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检测,请停止你的表演 | |
www.wforum.com | 2022-11-23 15:43:07 建筑群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 |
|
|
新型冠状病毒(以下简称“新冠”)核酸检测从2020年1月底开始。2019年年底,具有较高传染性、致病率、致死率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陆续在国内多城市出现,之后中国开始研制新型冠状病毒检测的试剂。2020年1月底,中国研制出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的试剂盒,并应用于存在疫情的地区。 自此,核酸检测CT值成为初步判断测试者是否感染新冠病毒的关键指标,也成为令 “动态清零”政策得以实现的重要技术。至今已经3年。三年间,从2020年到2022年,从全员检测、三天两检到一天一检,核酸检测成为绝大多数普通人的日常,却很少有人回忆起,核酸检测是为了什么。 在笔者看来,经历三年疫情的演变,核酸检测已经从“跑赢病毒”的必要环节,逐步变成了一场为了检测而检测的集体表演。原因具体有三: 一,核酸检测结果是阴性,无法代表没有感染病毒。 为解释这一点,首先需要说明核酸检测的CT值、阴性、阳性分别意味着什么。 CT值,代表培养病毒样品的循环次数,其原理如下:咽拭子采集样品中,即便存在新冠病毒,其数量也很可能太过微小,无法达到能被检测出的水平。为准确判断中的病毒数量,检测前需要对样品进行培育,每一次培育,病毒数量都会增加数倍。这样的一次培育被称为一次循环。按照标准,培养35次后,如果样品中的病毒数量已经达到了一定数值,则认为测试者携带新冠病毒。如果不到35次循环即检测出病毒(CT值≤35),意味着样品中的病毒数量更多,记为核酸阳性。如果35次循环后没有检测出病毒,意味着样品中的病毒数量更少,记为核酸阴性。所以,核酸阳性和阴性的区别在于病毒数量的多和少,而不是绝对的有和无。 因此,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并不代表一定没有携带病毒,还要结合当时的社会面病毒传播情况综合考虑。2020年初,新冠传播还不广泛,国内绝大多数地区都是零感染、个位数感染区,有病毒是小概率事件,没有病毒是大概率事件,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则大概率确实没有病毒。但到2022年底,经过三年的传播,全世界各地都有新冠病毒的存在,中国所有省份和主要城市都发现过病例,此时,没有病毒成了小概率事件,有病毒成了大概率事件,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更有可能只代表着病毒数量较小,而不是绝对没有。 既然大家身上都可能有病毒,只是多和少的区别,那么,当一个人自身抵抗力低时,病毒数量可能从少变多,测试结果阴性转为阳性;当一个人自身抵抗力高时,病毒数量可能从多变少,测试结果阳性转为阴性。类似这样的案例在近一年的媒体、自媒体报道中屡见不鲜,也就能理解为什么核酸检测要测多轮。可关键是,一个人人身上都有的病毒、一个仅凭自身抵抗力就可能导致数量变化的病毒,真的还有必要区别阴、阳吗? 二,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不意味着罹患新冠肺炎。 2020年初的新冠病毒导致肺炎的比例较高,症状也比较强烈,因肺炎引发的呼吸困难、高烧等并发症普遍存在,也有较长期的后遗症案例。核酸检测是帮助患者判断病因、确定治疗与隔离方案的重要步骤。而2022年底,无论是广州、郑州还是北京,约九成的新冠病毒感染者都是无症状的,也就是说,即便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肺部等器官也没有病变。 如果病毒有90%的概率不会引发疾病,又何必检测每个人是否感染呢?须知,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中存在着无穷无尽的病毒,每一种病毒都可以研发与之对应的检测试剂。然而,除非某种病毒对人体有重大的威胁,否则人类既无可能也无必要,将生命与金钱耗费在对生命健康影响不大的病毒检测上。 或许有人会说,核酸检测的社会价值,不能单看病毒对检测者本人的健康影响,也要考虑到病毒的传播可能给更多人带来伤害。