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边境对峙依然在持续中,中印局势似乎并不明朗。据悉,印度军工为了全力支持印军对抗解放军,苦心开发多种装备!
据印媒报道,近日,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DRDO)开发了多种产品,以帮助印度军队应付极端寒冷的天气,对付中国,例如Him-Taapak加热装置和融雪机,来帮助印度士兵应付极低的温度。
在我们的传统印象中,提到印度军工似乎就想调侃几句。印度军工自身的确存在着问题。细数这些年印度空军坠毁的飞机,我们可以发现除了交付的“阵风”战斗机之外,几乎所有进口战斗机都没逃过坠机的命运。
印度空军“阵风”战斗机(资料图)
据相关资料显示,仅在2004年至2007年间,印度空军共坠毁了29架军机,而其中由印度斯坦航空公司升级或维修的居然超过三分之二,由此可见印度维修保障能力的糟糕。
探其原因,机型老化,飞行员素质以及后期维护是三大诟病。
买来的装备出问题,自家造得就有点不堪入目了。先不说飞机、坦克这些大件装备。印度军工的现状是,他们连最简单的枪炮弹药都造不好,这之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印度试射从美国进口的M777超轻型榴弹炮时,印度国产的155毫米炮弹居然炸膛了。
可见,印度军工发展真的不太如意。首先就是因为印度在武器装备方面长期依赖进口,并且进口工作似乎也并没有太多的计划,给人的感觉就是印度看上了哪家的装备,心动了就马上会行动。比如印度国产LCA“光辉”战机,其原计划装备在法国帮助下自研的“卡弗里”发动机,但因进度拖延,这种法国血统发动机又最终被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生产的F404发动机所取代。
而这也无可避免地导致了印度军工标准和结构的混乱。其次,印度薄弱的工业基础也是阻碍印度军工崛起的一大拦路虎。
印度国产LCA战机在高原进行部署测试
当然,印度军工政策延续性不足也是一大诟病,无论是印度国大党还是人民党,在制订军事工业发展政策时,往往会选择见效最快、最能得到民众支持的措施。
再加上党派、宗教甚至个人利益的影响,印度军工的蓝图就只能东拼西凑。据悉,印度不少武器采购计划都受累于腐败案件。其中陆军装备,特别是火炮属于重灾区。Theprint网站称,1986年印度与瑞典福博斯公司签订采购 FH-77B牵引式榴弹炮的合同,但后来腐败丑闻被曝光。“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印度陆军在接下来的30年里一直没有引进新的榴弹炮。直到2016年,印度才将第一批国产“丹努什”榴弹炮交给陆军试验。印度陆军火炮现代化计划明确提出2022年3月前需要1580门牵引式火炮,但“丹努什”的实际交付速度为每月4门。
自己做不了,就干脆买,买得多了,自己造的性价比更低,那还是就继续买,如此恶性循环直接让印度军工失去了活力。
当然,想靠着买武器就能强国是不现实的。
譬如前段时间到货的阵风战机,就被眼尖的网友发现严重掉漆,还被美媒吐槽。不得不让人怀疑是不是印度买到了“二手货”。其实这也不是印度头一次栽跟头了,毕竟“买家秀”和“卖家秀”有时候难免会有出入。再如更早的2013年,俄罗斯便卖给印度二手装备,将“冷战”时期退役的军舰翻新后转手卖给印度,而印度在购买了大量的西方(以色列、欧洲、美国)先进武器之后,才意识到情况不对。
此外,令人眼花缭乱的军事装备体系,不但技术标准不统一,运用方式也不同,要将各种采购的军事装备融合在一起形成整体作战能力,难度极大。印度要将它们完全消化,不是短期内能够做到的。
不过,印度貌似不会太在意这点“得失”,总之有钱就要“买买买”,就要成“武器大国”。
《国家利益》网站曾称,“面对中国威胁”,印军依然只能通过“紧急采购”这种应急办法来取得少量军用装备。而印度国产装备缺乏核心系统的制造能力、相关部门片面追求本土化的指标,不但阻碍印军战斗力的提升,还让国外军火商得以大发其财。
如今,中印边境对峙局势也并没有降温的意思,加之些许外部力量的干涉,让中印之间变得扑朔迷离。有专家分析说,“事实上,在美印关系上,美国一直非常主动地寻求与印度进行有实质意义的军事合作”。而美国的目的很简单也很明确,那就是意图加强与印度的互动来实现遏制中国的战略。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在中印对峙中捡了不少便宜,不仅仅是武器,譬如棉衣、冬季帐篷、活动板房等后勤物资,美国可真是赚了不少。如今,连日本、新加坡都似乎盯上了印度,看来印度的钱真心挺好赚的。有专家指出,印度已经步入穷兵黩武的境地,到最后很可能给自己的国家带来更大的灾难。
我们自然希望印度早日“回头”,中印边境能早日结束对峙状态,但是印方想恢复“拉达克地区原状”的心思早就被人们看破了,中国会坚定维护自己的领土主权,印方切不可有任何单方面强行往前拱、迫使中方让步的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