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11罕见正面照曝光 照出好几平米雷达反射面积 | |
www.wforum.com | 2019-10-16 19:19:42 世界军事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
![]() |
![]() |
|
|
|
近日,中国军网披露了一组歼-11战机部队的夜间训练的照片,凸显了我军练为战的良好风貌。 歼-11的正面标准照,它的直进气道非常显眼,这个进气道的雷达反射面积应该至少会占到飞机正面RCS的60%。当然,这并不是说雷达“看到”叶片就直接反射回波,很多雷达波其实是在进气道内连续反弹才回来的。 F-22这样的顶级隐身战机之所以隐身出色,很大程度上就是通过使用S进气道等一系列技术解决了正面隐身问题。我们看到的F-22雷达反射面积0.0001平米等数据指的就是正面隐身,如果单纯用正面的数据去判断整体隐身能力或许会有失偏颇。但之所以强调正面隐身其实也有它的道理,因为正面面对敌人时等于是持续进入威胁区域,再者,敌方的机载雷达和导弹正面面对我方时都能最好的发挥出性能优势。 苏-57之所以被认为隐身“不过关”,那可见的发动机叶片是重要原因。 除了F-22、歼-20这样的五代机,现在很多的四代半战机其实也都在追求隐身,在外形几乎无法修改的情况下,完善进气道这个雷达反射面积“贡献”大户,降低正面雷达反射面积就成了“捷径”。美国海军的F-18E/F战机堪称其中典范,它对进气道进行了优化,使之不至于“直通”,同时在进气道中安装雷达屏蔽器,尽量避免发动机叶片被雷达直接“看到”。 F-18E/F的雷达进气道中的雷达屏蔽器特写,除了略微弯曲的进气道和屏蔽器,进气道中还采用了吸波涂料,三者共同做下,F-18E/F的正面雷达反射面积也被控制在了最优范围内。 F-35的隐身虽然不比F-22,但在细节上还是尽量完善,尾部的隐身处理除了能明显看见的喷嘴优化,发动机尾部喷口同样有雷达屏蔽器。 号称“最接近五代机”的苏-35外形与苏-27/歼-11相差不大,但官方说法称其在隐身方面有了提高,如何改进呢?可以猜测,进气道的优化必然是关键所在。 |
|
|
|
![]() |
![]() |
中国歼-16被F16战斗机红外锁定 为何没有反 |
![]() |
中东90亿美元砸单 为何这些国家不买中国导 |
![]() |
中国获重大突破 航母“心脏”横空出世 |
![]() |
中国陆军杀手锏武器 比肩西方先进坦克装备 |
![]() |
在这行业 美国苦追中国12年 效果甚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