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之殇 中国将溃败帝国坟场? | |
www.wforum.com | 2014-11-03 02:04:37 多维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
![]() |
![]() |
|
|
|
从2013年7月首次设置阿富汗问题特使,到2014年2月中国外长王毅4年来首访阿富汗,再到中国首次承办解决阿富汗问题的国际会议伊斯坦布尔进程外长会。中国对阿富汗问题的发力越来越清晰。有声音认为中国出手阿富汗不单会面临美国的阻力,也会刺痛周边。从古至今,从亚历山大大帝到成吉思汗,从大英帝国到而今的美国。阿富汗几乎经历了历史上所有大国的入侵,但都屹立不倒,还把对方拖垮,最典型的代表就是红色帝国苏联。中国出手阿富汗有可能成为最新一个跌进失败泥潭的大国。 不过在观察人士看来,中国发力阿富汗确实存在挑战,而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发力阿富汗有两个特殊的背景。中国会否重蹈前大国覆辙需要认真探讨。 阿富汗护身符击败英美苏挑战中国 阿富汗位于欧亚大陆的腹心地带,不仅是连接欧亚大陆和中东的要冲,还是大国势力东进西出、南下北上的必经之地。北接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东北突出的狭长地带与中国接壤,东和东南与巴基斯坦毗邻,西与伊朗交界。阿富汗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形,使其成为南亚与中亚和西亚的交通要冲,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十九世纪,英国作为第一个超级大国自然也是对阿富汗垂涎三尺,不过英国却是三度兵败阿富汗。在侵略印度和尼泊尔后,1839年对阿富汗进行的侵略战争。然而1841年11月,被称为“阿富汗之星”阿克巴尔领导喀布尔起义,英国侵略军陷于绝境,不得不答应撤离阿富汗。1880年英喀布尔殖民军也被10万起义军包围,英殖民当局调来大量增援部队才把抗英军镇压下去。在阿人民的英勇抗击下,英殖民军到处挨打,四处碰壁,被迫同阿富汗统治者签订妥协性协定,同意阿内政自主,但外交受英控制。1881年4月,殖民军放弃了侵占阿富汗的打算,全部撤出阿富汗。1919年爆发了第三次英阿战争后,1921年11月22日,英阿签订和约,英国承认阿富汗独立。 俄罗斯的彼得大帝曾在遗嘱中说,不论谁继承他的王位,都应该向南推进到君士坦丁堡和印度。因为在他看来,“不管谁在那里统治,谁就将统治世界。”自18世纪末起,沙皇俄国开始渗透阿富汗,与英国势力展开较量。从1973年至1979年9月,苏联在阿富汗先后发动了3次政变。但一如英国,苏联也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最后一批苏联部队于1989年初撤离,1989年2月15日格罗莫夫将军在阿姆河大桥上转身最后一望阿富汗。如果说英国人在阿富汗破碎的只是帝国的一个梦想,苏联人支付的却是帝国本身,两年以后苏联解体,即使是最没有联想能力的历史学家也不会否认格罗莫夫的最后一步与叶利钦的第一步之间的联系。 2001年美国“9·11”后以打击藏匿的本·拉登为由推翻塔利班政权。然而美国似乎也在重蹈覆辙,从2001年阿富汗战争爆发至2012年,驻阿美军正面作战伤亡100多人,被零敲碎打损失了7,000人。武装到牙齿的美国大兵奈何不得手里拿着AK-47甚至百年老枪的游击队,对于阿富汗人来说,战争已经是一种生活方式,因为战争对他们来说从未远离。2014年10月随着英美军队撤离赫尔曼德军事基地,美国留下了一个政局动荡恐怖势力漫布的阿富汗。灰熘熘地逃走是美国无力控制局势,无力支撑占领的写照。 历史上阿富汗被称为“帝国坟场”,原因是这里山高路险,难以通行,且土地贫瘠,出产的粮食养活不了太多人口。入侵的军队必须完全依靠困难的道路运来的物资维持自己的生存。同时高山峡谷为历史上的游击队提供了非常好的伏击条件。更令历代征服者头痛的是阿富汗山区常见的特殊地貌,这里有大量的山洞,利于游击队隐藏自身。