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时事新闻 > 正文  
20年前的电子“垃圾”,竟被炒出“天价”……
www.wforum.com | 2025-04-14 15:45:33  凤凰WEEKLY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办公室的小G,是个纯纯的“数码垃圾佬”。

比起那些最新的品牌爆款,小G更爱在“海鲜市场”淘换过气电子老物件:

5年前的二手手机,8年前的三手相机......虽使用体验不算流畅,小毛病也有不少,但主打就是一个买着便宜,用着不心疼。

然而最近,小G却发现,自己能捡的漏正变得越来越少:

这些原本白菜价的“电子垃圾”,居然卖得比一手新品还贵了。

电子垃圾,被年轻人炒爆

这几年,不少早应该进入垃圾填埋场的电子产品都迎来了“事业的第二春”。

一阵复古之风吹来,让昨日的半导体垃圾,翻红成了今日的时尚圈爆款。

而CCD相机,便是这其中的典型。

20年前的电子“垃圾”,竟被炒出“天价”……

三四年前,CCD还是数码相机家族里的过气老登,是几十块钱论斤收都嫌贵的古早废品。

毕竟作为一种在2010年前后就已被迭代掉的卡片机机型,CCD相机可谓是一身的“老年病”:

像素颇低,色散略重,噪点过大,用起来一不留神,就会失焦、模糊和过曝......

20年前的电子“垃圾”,竟被炒出“天价”……

在当年的“避坑”视频里,有博主甚至称“同样都是花钱,你买CCD,买奥林巴斯FE230或佳能A620,还不如买台行车记录仪”。

然而在今天,CCD相机却成了最有“氛围感”和“复古vibe”的潮流玩具。

它出现在LISA和欧阳娜娜等明星的手中,出现在社交媒体的出片种草榜里,以几倍、十几倍的夸张溢价,被年轻人们疯抢。

20年前的电子“垃圾”,竟被炒出“天价”……

部分明星的同款机型,更是从曾经的“旧货市场遍地都是”,变成了“要找日本和西班牙的海淘加价”才能买到。

年轻的消费者们钟爱CCD那小巧轻便的方正外形、不调参数就可一键拍照的傻瓜式设计。

20年前的电子“垃圾”,竟被炒出“天价”……

甚至连这类卡片机过去的各种臭毛病,也都在热炒中被吹成了香饽饽:

画面低质偏暗,噪点肉眼可见?

不要紧,这些瑕疵都是复古审美的必备要素,要的就是一个数码成像的“古早味儿”。

尽管,这股花大几百买来的“古早味儿”,在今天的智能机上找一个免费的“富士同款滤镜”也能搞定。

20年前的电子“垃圾”,竟被炒出“天价”……

但消费电子垃圾,似乎追求的就是一个与科技发展的方向背道而驰。

所以,当今天的旗舰机用上了莱卡的镜头,把后摄的像素冲到了上亿,有些人却开始购置比CCD还古旧的一次性胶片相机。

20年前的电子“垃圾”,竟被炒出“天价”……

这种相机,一台卖百元,相片要冲洗,只能拍27次,且“咔嚓”且珍惜,外人看着繁琐,玩家却乐此不疲。

它们将其诗意化为“胶片成像的浪漫”,说:“正因次数有限,所以快门才能定格永恒。”

20年前的电子“垃圾”,竟被炒出“天价”……

与之类似,一台老旧的CRT显示器,虽然沉重,臃肿,接口的制式复杂到令人疲惫,但却是不少复古爱好者最心水的怀旧显像设备。

20年前的电子“垃圾”,竟被炒出“天价”……

因为当这一台台“大屁股”被点亮,你便能看到屏幕上醒目的一行行扫描线。

20年前的电子“垃圾”,竟被炒出“天价”……

在过去,它们是CRT落后于液晶的证明。

而如今,它们则成了某种千禧年的符号,被年轻人,尤其是10后的小孩哥姐们追捧:

