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军事评论 > 正文  
军报:中国新型武器不应盲目追求“撒手锏”
www.wforum.com | 2009-01-04 00:31:09  解放军报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任何一个国家的军队要想战胜强大的对手都需要“精良”的武器装备作后盾。为锻造出胜人一筹的“撒手锏”,世界各国不遗余力。然而,脱离技术、造价、应用等实际情况,往往事倍功半,甚至导致中途夭折。最有名的要算是前苏联的潜水导弹快艇事件了。

1958年,赫鲁晓夫视察黑海舰队,突发奇想的要将导弹快艇与潜艇合二为一,以形成既能隐蔽接敌又能保持强大攻击力的新艇种。由于两种船只存在巨大技术矛盾,3年里毫无进展,最终不得不因赫鲁晓夫下台而告吹。

无独有偶,德国在武器装备的求新创异上也曾让世人咋舌。德国20世纪30年代研制了重达1350吨,弹重达7100公斤,射程为24公里,各种操作、维修、技术服务人员达400人之多的“多拉”巨型火炮。1942年7月,“多拉”在克里米亚总算派上了用场,结果德军向苏军发射了百余枚炮弹全部钻入地下爆炸了,这种耗尽人力、财力的“梦之炮”,不得不在1943年4月炸毁。

由此不难看出,那种唯武器论,或靠“一招鲜,吃遍天”的作战理念,不仅难以达到预期战争效果,还有可能将战斗力建设的方向引偏。

目前,我军虽然武器装备建设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但总体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军队相比还有相当差距;军队员额得到了精简,但力量结构尤其是军兵种内部结构不够合理;官兵军事技术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偏低,特别是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紧缺;一些体制机制上制约军队建设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军队建设发展和军事斗争准备中还不同程度存在资源分散、重复建设、政出多门、职责不清的问题。

正因为如此,一方面,更应该立足现有,优化整合,挖掘老装备的潜力,力求在装备开发运用和技术融合上求突破,形成“新老结合、优势互补”的聚合力。另一方面,要切实在加大人才培养上下功夫。当前我军官兵的智能、技能素质还比较薄弱,个别人还存在一种依赖装备、成败装备和唯命装备的非理性意识。

当然,我们强调人的主体地位,并不是否认“撒手锏”武器装备在未来战场的制胜作用,关键是如何科学有序地重点发展急需装备,挖潜改革好现有的装备,切实把有什么装备打什么仗和打什么仗锻造什么装备的战略决策与实际需求有机的结合起来,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领导武器装备建设的科学决策,转化为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科学方法,切实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努力实现人与武器装备的最佳结合。

(0)
相关新闻
豹-2A6性能严重虚标 99A坦克工程师白忙了?澳大利亚研究“金属风暴”20年,被中国反超?
歼教-9换装歼-20同款平显,真有必要?海试111天 福建舰还要多久加入三航母编队?
中国研发世界上最强机枪,针对极音速武器不到半年就泄密 歼35A核心数据被卖了?
铜矿危机逼出黑科技?中国的塑料子弹俄专家:红旗-19展示的只是“冰山一角”
歼-20阴影下的日本F-35,有多憋屈?50年的老导弹,中国为何仍在生产并列装
飞龙60A能力过于全面 火箭炮秒变察打一体告别“突突突”,中国电磁枪改写战争剧本
中国首款!飞龙-60A新型战斗部画面首次公开首架,中国“F-35靶机”曝光?
155毫米舰炮,在071型首舰上试装?山寨俄罗斯!中国主力导弹出口中亚
乌克兰当废铁卖的加油机 在中国发展如何?中国750毫米火箭弹 成妥妥的战术弹道导弹
巴基斯坦发射中国导弹 精准贯穿海上靶船“换头怪”竟是中方军贸新模式?
更多相关新闻请点击"中国军工"专题新闻报道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俄军损失巨大!让中国空军战力也受质疑
2000枚航弹夜袭 俄乌进入“低成本绞杀”战
600万枚导弹,俄罗斯最大外援是谁?
中国新型微型无人机 外观非常科幻
日本暗藏灭国大招:隐形杀手正默默崛起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俄军损失巨大!让中国空军战力也受质疑
2000枚航弹夜袭 俄乌进入“低成本绞杀”战
600万枚导弹,俄罗斯最大外援是谁?
中国新型微型无人机 外观非常科幻
日本暗藏灭国大招:隐形杀手正默默崛起
一怒之下,北京将国产C919打回原形
中国卫星成为美国“红海惨败”的遮羞布?
日本舰船将停靠云壤 洪玛奈对华称呼变了
美国印太司令部司令着急:中国速度太快了
搭载六代舰载机 中国10万吨核动力航母问世
热门专题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5.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