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时事新闻 > 正文  
美国不可能再有“基辛格”
www.wforum.com | 2024-09-05 00:38:01  上报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邓聿文:美国国安顾问苏利文上周对北京的访问,外界有一种说法把他此访比作当年基辛格密访北京,后者1971年绕过美国国务院,秘密访问了中国,达成中美复交,为尼克松总统访华铺路。 苏氏此访也被美国一些舆论称之为“基辛格式”的访问,意在为拜登访华同中方协调。

在我看来,苏利文访华和基辛格访华唯一的相同点是两人的职务,即便他此行真的是为拜登访华铺路,也肯定不能和基辛格的秘密访问相提并论,美国也不可能再出一个基辛格。

当年基辛格密访北京,首要任务并不是来协商尼克松访华之事,而是和中国联手,收拾苏联,为此来听取中方意见的。 由于中美尚未建交,再加上当时美国国务院系统像今天一样,以反共为政治正确,因此秘密外交这个使命,不太可能交由国务卿或国务院某位官员,这样极可能走漏风声,导致和中国联手反苏这个大战略无法达成。 而从保密性来说,国安助理相对容易进行秘密外交。

现如今中美关系遇阻,但两国的外交渠道大体还是通畅的。 虽然这不表示就没必要使用秘密外交,比如苏利文此前和王毅在第三国见过三次面,每次会谈都长达10多个小时,名曰两国的战略沟通,在消息公布前外界也一无所知,就此而言,亦算是秘密外交,然而,其意义根本是不能和基辛格的秘密访华相比的,即使形式上也有诸多不同。 基辛格对北京的秘访全球都蒙在鼓里,根本预料不到,沙、王的秘密会谈,尤其第一次,外界虽也在相当程度上没有料到,但知道两人不管以什么形式,总会见面的。

这次苏利文到北京,虽在外界预期之外,然而从事后公布的会谈内容看,不过是重复之前两人谈论的议题,尤其是管控两国分歧,避免发生军事冲突,它不是美国战略的改变。 是否有没公布的秘密内容,比如双方达成了拜登访华的共识? 也许有,然而,即使拜登能够访华,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它最多弥补拜登四年总统任期没有踏上中国土地的遗憾,成就的是拜登的外交遗产,对美中关系不会产生明显的效果。

因此,无论如何,这次苏利文的访华,算不上“基辛格式”的密访。 而在当今美国,也不可能再出一个基辛格式的政治人物。 对此可从两个角度来分析。

一是,当下的时代大环境,和当年基辛格访华的背景完全不同。 那时是美国需要中国,共同对付苏联,但如今恰好相反,中国成了美国的头号竞争对手,美国战略界曾一度有联俄反中的想法,传言正是基辛格本人,在川普上台后拜访他时,向后者这样建议。 也许基辛格想重演一次他过去开创的历史,川普也对普京和俄罗斯颇有好感,但是他还是未能接受基辛格的意见,让它成为美国的外交政策。 不是川普不想联俄反中,而是在华盛顿遇到的阻力实在太大,他推不动。

作为地缘政治的玩家,华盛顿继承了英国的均势和离岸平衡的外交思想。 按道理,联俄反中的战略是不难推动的。 而之所以不能成为华盛顿的决策,原因在于,华盛顿的外交也必须服从美国政治正确的需要,也即美国当今的外交掺杂了很强的意识形态因素。 普京治下的俄罗斯,被美国划为和北京一样的“威权专制”国家,彼时俄罗斯又出兵从乌克兰手里抢夺克里米亚,再加上俄罗斯干预了美国大选,在美国也就掀起了一场反俄浪潮,连川普都被民主党攻击有通俄嫌疑,以致不得不对俄示强。 这就错过了联俄共同对付中国的好时机。 等到拜登上任,民主党和拜登本人本来对普京和俄罗斯的印象就不好,在俄入侵乌之后,被划为“邪恶轴心”,成了民主世界最大且即刻的现实威胁,华盛顿也就根本不可能考虑联俄反中的问题。 连极力鼓吹这一思想的米尔斯海默后来也有所调整。

二是,美国新生代的战略学者和对华学者,也普遍丧失了对中国的理解同情和好感,主张和中国进行战略对抗,即使那些认为应该和中国再接触的外交学者,也对中国的共产体制和习近平的专政持一种厌恶心态。