像素风格的游戏,一定要用CRT显示器玩。接液晶屏开扫描线滤镜?看着是差不多,但玩起来就没那“味儿”了。

20年前的电子“垃圾”,竟被炒出“天价”……

同样,当在手机上用流媒体APP听歌已司空见惯,有些人却选择重新用回了连屏幕都没有的MP3,更返璞归真的,索性直接做回了那只手捧随身听的吗喽↓

20年前的电子“垃圾”,竟被炒出“天价”……

随身听虽然个儿头大,但却是上世纪末工业设计的集大成;

磁带里的歌虽然少,但每一盘里都灌注了当年唱片产业的辉煌。

所以在如今的二手平台,各大品牌的磁带机交易都十分活跃,像索尼wm-d6c这样的尖儿货,很轻松就能卖到五、六千元。

20年前的电子“垃圾”,竟被炒出“天价”……

毕竟,大家买的不止是WALKMAN,也是圆了童年的自己一个变酷的梦想。

而说到酷,当手机的外形,都固化成了“一块大屏搓玻璃”,那么便自然会有人开始怀念过去直板机和翻盖机的“咔哒”声。

20年前的电子“垃圾”,竟被炒出“天价”……

这种怀念,不仅让一批本该被拿去炼黄金的老机型,靠着其鲜艳的配色和极少的功能,成了不少女孩的“高颜值戒网机”,还让一家机圈OG短暂打赢了“复活赛”。

去年,诺基亚推出了自家当年经典的3210的复刻款。

20年前的电子“垃圾”,竟被炒出“天价”……

尽管这款九键直板机啥应用都装不了,浑身上下只有一款“贪吃蛇”玩。

但因为它续航足够长,拍照像素足够低,愣是从“怀旧的电子废物”被炒成了“可以接打电话的、仅售379元的CCD相机平替”,一经发售就被一抢而空。

20年前的电子“垃圾”,竟被炒出“天价”……

同样,任天堂家的老掌机3DS、NDS,也因其本身轻便美观、颜色多元,能被贴上各色贴纸DIY等特点,被社媒赋予了名为“Switch平替”的新消费动机,迎来了一波持续到今天的翻红。

最夸张的时候,一台原价仅需300多块的老掌机能溢价70%,全新未拆封的则能卖到上千元。

20年前的电子“垃圾”,竟被炒出“天价”……

电子垃圾的相继火爆,不但一次次盘活了电子产品的二手交易市场,也吸引来了不少滥竽充数捞一笔的投机客:

有人真的拿行车记录仪伪装成CCD相机贩卖,也有人把便宜的开源掌机愣说成是3DS来骗萌新,更有今天某些打着“复刻经典”旗号的电子厂牌,只学来了当年索尼和尼康的产品外形设计,却没学到老厂的品控与细节打磨......

20年前的电子“垃圾”,竟被炒出“天价”……

可说到底,又是一种怎样怀旧的情节,让这些本该被时代所抛弃的电子垃圾,重新归入了潮流,击中了无数年轻人的心趴,让他们情愿为“过时”而破费呢?

一个暂时的避风港

从某种意义上讲,年轻人消费电子垃圾,其实是在购置一张张前往过去的避难票。

20年前的电子“垃圾”,竟被炒出“天价”……

而大家所逃避的,则是一种充斥在当下生活中的,对于“清晰”的过饱和需求:

在视觉上,厂商们把像素的数量卷成了军备竞赛;

在交互上,极简主义的设计让所见就是所得;

在信息上,DeepSeek更是可以在几秒内把万事万物都归纳整理成一段确定的陈述。

在不断更新迭代数码的世界里,一切都要足够的明确,足够的精准,足够的纤毫毕现,足够的结果为王。

20年前的电子“垃圾”,竟被炒出“天价”……

这确实让我们的生活变得足够高效,但也让不少人在技术的狂飙中倍感窒息:

我真的需要五颗千万级主摄加一套AI来随手拍吗?

我真的有必要随时都能听到全世界每天发出的所有新歌吗?

我真的要在所有的电子消费上,都追求所谓的“极致体验”吗?

