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直-20,很多人知道它是一款典型军用直升机,可以运兵、侦察、反潜,这些都是典型的战场作战任务。其实,它还有一个重要用途,就是搜救。有人可能认为,搜救不就是飞一圈、转一圈这么简单的事么?实则不然,这里面大有门道。
从现已公开的直-20照片当中,可以看到其机身和尾梁过渡的位置,有一个明显凸起的“鼓包”,看似不起眼,实际上作用却大有来路。
直升机搜救任务很多,比如说可以用于航天员的着陆搜救。我国载人航天发展迅猛,飞船着陆搜救要求不断提高,过去的搜救模式是以地面车队为主,现在则发展成为以直升机分队搜救为主,搜救指挥所就建在直升机上。航天员搜救有其特殊性,需要在直升机上指挥所和北京总指挥所之间建立宽带通信链路,沟通影像、语音数据,实现总指挥所对现场搜救的及时掌握和指挥。
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直升机使用的通信保障系统,主要是短波和超短波电台,在搜救工作存在两大不足,首先是通信距离有限,作用距离最多三五百公里;其次是系统带宽的局限,只适合语音通信,不支持图像、数据、话音综合传输,这两方面的缺点极大限制了直升机在航天搜救中的表现。
要解决这个问题,直升机上必须加装卫星通信系统,尤其机载宽带卫星通信系统,通过同步卫星建立直升机平台与指挥中心的宽带数据链路,克服了超短波通信作用距离近的限制,又可实现影像、语音等综合数据的实时传输,从而为多维信息的获取和全程可视化指挥提供了技术支持。
话题回到直-20身上,前面提到的机身和尾梁过渡位置上凸起的“鼓包”可能就是宽带卫星通讯天线,说明直-20可以在任何地点,随时与远在几千里之外的指挥中心实现综合数据实时传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