出白骨,却穿着虎皮裙,几只鬼背着包欢快地向前走。几个小鬼坐在大鬼的扁担上,仿佛坐在“免费轿子”上;穿虎皮裙的鬼回头看,与戴官帽的鬼开心地交谈,其他鬼则四处张望。整幅画生动有趣,让人忍俊不禁。 另一幅画中,两个白骨在荒林野草间交谈。一个骷髅站在大石前,一手叉腰,一手指着地面,似乎在默默地讲述着某个故事。另一个骷髅背对观众,一脚踩在石头上,一手做着手势。尽管画中的形象是骷髅,但仍然引起了人们的浓厚兴趣。 还有一幅画中,一个鬼半藏在云雾中,画面昏暗,动作夸张,在布满乌云的背景下努力前进,然而似乎看不清前方的道路。 罗聘喜欢在画纸上创造水墨渗透的效果,然后用适量的墨渲染背景,并用合适的笔法描绘鬼怪的形象,以营造出神秘而奇异的氛围。 与宗教中的鬼以及帝王文化中的鬼不同,罗聘的鬼画与人类紧密相连。鬼在古往今来一直被视为图腾和文化象征,与丧葬、恐怖和死亡有关。宗教中的鬼象征着轮回和对人类的教诲,而帝王文化中的鬼与祭祀神灵和宗庙建筑有关。然而,罗聘笔下的鬼喜欢热闹,充满活力,喜欢与朋友们聚在一起。 事实上,罗聘通过画鬼来讽刺现实,描绘的是人世间的虚伪。这引起了许多文人墨客对作品中包含的现实寓意的深思。 由于他的名气,罗聘引起了许多人的嫉妒和敌视。他的同乡、著名盐商程晋芳非常聪明,提醒罗聘早日回乡,以免遭人陷害。 于是,罗聘匆忙回到了扬州的弥陀巷,与妻子和孩子团聚。这一次,他带着声望和财富重返家乡,他的家人也过上了富裕的生活。这也成为了他重返京城的动力。 几年后,一位来自北京的朋友透过同乡带来的消息,邀请罗聘再次前往京城创作。然而,在此时,他的妻子方婉怡因病变得衰弱,罗聘前往京城筹集大量资金治疗妻子,并希望家人能过上富足的生活。然而,不幸的是,罗聘抵达京城后不久,方婉怡去世了。 方婉怡的离世对罗聘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从那时起,他不再画尘世间的鬼怪,而是开始画未来的佛像,希望能描绘出远离尘世的光明。 方婉怡是他的家,但家已经不存在了,罗聘离开了故乡,四处流浪。他的旅程长达十年,没有固定的居所,也许是为了平息内心的创伤,也许是因为对未来的迷茫。 十年后,由于资金不足,罗聘再次回到扬州,以卖书画为生。在这个时期,他的佛教主题作品达到巅峰,再次受到人们的认可。 1790年,罗聘带着次子罗允缵回到北京,达官贵人纷纷愿意高价购买他的书画作品。罗聘再次获得巨额财富,但对他来说,失去了婉怡,金钱已经失去了意义。他挥霍无度,几年内一文不名。 最后,在一位盐商朋友的资助下,罗聘带着幼子回到了“朱草诗林”。嘉庆四年,罗聘在67岁时去世。 罗聘是扬州八怪中最年轻的成员,他为这个艺术群体注入了三十年的活力。他独特的绘画作品运用了柔和雅致的色彩,同时融合了文学趣味和导师金农的文学技艺。经历了许多坎坷的转折,他的一生的每个阶段都让人感动。或许正是这些与众不同的经历和多变的人生,塑造了罗聘深厚的文化底蕴,并留下了许多杰出的艺术作品。他丰富的传奇引发了人们极大的兴趣,成为文化历史中一道熠熠生辉的景观。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