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歼-31不如F-35强大可靠但中国在努力 | |
www.wforum.com | 2014-11-24 18:10:17 参考消息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
![]() |
![]() |
|
|
|
参考消息网11月25日报道 美国战略之页网站11月18日报道称,中国已表示愿意向国外出售其隐形战机歼-31,出口型被标明为FC-31。 巴基斯坦对此表达了一定的兴趣,但它可能要稍等一下,因为目前尚不清楚歼-31是否已经准备好投入现役。 自2012年以来,中国一直在测试其歼-31“鹘鹰”隐形战机。其由中航工业沈飞集团研发,看起来像是美国的F-22,但是尺寸比中国其他的隐形战机小。歼-31的一些特征与F-35非常接近。 歼-31于2012年10月首飞,当时至少有两架原型机。设计者还谈到,歼-31能够从航母上起飞。 歼-31的一个优势是,它有两个引擎,相比之下31吨的F-35只有一个引擎。理论上,这意味着歼-31可以携带更多武器,但是由于制导武器的通用化,这一点似乎也没有那么重要。而且,歼-31看上去使用的是中国国产引擎,所以即使使用双引擎,也未必有单引擎的F-35C那么强大和可靠。 但歼-31仍进一步证明,中国决心研发自己的高技术军事装备。虽然中国热衷于开发本土先进军事技术,但它认识到,自己比其他一些国家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努力。因此,中国正尽量避免俄罗斯在这个方面犯下的错误。这意味着拥有更具竞争力的设计,以及发展所需的配套产业。所有这一切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而且还要经历大量各种各样的失败。中国人正在做的事情是正确的,而且他们愿意等待,直到他们研发出真正世界一流的军事技术。(编译/洪漫) 11月16日,第10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珠海航展)成功闭幕。综观本届航展,无论是展馆内展品的静态展示,还是中、俄、阿联酋等国飞行表演队的精彩表演,都不乏亮点。一些首次公开展示的新型军机都受到公众的热烈追捧。更重要的是,现场的近距离展览和飞行展示不仅是军机外销的“敲门砖”,使潜在客户对这些展品的性能有了直观的认识,而且树立了公众形象,向普通观众推广了航空文化。 歼-31“鹘鹰” 全场唯一隐形战机 歼-31“鹘鹰”是本届珠海航展现场亮相的唯一一款全隐形设计战斗机,尽管其飞行表演的动作编排比较稳重,盘旋冲刺过程中只进行少量滚转,但就展示效果而言,已足够引起潜在客户的兴趣。 笔者现场观察发现,与停放在“鹘鹰”附近的苏-35战斗机相对照,“鹘鹰”的尺寸略小,应该属于中型战斗机规格。“鹘鹰”采用两侧进气布局,水平机翼选择带前缘襟翼和后缘襟副翼的大面积梯形后掠翼,两片尾翼V字形向外倾斜,这种设计能为飞机提供更大升力效率,并在中低空亚、跨音速机动时具有良好的气动控制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生产商中航工业沈飞公司在室内展厅摆放的“鹘鹰”1:2模型与实机存在些许差异,给外界留下很多遐想空间。例如,模型采用与美国F-22类似的全罩式座舱盖,而实机采用强度较高的两段式座舱盖。另一个差异是模型机头下方出现多边形突起物,疑似光电探测系统(采用被动式红外探测手段帮助飞行员了解战机状况与空情数据,有利于飞行员完成侦察和攻击任务),而现场飞行展示的歼-31机头线条极为平滑。 其实,自从2012年有人拍到“鹘鹰”模型至今,围绕该机的各种猜测不绝于耳,最吸引眼球的当属该机是否能与F-22等著名隐形战机抗衡。但根据现场观察,“鹘鹰”仍处于技术验证阶段,相关设计尚未冻结,因此过早谈论性能对抗并不合适。更关键的是,具备隐形气动布局的“鹘鹰”初露端倪仅两年后便以真身首秀珠海,反映出中国航空工业经过近20年快速发展已具备高度的自信,这种气势值得点赞。
|
|
|
|
![]() |
![]() |
第三股势力已浮现 中国要防的不只美日 |
![]() |
乌军“换俘” 大半个亚速团为何都换回来了 |
![]() |
中国氢弹试射成功 非核氢爆技术大突破 |
![]() |
歼-36空中原地直角转向 谁还怀疑机动能力? |
![]() |
歼10抵达埃及参演 飞越红海美军没发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