苏军在阿富汗期间有许多飞机并非被塔利班击落,而是因各种机械故障等原因坠毁。而美国靠着技术进步之利,以飞机轰炸为主,有效的缩减了自身的伤亡,但仍然无法有效控制阿富汗地方。阿富汗战争中,塔利班可以“不输而胜”,而美国则是“不胜则败”。阿富汗特殊的地理环境就是这个国家的护身符。 大英帝国在第三次英阿战争后国际地位逐渐衰落,苏联在兵败阿富汗后解体,美国狼狈撤离阿富汗的同时也正是其霸权衰落的写照。帝国坟场真正的意思是一旦败走阿富汗就将迎来帝国的衰落。外界对中国出手阿富汗忧心忡忡原因正是这些前车之鉴。但是与英美苏是侵略者不同,中国积极参与阿富汗事物并没有攻城略地的念头。 与英美苏等大国对于阿富汗用领土占领的野心不同,中国阿富汗战略的重点是保卫中国新疆、西藏的国家安全,中国烦恼的是阿富汗的不稳定造成了中国的国内毒品、恐怖主义问题,对中国的经济西进战略“一路一带”形成干扰。中国的出发点是期望阿富汗成为正常国家,落脚点是中国国内,并非对阿富汗本身抱有幻想。 且无论是前总统卡尔扎伊(Hamid Karzai)还是新总统加尼(Ashraf Ghani Ahmadzai)对中国都赞不绝口。卡尔扎伊后悔没有选择中国模式,阿富汗新总统加尼直言中国一直是阿富汗的好邻居。虽然中国在阿富汗问题上必须出手,不出手即受害,但与中国主动出手更为积极的是阿富汗。阿富汗新总统加尼上任一个月就率先访问中国体现了他对美国撤军给阿富汗带来的安全影响的担忧,体现了他对于中国投资的渴求。 中国总理李克强10月31日在致辞中提出中方解决阿富汗问题的五点主张:坚持“阿人治阿”;推进政治和解;加快经济重建;探索发展道路;加强外部支持。这几点没有一点是中国要在政治上和军事上强迫阿富汗的意思。即便是进行经济援助和投资,中国不干涉内政、无政治附加条件的原则早已为国际社会知晓。中国与阿富汗的合作实际上是两国的共同利益高度契合的产物,这与英美苏践踏阿富汗的领土、国家尊严,使用武力维持在阿富汗的统治有着本质上的不同。阿富汗的护身符是为了应对那些企图占有它的国家,并非适用中国。 中国独有的人和 英美苏等大国兵败阿富汗除了阿富汗国内的反抗形势,还有一点是其他大国的阻扰。 19世纪70年代,英俄两国在阿富汗南北两翼不断进行侵略扩张,将边界向前推进直接与阿领土接壤,对阿构成新的直接威胁。第二次英阿战争就是英国俄罗斯在阿富汗互斗的结果。阿富汗为寻求庇护,接受了沙俄提出的包括出兵援阿等条款的条约草案,拒绝了英国使团来访。英殖民当局不能容忍阿与俄结盟,便以使团遭拒为借口出兵侵阿。英国在阿富汗失败与俄罗斯的掣肘不无关系。 苏联入侵阿富汗的20世纪80年代正是美苏两级对抗的时代,各国对阿富汗背后的援助加速了苏联在阿富汗的铩羽而归。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对阿富汗抵抗运动提供援助的国家有,巴基斯坦、沙特阿拉伯、美国、中国,和其他国家。美国认为阿富汗的冲突是冷战时期中对抗苏联的重要斗争之一。中央情报局在1979年执行旋风行动,透过巴基斯坦三军情报局作为中介,向圣战者提供武器弹药及资金,其中包括了着名的FIM-92刺针导弹。该导弹造成苏联空军的作战飞机大量损失。巴基斯坦三军情报局从1979年到1992年训练了10万名圣战者游击队。在一些穆斯林国家中,一些组织开始号召志愿者到阿富汗参与打击苏联部队的作战。中国派出军队顾问到阿协助训练圣战者同时也在本国内开设训练营。大批的中国产武器被转交给圣战组织。 美国在“9·11”之后打响阿富汗战争占尽了道德的制高点。但到了2013年12月逾八成美国人反对阿富汗战争。美国一手扶植的阿富汗总统在今年5月美国阵亡将士纪念日甚至拒绝会见突访阿富汗的奥巴马。尽管有40多个国家派兵参加了国际安全援助部队,但真正在第一线迎战塔利班的只有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铁杆盟友,绝大多数国家派军队到阿富汗参战只是出于政治捧场的原因。乌兹别克斯坦同意美军进驻,但同时又声明不同意美军利用该国领土领空发动军事进攻。在美国的压力下,长期支持塔利班的巴政府从自身安危考虑,不得不支持美国攻打阿富汗。但巴基斯坦从阿富汗战争开始的第二天就唿吁美国尽早结束战争。