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兵器知识 > 正文  
俄军苏57发动机尾喷管有小秘密:自带冷却可红外隐身
www.wforum.com | 2020-04-05 19:15:03  世界军事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对于隐身战斗机来说,红外隐身已经被放在与雷达隐身同等重要的地位,降低本机红外特征不仅能缩短被红外传感器和红外制导导弹引导头发现和锁定的距离,还有利于通过发射红外干扰弹来摆脱导弹追踪。

  尾喷管是战斗机上最大的红外辐射源,降低尾喷管红外辐射的关键就是降低管排气温度和尾喷管表面温度,这样才能避免隐身战斗机成为红外传感器严重耀眼的目标。

  在轴对称圆形喷管的红外隐身设计上,F-35“闪电II”战斗机F135发动机是一个典型例子。其发动机尾喷管由两层收敛-扩散鱼鳞片组成,末端都为锯齿外形。这个锯齿形尖端除了能将后方入射雷达波偏转向两侧非关键方向,降低RCS之外,还能产生涡流,加速灼热喷流与外界冷空气之间的掺混,降低排气温度。

  此外两层鱼鳞片之间还具有一圈冷却空气通道,从F135发动机的外涵道引入冷却空气对鱼鳞片进行降温,有效降低外层鱼鳞片表面温度。

  另一个典型例子就是俄罗斯苏-57战斗机正在试飞的“产品30”发动机。作为该机的第二阶段发动机,俄罗斯人对“产品30”寄予厚望,这种发动机除了在推力、可靠性、服役寿命等方面大幅增强外,尾喷管隐身性能也将大幅改观。

  与F135的尾喷管一样,“产品30”尾喷管鱼鳞片同样采用锯齿设计,利于雷达和红外隐身。但在尾喷管冷却设计上,俄罗斯人的解决方案却十分特别,在尾喷管根部开了一圈覆盖有细金属屏蔽网的引射进气口,直接通过引射作用将冷空气导入两层鱼鳞片之间来降低喷管温度。

  之所以采用这种有些复杂和累赘的设计,是因为“产品30”的关节式矢量喷管将可上下偏转的收敛-扩散喷管与加力燃烧室分成两个独立部分,发动机内外涵气流都通过尾喷管排出,所以无法利用外涵冷气流直接冷区尾喷管,只能另辟蹊径单独设立冷区通道了。

  至于我国的歼-20,预测将会使用已经经过歼-10B验证的轴对称全向矢量尾喷管,这种喷管在结构上更加接近传统轴对称喷管,所以在冷却设计上会有更大自由度,无需像“产品30”这样累赘。

(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断水就是宣战:印巴这次堪比古巴导弹危机
令人诧异!越南阅兵彩排出现的军服
中印边境解放军已换新武器 双方战力悬殊
印巴交火!能不能打赢全靠中国制造
正面突破!山东舰距美制反舰导弹不足100公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断水就是宣战:印巴这次堪比古巴导弹危机
令人诧异!越南阅兵彩排出现的军服
中印边境解放军已换新武器 双方战力悬殊
印巴交火!能不能打赢全靠中国制造
正面突破!山东舰距美制反舰导弹不足100公
劲爆!歼-36超低空掠过,超高清照
歼-36的最新视频 成飞宣传能力超过了沈飞
歼-15挂上鹰击-83K 上演“玩命突击”
印度对巴基斯坦下死手 中国会出手吗?
4艘055大驱同时开建 美想打压中国造船业太
热门专题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5.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