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军事评论 > 正文  
中国海洋扩展有国运转折点 战略利益要“走出去”
www.wforum.com | 2014-10-16 18:36:28  环球时报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走向海洋、打造海洋强国正越来越成为国人共识。2014年中国青岛海洋国际高峰论坛15日-16日在山东青岛开幕,来自13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海洋专家和涉海部门负责人就如何打造海洋强国、会面临哪些风险等敏感话题展开讨论。其中不少观点都是首次在这样一个开放的国际化平台上发布。

  蓝碳计划领军海洋科技

  海洋蕴涵的丰富资源是它受到各国重视的原因,而相关的海洋科技进步也因此备受关注。如今碳排放、碳交易是非常热的国际话题。中国科学院院士焦念志介绍称,在海洋科技的前沿领域,中国正在推进的“蓝碳计划”颇有号召力。他介绍说,在全球气候变化,尤其是二氧化碳排放导致的气候变化这个背景下,由海洋生物固定下来、并能长期保存的碳,被称为蓝碳。焦念志表示,海洋中容纳的碳库存量是大气碳库的50倍、陆地碳库的20倍,数量非常大。而且其中一部分惰性有机碳能在水中长期保存,可达几千年上万年甚至更久。所以发展蓝碳计划意义非常大,一是海洋储碳量很大,二是保存周期很长,研究和开发的前景非常大。

  周边哪些海域蓝碳发展潜力更大?焦念志认为,可以先从沿海做起。中国近海有3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可以先在长江口、珠江口发展,而这些河口地区受人为因素影响最大,环境受到外界干扰最严重。科学家可以先在这个复杂的环境中应用研究成果,不仅能改善环境,还可以建立碳汇标准,从而具备进行碳交易的条件。他举例说,如果民众因为减少施肥导致了减产,就可以依据标准给予生态补偿,相当于主动将产业往低碳经济上引导。这种模式既可以用在国内的生态补偿方面,也可以用在跨国的碳汇交易。

  在回答《环球时报》记者有关蓝碳计划对于中国国家安全将带来什么样影响时,焦念志表示,目前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有些紧张,海洋科技特别是蓝碳发展是缓解这种局面很好的出发点。中国蓝碳计划一旦形成国际标准并推广到全球,包括东南亚等周边国家和地区都可借鉴这一理念而获益。

  海洋利益扩展要有个“度”

  然而不可忽视的是,中国推进海洋战略过程中,面临着多个领域的挑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战略问题研究中心张文木教授表示,一个大国战略利益的扩展就像“拉皮筋”一样,不能拉过了头。他认为,历史经验证明,台湾就是日本战略利益扩展的这个“度”,也就是国运的转折点。日本在甲午海战之后占领了台湾,就是把力量扩展到国运节点之外,从此厄运就已注定。因为一国的海权扩展,不是取决于自身扩展的力量,而取决于对手是谁。日本要占台湾,在西边就要和中国作对,在东边要和美国作对,中美一旦联合,日本必败无疑,因为它没有足够的资源支撑与两个大国同时对抗。

  张文木承认,“中国的海洋利益拓展的节点在哪里,目前还不知道。因为中国历史上还没尝试过,而且美国在西太平洋地区也经历过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的失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中国还是有一定的拓展余地”。他提醒说,中国海洋利益的拓展要注意这个“度”,舆论也要塑造有理性的国民海洋意识,调子不是喊得越高越好,不能一味地高喊“前进前进前进”。他举例说,在中国面对美国的C形包围圈问题上,不能只强调中国面临包围因而需要扩大军备,同时也要明白美国“维修”包围圈的成本一定会更高。

  青岛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李广民就提出一个观点:中国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无法绕开日本。李广民表示,日本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节点,中日作为世界第二、第三大经济体,虽然日本这些年经济总体不好,但中日之间产业结构的互补性很强,合作的意义对于双边、地区乃至整个世界都是巨大的。安倍上台以来,两国关系达到冰点的责任在日本,但中日作为近邻需要智慧,以回到互利共赢的原点。

  中国海洋战略利益要“走出去”

  上海交通大学极地与深海战略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薛桂芳认为,中国的海洋战略选择要有更宽广的视野和前瞻性,不能只在“澡盆里面扎猛子”。要扩展我们的战略空间,包括南北极地、公海和国际海底区,这是国际法赋予我们参与开发的权利。我们应从战略高度去谋划和参与这些战略空间的有效有序开发。目前很多国家以环境保护为名,在公海建各种环境保护区,还有一些国家在加大对极地的科研和开发,比如北极航道的开发利用,这些都是我们可以合理合法参与的,也是避开与邻国陷入纠纷困局的方法。此外不应忽略的还有深海开发,国际海底区开发也是国际法规定的,完全可以进行合理开发。深海大洋承载80%的国际贸易运输,拥有丰富的油气和和战略矿产资源。他表示,中国可以把眼前的现实利益看淡一点,毕竟走向深海是一条必由之路。

  薛桂芳认为,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周边海洋权益的形势即便不恶化也很难变好,智慧地处理好这个问题是中国成为海洋强国的关键,要妥善处理而不要和邻国产生很严重的冲突,所以要看到海洋权益危机与中国海洋战略的关联性,尽早建立有前瞻性的国家的海洋战略。

 

(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第三股势力已浮现 中国要防的不只美日
乌军“换俘” 大半个亚速团为何都换回来了
歼10抵达埃及参演 飞越红海美军没发现?
中国历史上的7个巧合 犹如命中注定一般
中国氢弹试射成功 非核氢爆技术大突破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第三股势力已浮现 中国要防的不只美日
乌军“换俘” 大半个亚速团为何都换回来了
歼10抵达埃及参演 飞越红海美军没发现?
中国历史上的7个巧合 犹如命中注定一般
我偷偷溜进了51区,被吓呆了
中国氢弹试射成功 非核氢爆技术大突破
歼-10C飞跃6000千米展示战力 奔订单去的?
解放军中东大秀“肌肉”,华盛顿紧张
上海涌入大量泰国人,然后意料之外的事发生
歼-36空中原地直角转向 谁还怀疑机动能力?
热门专题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5.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