上世纪50年代,美国实行过麦卡锡主义,迫害那些曾经和红色中国有过接触打过交道,或者对中国有好感的学者,让美国学界对中国噤若寒蝉。 可这只是封出了学者的嘴,并不能使他们改变原来对中国应有的情感,只不过让他们把这种情感隐藏了起来。 老一辈的美国的中国学者中,很多在中国渡过了一个长阶段,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和风俗和政治,能说一口流利的中文,甚至是中国社会变革的见证人,他们对他们的研究对象投入了很深的情感。 像费正清、傅高义等是这方面的代表。 这些学者在基辛格访华打开美中交往的大门后,成为美国改善对中关系的重要推手,这一情况一直维持到改革开放后的大部分时期。

但如今,美国的对华学术圈状况完全改变,老一辈的拥抱熊猫派纷纷故去,退出历史舞台,即使还在世的,也已经被边缘化。 新一代起来的对华学者,虽然人数规模要比过去多,但普遍不像老一代学者那样,在中国呆过很长时间,有着第一手的资料和现场感,他们的中文也许说得不错,但很多都是从报道和互联网得来的,当然也就缺乏老一代学者那样的对华情感。 这一方面使得他们对中国的研究更理智,但另一方面也缺乏同理心,更易接受舆论的看法,从竞争的角度理解和研究美中关系。

在这一过程中,中国自身的改变,为美国的中国学者转变对中态度、情感亦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当中共政权变得越来越极权,连曾经的一些知华派,如沈大伟、罗奇等也不得不转向,批评中国。 如今,美国的对华学术圈,熊猫派基本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屠龙派,对中国持强硬态度者占多数。 这种对中国态度和情感的集体转变,当然也会影响到政治人物,比如,前不久成为哈里斯竞选搭档的沃尔滋,是美国政治人物中少有的对中国还怀有某种好感的人,但是对中共也照样直言不讳地批评,主张对中国的战略竞争。

可以说,美国政坛不会再出现“基辛格”,这正是美中两国关系不断恶化的一个写照和象征。 事实上,如果基辛格本人在世,他也不可能再成为“基辛格”。 下一个基辛格的出现,也许是未来二、三十年后的事。

※作者为独立学者/中国战略分析智库研究员

(0)
相关新闻
中美第六代战机比速度 中国或在2028年问世美军交付最新战机 特意配备汉语专家
中国新战舰陆续下水,中美海军正拉开差距解放军的收台之战,至少要打45天?
兵棋推演:美核潜艇阻止解放军登陆台岛从治安战到大国竞争 美国目标是对付中国
第三国外长官宣:拜登习近平都要出席盛会沙利文在北京最后一天 解放军向他阐明了红线
结束访华之际,沙利文北京记者会上亮剑时间不等人! 歼-20的暴兵速度,远超美国的预料
美国值得为台湾出兵吗?华盛顿“弃台论”再起美智库兵推台海战争:中方核潜艇成关键变量
美专家承认:军事威慑中国的可能性已经不存在中美两国战略竞争或将逼近新的红线
中国这一招出手又快又狠!美对华低头示好!危险的信号,美军向中国亮出“超远程武器”
美军舰西太平洋巡航遭遇多艘中国军舰学者主张如此遏中共:如果你打我,我就宣布独立
中美陆军火力水准对比:双方差距50年中国重要的一款进口武器:没它就没有歼20
更多相关新闻请点击"中美对抗"专题新闻报道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做好准备 形势正在失控
命中率100%?又一支“中械军队”恐诞生
震惊!成千上万人机场被拒入境+遣返 签证恐
触目惊心的一份密约 谁让中国沦为苏俄奴隶
被中国淘汰了10年的战法,俄军却捡起来用?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做好准备 形势正在失控
命中率100%?又一支“中械军队”恐诞生
震惊!成千上万人机场被拒入境+遣返 签证恐
触目惊心的一份密约 谁让中国沦为苏俄奴隶
被中国淘汰了10年的战法,俄军却捡起来用?
北京正准备投下震撼弹
15分钟内击退中国军队100公里 印度何来自信
疑将空军一号和战机技术转中国 美军火巨头
中印将在边境西段典角撤军,什么情况?
青岛路虎女事件,正在失控
热门专题
1中美对抗2以哈战争3乌克兰战争
4美国大选5李克强猝逝6新冠疫情
7香港局势8委内瑞拉9华为
10黑心疫苗11“低端人群”12美国税改
13红黄蓝幼儿园14中共19大15郭文贵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4.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