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时事新闻 > 正文  
习近平下达密令 与日本进入战斗状态
www.wforum.com | 2016-02-20 01:14:01  多维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中国在南海西沙群岛部署地对空导弹使南海紧张局势急剧升温。此时,美国安全保障专家却对“中国夺岛”敲响警钟。他分析称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在奥巴马任期内登岛宣告对钓鱼岛拥有领权。

  日本ZAKZAK网站2月19日发表一篇题为《中国强夺钓鱼岛机密信息曝光 奥巴马将对日本坐视不管》文中称,中国在南海西沙群岛部署地对空导弹一事引起了美国的强烈反感。美国总统奥巴马表示将在南海继续进行“航行自由作战”方针,今后将加强对中防卫网。如今南海局势愈演愈烈,美国安全保障专家却对“中国夺岛”敲响警钟。他分析称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在奥巴马任期内登岛宣告对钓鱼岛(日本称尖阁诸岛)拥有领权。

  “钓鱼岛(日本称尖阁诸岛)危在旦夕。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或已决断与日本进入战斗状态”,如此机密信息浮出水面,日美两国当局陷入紧张。

  到底发生了什么?以下就是美军、美国情报当局相关人士获取的情报:

  “2015年秋以来,中国政府官员继续宣称钓鱼岛(日本称尖阁诸岛)为“核心利益”,并对日本宣告称如果是为了夺岛不拒冲突。此外,2015年末,有消息称习近平主席对军队下达了“东海将进入军事作战”的密令”。

  “习近平于2016年2月1日实施军改,将七大军区改编为五大战区。负责东海的为东部战区,习近平好像只对此战区发出了战斗准备的命令。证据就是介绍各战区司令部的军机关报《解放军报》2月3日反常记录称,只有东部战区弥漫着“强烈的硝烟味”。

  中国一直想当然地认为,“中国海警局的全副武装巡逻艇偶然撞上日本海上保卫厅的巡逻艇引发冲突,战斗机加入攻击。趁乱,海警局队员断然实行登岛作战,日本方面出动的自卫队护卫舰、战斗机,双方进入局部战斗状态。日本必定回避全面战争,态度消极的奥巴马对日本坐视不管。解决只能依靠国际调停,中国取得胜利”。

  如此,就能从根本上颠覆日本主张的“中日两国在钓鱼岛(日本称尖阁诸岛)上不存在领土争端问题”立场。进而,中国能够进一步构建包围网,分化日美同盟。

  美国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哈里斯1月27日在华盛顿市内进行演讲坚决称,“如果中国攻击钓鱼岛,美军会帮助日本守护该岛”。然而美军官员做出这样的言论也是破例。发言的背后或许已经得知上述的中国军事作战情报。

  中国可以通过与日本的局部战争转移泡沫经济解体而引发的人民的不满。作战的有效期就是宣布放弃做“世界警察”的奥巴马的任期,也就是2017年1月。  (乐天 编译)

(0)
相关新闻
纽约时报:中国对邻国 胡萝卜加大棒日本为何选择此时闯钓鱼岛?
仅隔了一天 中共就变脸中共悄悄认怂了?
川普会见石破茂后 钓鱼岛面临更大变数美专家建议川普,把钓鱼岛变成美军靶场?
日本NHK“钓鱼岛是中国领土”雇员被刑事控告炸锅!NHK中国播报员当场称“钓鱼台是中国的”
首次发生! 中国出现异动 日本进入高度警戒状态日本拟建造3万吨大型巡逻船 守钓鱼岛海域
美日韩海警联演 中方4招定钓鱼岛胜局中国护卫舰在监视俄罗斯军舰?
6000吨巡逻船下水 也无力改变中日海上执法力量对中国海警船钓鱼岛海域和日本差一点…
日本要用新导弹与中国"抢"钓鱼岛 能否中国海警9·18当天巡航钓鱼岛 卫星图曝中日对峙
钓鱼岛刚较量过 日本为何又催中国和好?钓鱼岛对决 中国亮出核潜艇!释重大信号
日媒:中国今年第28次进钓鱼岛领海 海警船上还有日本向美求购射程超500公里导弹 称将用在钓鱼岛
更多相关新闻请点击"钓鱼岛"专题新闻报道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14颗卫星变轨到缅甸震区 美军:中国如此强
美军在南海已趋极限 尼米兹号最后一次来西
炸毁俄制轰炸机 中国造无人机牛刀小试
普京不依赖于中国 4万吨准航母突然曝光?
无人机被中方接管送回 把印军吓出一身冷汗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14颗卫星变轨到缅甸震区 美军:中国如此强
美军在南海已趋极限 尼米兹号最后一次来西
炸毁俄制轰炸机 中国造无人机牛刀小试
普京不依赖于中国 4万吨准航母突然曝光?
无人机被中方接管送回 把印军吓出一身冷汗
055大驱强行靠近美航母群,距离只有3海里
隐形反舰弹来袭!官媒曝光的这段画面
下水4年半,福特舰终于把电磁弹射器棚子拆
美国海军的自信正在流失
突击步枪,冲锋枪为什么大都采用30发弹匣?
热门专题
1中美对抗2以哈战争3乌克兰战争
4美国大选5李克强猝逝6新冠疫情
7香港局势8委内瑞拉9华为
10黑心疫苗11“低端人群”12美国税改
13红黄蓝幼儿园14中共19大15郭文贵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5.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