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万美元报销:“海马斯”击中俄反炮兵雷达 | |
www.wforum.com | 2024-09-02 14:21:33 军武次位面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 |
|
|
在近期的俄乌战争中,乌克兰炮兵操作“海马斯”火箭炮成功击中了俄罗斯军队装备的一台“动物园”(zoopark)反炮兵雷达。由于这款雷达数量稀有而且造价非常昂贵,完全称得上是俄军中的“超高价值资产”。拿到这么大的战绩,乌克兰士兵也难掩心中的喜悦之情。而对于前线的俄军来说,这是一次不折不扣的重大损失。 说到“动物园”反炮兵雷达,就不得不说到二战后苏俄炮兵的发展脉络了。俄乌战争的实践已经证明,炮兵依然是现代战争的“战争之神”。不管是俄罗斯还是乌克兰,由于都是脱胎于前苏联的,对于炮兵的认识可以说大体上也是不相上下。 二战时期,苏联每一次在进行重大战役时,都会集中大量的技术兵器,以凝聚优势,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突破德军的防线。由于当时的苏联空军完全属于战术空军,对于步兵的地面行动支援不及时,所以绝大多数时候的火力支援任务都是由炮兵完成的。比如为了打赢柏林战役,当时苏联在各个方面军的集团军中,集中了41600门各型号火炮,包括ML-20、D-1牵引式榴弹炮;BM-8、BM-13、BM-31火箭炮和SU-122、SU-152、ISU-152自行火炮等。这种打法在二战后期苏军的多次胜仗中已经被反复磨合过了,以至于柏林战役中苏军早就已经将其用法烂熟于心。 ▲BM-8“喀秋莎”火箭炮,图片来源:网络 二战之后,苏联在1946年正式成立了苏联陆军,直到苏联解体,一直沿着增强火力、突击能力和机动性的方向发展。增强突击能力和机动性,就要求实现机械化,后来苏联研制BMP系列步战车就是为了达到这一目标而做出的努力。至于增强机械化师的火力,就需要为方面军、集团军、军、师编入不同等级的火炮单位。除了火炮的性能必须要优秀之外,还要实现火控、侦察方面的升级。 ▲D-20火炮,图片来源:网络 到了60年代初期,苏联陆军的集团军属炮兵旅和师属炮兵团中,已经列装了新研发的M-46和D-20.为了让牵引式火炮跟得上陆军的行进速度,当时苏联装备的两种火炮牵引车AT-L、AT-T分别以每天5辆和2~3辆的高速度生产,以满足需求。炮兵部队本该好好的发展路径,却在60年代被赫鲁晓夫的“导弹主义”给耽误了很长时间,不管是牵引式火炮、火箭炮还是自行火炮,在技术上在很多年里都没有什么大的发展,唯一能拿得出来说的就是60年定型的D-30.它是一款团属榴弹炮。在后来产量巨大,由于出色的性能和支持火炮进行360度全向设计的炮架,一直到俄乌战争中双方都还在用。 ▲“海马斯”击中反炮兵雷达瞬间,图片来源:网络 勃列日涅夫时代,“大炮兵主义”的思想终于才重回苏军高层的大脑。受到美国装备M-109自行火炮的刺激,苏联迅速以牵引式火炮为核心,研发了一系列的自行火炮,包括2S1“康乃馨”、2S3“金合欢”,这两种自行火炮均装备于摩步师,编制为炮兵营,每个营18门。 ▲2S3“金合欢”自行火炮,图片来源:网络 虽然新型号的牵引式火炮和自行火炮都有了,但是当时的苏联陆军炮兵面临两个问题,一个是所有的火炮的自动化程度都太低,另一个就是炮兵侦察能力不足。为了解决第一个问题,1967年苏联部长会议下达了第609/201号《关于开展试验设计工作制造自行火炮样车》的命令,要求新的自行火炮,并开发自行火炮使用的自动化火控系统。第一代炮兵自动化火控系统以MT-LBU履带式底盘为载具,最终的成品就是1V12火控系统。这套系统并不是安装在单车上的,而是以8辆为一个单元。一套完整的1V12炮兵系统包括1辆1V15营长指挥车、1辆1V16营参谋指挥车,3辆1V14连长指挥车、3辆1V13连炮兵高级军官指挥车,与自行火炮同时行动。 ▲1V12对自行火炮的指挥控制示意图,图片来源:网络 1V12经过了改进后,新的系统被命名为了1V12M,后续有发展了新的1V17.以及专门给VDV空降部队的自行火炮部队配属的1V119自动化火控系统,它们一直用到了苏联的阿富汗战争时期。这些指挥控制车辆中包含了无线电台。自动指令收发机、激光测距仪、绘图仪、陀螺罗盘、气象设备、夜视仪、光电侦察、地形定位仪、火控计算机、发电机等等必要的设备。一套系统可以指挥数十辆自行火炮,为自行火炮提供设计参数、目标定位信息。当前俄军使用的1V12M-3、1V126、1V153、1V172、1V181、1V198等系统,都和这些前作一脉相承。 ▲俄罗斯陆军装备的1V172系统指挥车,图片来源:网络 自行火炮的指挥控制自动化有了以后,这套系统按照完全一样的逻辑,发展到了牵引式火炮方面,也开发出了非常类似的系统。虽然火炮的自动化指挥控制系统当中,确实也包含了侦察设备,但指望在战时把它们送到第一线搜集目标信息,未免危险系数太高了。