然而,当下的新冠病毒,真的会给人带来巨大的伤害吗?须知—— 三、当下新冠肺炎致死率和后遗症低于1% 当然,还有10%的人因为感染新冠病毒而罹患肺炎。但是,此时的新冠肺炎与2020年初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回顾2020年初的数据,新冠肺炎致死率是比较高的。以2020年2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统计口径为准,湖北确诊病例病死率3.1%,其中武汉市4.9%;湖北外省份0.16%;全国在2.3%到2.1%之间。 而时隔三年,广州这一波疫情爆发的2022年10月22日到11月15日期间,累计感染者3.3万人,其中无一例重症,更无死亡。由此,即便感染病毒、罹患肺炎,患者也不必感到太大的恐慌,甚至,同样水平的流感或者摔个跤,都可能给老年人、有并发症的患者带来不亚于新冠病毒的伤害。 日本2020年度死亡原因数据(来源:网络) 总结以上三点,从2020年到2022年,核酸检测已经从一个可以判断是否感染、对病因有重大参考意义、预警死亡风险的指标,变成了一个只能判断感染程度、即便感染也不一定生病、几乎绝不会死亡的指标。可以说,此时此刻,核酸检测结果只能代表病毒的数量,与人体健康、社会风险的关联已然不复往昔。 对比之下,核酸检测的成本巨大。 在多个城市,为满足持72小时或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方可进入公共场所、全员检测等公共卫生要求,核酸检测的应用范围和频率大幅提升,耗费了大量的财政资金。 以北京为例,从5月以来,市民平均每3天检测一次,一个月需检测10次,按全市2000万人口计算,则为2亿次。根据国家医保局5月25日印发的《关于进一步降低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和抗原检测价格的通知》,多人混检降至不高于每人份5元,大致可估计财政承担的核酸检测成本约为每月10亿元,对比北京市包括应对疫情在内的各类卫生健康支出,可以看到北京市2022年上半年总开支391.9亿元,平均每月63亿元。须知,这可是保障全体市民——从婴儿到老人——所有卫生健康需求的支出。仅核酸检测一项的每月10亿元,就会占掉北京市卫生健康支出月平均值的15%左右。 不仅如此,北京市自5月到11月的核酸检测成本估算为70亿元,北京市三年累计6600名左右的确诊病例,如将核酸检测成本花在病例身上,平均每人可以获得约一百万元。 有人或许会说,恰恰因为做了核酸检测,所以才控制住了病例总数。那么再算一笔账:如果按北京市2000万市民全部感染新冠病毒,其中10%确诊新冠肺炎,则为200万,其中1%为无法自愈的重症来计算,共有2万市民需要专门的医疗照护,这70亿元足够为每个人提供35万元的医护经费。这样一算,越发感觉免费的东西是最贵的。 总之,核酸检测是一项有价值的技术,但其发挥价值需要特定的前提。 当核酸检测有助于探测一个初见端倪、致病率和致死率均高的病毒是否存在,其开展就是有意义的。当核酸检测只能判断一个普遍存在、致病率不高、致死率极低的病毒是否存在,检测的意义本身就需要被审视。在后一种情况下,核酸检测将变成一场为了做而做的表演;因检测而产生的成本,很可能超过治病需要的费用;检测结果带给个体的痛苦,很可能超过染病的困扰。 在这一背景下,或许需要还原医疗卫生的根本目的:守护人类的幸福生活。毕竟,人类从来未能杜绝肺炎、鼠疫、流感、痢疾的存在,却不影响吃饭、见面、学习、生活。核酸检测的本质,只是判断病毒的数量,而病毒的数量多寡,不应该也没有必要在脱离患病的前提下,影响每个人的生活。 2020年初有个说法:忍住不出门,就是对社会最大的贡献。 从2020年到2022年,普通人不仅忍,且一忍再忍,且目前还看不到终点。 而贡献在哪里,给了谁?看不清楚。 笔者想,这是否是某种囚徒困境的反面:当每个人为了“集体利益”而牺牲小我时,集体利益并不会自动出现。纵观社会面,出现的只是一个又一个自愿或被动牺牲的小我。而理想中的集体利益,是否必须以每个人都蒙受损失的形态出现,值得深思。 |
|
|
|
相关新闻 | |
领先中国50年?一声不吭造20艘航母 | |
无视美俄两国禁令 直接将顶级发动机卖给中 | |
中国039C也下饺子?性能数量双双超越苍龙级 | |
中国新一代驱逐舰1.5万吨 将取代055型 | |
现场惨烈 1万乌军遭屠杀殆尽 法国顾问被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