13年来,美国在阿富汗投入了巨大的资金和兵力。至2012年,美国在阿富汗的花费就已达4,000亿美元,几乎是平均每天一个亿。美军在阿富汗阵亡人数已达3,322人。然而阿富汗的恐怖主义仍然没有得到遏制。美国在国内民众的强烈反对、阿富汗政府和人民不买账以及国际盟友离去的情况下撤军阿富汗实际上是败走。美国的反恐政策损害了盟友和周边国家却并没有带来成效,所谓失道者寡助就是美国在阿富汗的写照。 中国如今出手阿富汗的国际背景与英美苏时代迥然不同。中国已经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建设性的倡议,例如启动多个阿富汗问题“小多边机制”,包括中国-巴基斯坦-阿富汗三方对话、中国-俄罗斯-印度安全事务高级代表会晤、中国-俄罗斯-巴基斯坦三方对话、中国-巴基斯坦战略对话以及中国-印度对话等。这些倡议没有将印度、俄罗斯、巴基斯坦等周边国家排除出阿富汗问题解决议程。 即便根据普京目前推行的新“欧亚联盟”构想,俄罗斯正通过经济手段将前苏联的领土重新联合起来。只要这一政策稍稍发展一下,资源丰富的中亚和阿富汗必然被纳入普京的战略目标。阿富汗的稳定对于俄罗斯的整体稳定至关重要。俄罗斯乃至美国目前也没有反对中国出力维稳阿富汗的实力。事实上阿富汗的稳定是美国和俄罗斯首要考虑的问题。 且不说,俄罗斯在乌克兰危机、美国制裁等问题上焦头烂额,急需要中国帮手,依目前俄罗斯的经济实力,根本无法满足阿富汗恢复民生、发展生产需要投资的胃口。比起大国雄心普京首先要考虑的是有没有足够的政治资本承担阿富汗政局不稳对于俄罗斯的影响。除了与中国合作维稳阿富汗,俄罗斯没有单独行动的实力。 以中国为东道主的国际阿富汗会议召开前夕,美国不同寻常地对北京领导人作出肯定表示。美国政府10月30日表示,欢迎中国在稳定阿富汗局势的国际努力中的角色不断扩大。美国国务院一名资深官员称,本周将在北京召开的阿富汗战后重建外长会议显示,中国愿意在西方军队撤离的同时承担在相关地区的责任。围绕阿富汗,华盛顿对北京鲜有这样的表态。去年11月,奥巴马总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批评中国在包括阿富汗在内的诸多危机地区惯搭“顺风车”,但并不为消除危机、实现稳定出力、承担必要的代价。撤出阿富汗后,美国在中亚的战略诉求原本就是平衡中国与俄罗斯在该地区的战略利益,尽可能使美国在中亚地区现有的战略利益免遭损失或降低。然而在美俄矛盾日益升级的情况下,美国只能支持中国在阿富汗问题上发挥作用,以防备俄罗斯摘桃阿富汗。与俄罗斯寻求与美国对抗式地争夺势力范围不同,中国仅限于推行维护地区稳定的、非排他性的阿富汗政策,为美国提供了继续存在的战略空间,更容易为美国接受。 所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中国在阿富汗问题上发挥作用既有美国被迫撤军之后阿富汗急需要支持的天时,又有与阿富汗接壤的地理,更有获得美俄支持的人和。阿富汗这个帝国坟场未必会埋葬中国。 |
|
|
|
![]() |
![]() |
第三股势力已浮现 中国要防的不只美日 |
![]() |
乌军“换俘” 大半个亚速团为何都换回来了 |
![]() |
歼10抵达埃及参演 飞越红海美军没发现? |
![]() |
她在大会上高唱“女人也能干男人” 全场傻 |
![]() |
中国历史上的7个巧合 犹如命中注定一般 |
![]() |
第三股势力已浮现 中国要防的不只美日 |
![]() |
乌军“换俘” 大半个亚速团为何都换回来了 |
![]() |
歼10抵达埃及参演 飞越红海美军没发现? |
![]() |
她在大会上高唱“女人也能干男人” 全场傻 |
![]() |
中国历史上的7个巧合 犹如命中注定一般 |
![]() |
我偷偷溜进了51区,被吓呆了 |
![]() |
歼-10C飞跃6000千米展示战力 奔订单去的? |
![]() |
解放军中东大秀“肌肉”,华盛顿紧张 |
![]() |
中国氢弹试射成功 非核氢爆技术大突破 |
![]() |
上海涌入大量泰国人,然后意料之外的事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