于是为火炮单位提供侦查的工作就交给无人机、侦察分队去完成了,反炮兵的活,就交给了反炮兵雷达去干。苏联为炮兵侦察所研制的无人机包括图-123、DPLA-60“熊峰-1”、“蜜蜂-1T”等,俄罗斯在其技术积累上研发了“前哨”、“石榴石-1”、“石榴石-2”、“海鹰10”等等。虽然技术一般,但是有也算是比没有强。 ▲“石榴石-2”无人机,图片来源:网络 而在炮兵侦测和反炮兵雷达上,苏联也不甘落后。其实早在苏联的卫国战争时期,许多人就已经意识到了雷达在反炮兵作战中的重要作用。1946年,苏联成功研发了第一款炮兵侦测雷达SNAR-1.最大探测距离26千米,可以准确分析6到9公里范围内的大口径炮弹具体落点。SNAR系列后来发展出了SNAR-2、SNAR-6、SNAR-10等。本来SNAR-15是打算在90年代全面换装之前,所有型号的,但1991年,苏联发生了解体,这部炮兵雷达仅制造了两台之后就彻底停产了。所以到了90年代,俄罗斯使用的反炮兵雷达主要还是苏联遗留下的SNAR-10.乌克兰军队也获得了不少,在2014年顿巴斯冲突开始后,乌军还曾频繁将其开往前线使用。1997年,俄罗斯开启了对它的改进工作,最终的产品为SNAR-10M1.在2004年开始批量生产,显然依然是俄军的主力。 而反炮兵雷达这边,欧联在1951年装备了第一款ARSOM-1“闪电”,1951年装备了ARSOM-2.1977年换装了ARK-1.而“动物园”(zoopark)就是苏联时期研制的最后一款反炮兵雷达型号了。说起来十分有意思的是,当1981年苏联部长会议决心研制新的反炮兵雷达时,居然把相关工作同时下达给了两个不同的研制单位,分别是俄罗斯图拉“武器库”工厂的附属设计局,以及位于乌克兰扎波罗热的“火星”设计局。显然,当时的苏联高层根本没有预计到,如今的俄乌会成为仇家。 ▲“动物园”-1M反炮兵雷达,图片来源:网络 1990年,zoopark雷达接受国家测试结果,测试工作还没完成,苏联就解体了。这款雷达的核心是安装在MT-LBU底盘上的1L259雷达。1L259是一种相控天线阵列的三坐标单脉冲雷达。雷达功率30千瓦,对迫击炮的探测距离最远22公里,对155毫米身管火炮的探测距离为最远20公里,对单一目标轨迹计算时间不会高于20秒,标准成员为3人,从行进间到战斗的转换时间不超过五分钟。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投入了不少资金,在zoopark的基础上研制成功了zoopark-1 1L219M,2002年首次对外亮相。后来S-400的生产厂家“金刚石-安泰”也对其进行了改进,得到了zoopark-1M,并在2013年在莫斯科航展上公开展出,它换装了一个60千瓦的雷达,对药物毫米火炮的探测距离达到了23公里,对于普通炮弹的探测距离则达到了27公里,对火箭炮的探测距离为45公里,弹道导弹则为65公里。俄罗斯这边在吃苏联遗产,其实乌克兰那边也没闲着。乌克兰人开发的型号为zoopark-1 1L220U,它的定位非常类似于美军装备的AN/TPQ-37.性能比俄罗斯装备的更好,它可以在水平60度的范围内政策到40到50公里之外的火箭炮,对于战术导弹的探测范围则达到了惊人的80公里。但由于这种反炮兵雷达的造价非常高昂,乌克兰根本装备不了多少,俄罗斯也是一样。 ▲zoopark-1M,图片来源:网络 2022年以后,俄军的zoopark系列损失还是不少的。比如开展第一年的4月底,正在运输途中的一辆zoopark-1 1L261就因为司机的操作失误,给撞在了桥底,遭到了一定程度的损坏。而在当年3月份的战斗中,俄军甚至在前线直接遗弃了1辆zoopark-1 1L261.当年的8月份,俄军使用精确制造炮弹击毁了一辆。2022年8月份和9月份,又分别有1辆被遗弃在了战场上。2022年11月,1辆zoopark-1 1L261在赫尔松被击毁。2023年3月乌克兰第406炮兵旅击毁了1辆。2023年的六月中旬,在巴赫穆特1辆zoopark-1 1L291被击毁。 而根据俄军公开的信息,zoopark系列雷达的单台造价达到了1500到2500万美元。而且由于制造难度比较大,它的装备数量非常稀少,补充起来非常困难。从本次最新曝光的视频上来看,这辆雷达车似乎刚到达战斗位置,还没来得及展开。由于它的探测距离不会超过30公里,而“海马斯”的射程则超过了60公里,显然作战时zoopark其实已经很不安全了。这次zoopark的损失,俄军真该好好总结教训。 |
|
|
|
相关新闻 | |
创业56年最大危机!分析师:英特尔的模式已经 | |
终于动手了!菲9701舰“移动”2公里 | |
中国拥有24艘055大驱 定改写全球海军局势 | |
华为智能手机被荷兰ASML背后捅了一刀 | |
歼20独特的鸭翼气动布局 得不到主流认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