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基地没了 普京从“后院”挤走奥巴马 | |
www.wforum.com | 2014-06-26 07:14:43 BBC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
![]() |
![]() |
|
|
|
![]()
中亚,兵家必争之地,美俄博弈的一个关键地区。今年7月,美国在吉尔吉斯的玛纳斯空军基地租约到期。玛纳斯是美军在中亚的唯一一个基地。围绕基地是开是关的政治游戏充满混沌、变故。比如,俄国承诺向吉尔吉斯提供大笔贷款,大概并非巧合。BBC记者阿卜杜拉索洛夫讲述玛纳斯亲身经历。 过去10多年,玛纳斯空军基地其实就是吉尔吉斯国土上的一个美国岛。 帐篷、营房、汽车,基地里用的东西几乎全部来自美国。就连插座都是为美国插销专门设计的。 对于记者来说,来玛纳斯,可以享受激动人心的飞行经历,从军用飞机的飞行员座舱欣赏壮观景色。 我第一次来玛纳斯,曾经搭乘KC-135加油机、穿越阿富汗领空。 我斜靠在这座巨大的飞行加油站后面,身边是加油员,他的任务是控制为战斗机加油的“手臂”。 我睁大眼睛,看到一架F-15战斗机缓缓靠近。我能清清楚楚地看到驾驶舱中的飞行员。 耳机里传来加油员的声音,“加油完毕,断接。”F-15慢慢地转头离开。 几个月前,我再一次来到玛纳斯。这一次是要乘坐C-17运输机。 我们离开白雪皑皑的比什凯克,90分钟后降落在阳光灿烂的马扎里沙里夫。 这就是玛纳斯空军基地的魅力:距离阿富汗只有一步之遥。 我看到穿着土黄色迷彩服的军人,把四辆防地雷反伏击车(MRAP)开上运输机,用链子固定好,防止飞行途中移动。 这批货物在巴格拉姆空军基地卸下,之后,C-17再次开始“上货”。这一次,搭乘运输机的是离开阿富汗的美军士兵。 我坐在一旁,看着他们那一张张笑脸,显然,他们都盼着回家。有些士兵摇头晃脑,带着耳机听音乐;有人互相拥抱、拿出手机摆姿势自拍。 飞机降落在玛纳斯,士兵迅速消失在被称作“阿拉斯加酒店”的营房区。 不想休息的人可以出去,在“彼得之家”打乒乓球或者台球;还可以看电影;或者玩电子游戏射杀几个恐怖分子。 混沌的传奇 现在,“阿拉斯加酒店”的帐篷都拆了,“彼得之家”也关门了。餐厅里几乎空无一人。看不到美军陆战队士兵胸前顶着巨大的背包登上大巴。 基地里,不再有人背着枪走来走去。 关闭玛纳斯空军基地背后的政治游戏充满混沌、变故。好多年了,吉尔吉斯政府忽左忽右。 2009年,吉尔吉斯决定关闭玛纳斯。恰好,当时俄罗斯和吉尔吉斯签署协议,向吉尔吉斯提供20亿美元(14亿英镑)。 这个消息传出后不久,我们受邀前去采访当时的吉尔吉斯总统库尔曼别克·巴基耶夫(Kurmanbek Bakiyev)。 对方安排一辆车窗贴着膜的黑色宝马和陪同接我们去巴基耶夫的乡间官邸。 巴基耶夫看上去很紧张,手不停地抖动。很明显,他希望向外界传出一个有关空军基地的重要信号。 但是,按照东方惯例,他有话也不能直说。巴基耶夫唠唠叨叨,“还在继续谈判……不过,大门没有关闭。” 后来我们得知,吉尔吉斯不过是试图给美国加租金。 最后,双方达成新协议,租金上调,基地继续开放,但是改了个名,叫“中转中心”了。 没过多久,吉尔吉斯发生革命,巴基耶夫逃离。 新总统阿尔玛兹别克·阿坦巴耶夫(Almazbek Atambayev)当选后第二天,就有记者向他提出了玛纳斯问题。 和巴基耶夫不一样的是,阿坦巴耶夫看上去很平静、很乐观。他坦率地说,基地将被关闭。 阿坦巴耶夫还反问,“如果美国和伊朗打起来,伊朗轰炸玛纳斯或者比什凯克报复,怎么办?” 俄国再一次向吉尔吉斯承诺提供数以百万计的美元信贷。 这回,关闭基地的决定没有逆转。 玛纳斯的关闭仪式很压抑:阴沉严肃的面孔、毫无生气地演讲、稀稀落落的掌声。翻译不停地结巴,反复要求美国大使重说一遍。 约翰·米勒德上校(Col John Millard,玛纳斯基地司令)将一把象征性的钥匙交给吉方代表。 镜头前摆出勉强的笑容,握握手。完事。 虽然讲话中一再强调“美国不会放弃这个地区”,不过,很明显,这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美国在中亚驻军时代的结束。 |
|
|
|
![]() |
![]() |
2000枚航弹夜袭 俄乌进入“低成本绞杀”战 |
![]() |
日本舰船将停靠云壤 洪玛奈对华称呼变了 |
![]() |
第三股势力已浮现 中国要防的不只美日 |
![]() |
搭载六代舰载机 中国10万吨核动力航母问世 |
![]() |
让美军B-21无处藏身?中国传闻已久“凶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