20年前的电子“垃圾”,竟被炒出“天价”……

当世界已经卷到再也卷不起,那便自然会有人选择转身向旧日走去。

就像当生活过于疲惫和难以掌控,一种被定义为“中式梦核”的视频,便会在年轻人的群体中扩散开来。

视频里,是一张张模糊泛黄的老照片,是童年的赫鲁晓夫楼和木质家装,是蓝色玻璃的大厦和游乐园里卡通气球,搭配上怀旧的音乐,营造出了你我童年旧梦的静滞模样。

20年前的电子“垃圾”,竟被炒出“天价”……

在梦核朦胧的昨日映像里,无数90后、00后找到了一个可以暂时不用长大的地方。

同样,在那些被热炒的数码老物件身上,你也能捕获到这种反进步叙事所展现出的“低清”与“繁琐”:

CCD相机的不智能与失真,CRT显示器的沉重与扫描线,翻盖机的小屏幕和低刷新率......

20年前的电子“垃圾”,竟被炒出“天价”……

和今天的电子设备,恨不得每一颗原子都能让你看清,让你摆弄的画质与交互相比,电子垃圾所呈现的,反而是一种含混的暧昧。

但也就是这种不清晰的、被年代感所浸透的暧昧,给了今天的年轻人一个逃往过去的媒介。

让他们可以借由那一台台应属于过去的数码产品,前往那个他们或尚且年幼,或从未经历过的千禧年之前。

20年前的电子“垃圾”,竟被炒出“天价”……

就像许多CCD消费者会告诉你,它们买的不是老相机,而是一个特定年代的氛围感。

而在那个年代,手机的外形还没有形成制式,相机的成像还没有完成进化,听歌还需要在磁带里挑挑拣拣,游戏里的贴图还都是大色块。

20年前的电子“垃圾”,竟被炒出“天价”……

在那个年代,世界还不像今天这样极尽明晰与高效,人们还是在一片未知里对未来充满希望,在那些高噪点的旧日影像里,在名为怀旧的滤镜之下:

“过去的一切,哪怕再冰冷的科技,都会显得暖洋洋的。”

但大家都知道,没有人能永远活在过去,曾经的美好终究不过是某种一厢情愿。

20年前的电子“垃圾”,竟被炒出“天价”……

所以对电子产品的怀旧消费通常不会持久,它总是一阵又一阵,一波接着一波:

今天还在热炒翻盖手机是可折叠的CCD相机,明天便开始在大悦城排队照大头贴;

今天还在对比3DS和PSV到底入哪个更适合入坑,明天便又掀起了一波在社交媒体上晒刚淘来的二手的ipod shuffle。

但即便如此,年轻人们还是乐于去收集、去消费那些来自过去的数码碎片。

20年前的电子“垃圾”,竟被炒出“天价”……

毕竟,他们可以用这些碎片来创造属于自己这代人的怀旧。

他们可以到那个名为“21世纪初”,或是更早的时间节点里沉浸片刻,小憩一会儿,

从那个尚且朦胧的但充满可能性的上行时代里,汲取一些面对当下生活的动力。

(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比原子弹还稀有的技术 全球仅三个国家掌握
美国副总统证实 有人想对中国动武?
中国空军数年内都打不过印度,如今呢?
中国核动力航母轮廓逐渐清晰 三大技术跃升
中国815侦察船没有武器,海盗敢抢吗?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比原子弹还稀有的技术 全球仅三个国家掌握
美国副总统证实 有人想对中国动武?
中国空军数年内都打不过印度,如今呢?
中国核动力航母轮廓逐渐清晰 三大技术跃升
中国815侦察船没有武器,海盗敢抢吗?
第二个“乌克兰”出现 准备与俄打车轮战?
川普说漏嘴了 胡塞武装真击沉过美军舰?
太尬了!川普拒绝与她握手…网络炸锅
朝鲜军人在俄实战经验已在全军推广
美国关税战同时 中国的4艘测量船南下太平洋
热门专题
1中美对抗2以哈战争3乌克兰战争
4美国大选5李克强猝逝6新冠疫情
7香港局势8委内瑞拉9华为
10黑心疫苗11“低端人群”12美国税改
13红黄蓝幼儿园14中共19大15郭文贵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5.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