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兵器知识 > 正文  
东风31首射21年后都有哪些变化:这3项性能大幅提升
www.wforum.com | 2020-08-25 19:15:42  世界军事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东风-31是中国研制的第二代洲际地地战略导弹,也是中国首型固体燃料远程弹道导弹。早在第一代洲际战略导弹东风-5还在研制过程中,我国就已经开始第二代战略导弹的研制,最初曾试图在成熟的液体火箭基础上,发展东风-22远程弹道导弹,到1984年底已经完成了初样设计,但研制工作进行了一半就被紧急叫停了,因为当时的领导人在听取汇报之后,逐步了解到固体燃料导弹已经成为未来导弹的发展潮流,固体燃料导弹体积比液体更小,而且发射前不需要提前加注燃料。液体燃料导弹方式只能选择固定发射,而固体导弹就要灵活的多了,能够装在卡车上做移动发射平台。因此,固体导弹更适合机动作战,所以,我国随即停止了东风-22导弹的研制,同时确定了陆海兼顾、技术共用、大直径、基本型和系列化方针。在1986年5月启动远程固体导弹东风-31的研制。

  可见,东风-31从诞生伊始就具备相当高的起点,可以说它身上寄托着中国军队对未来“国之利器”的殷切期盼。但可想而知,东风-31的研制历程充满着艰辛,中国初次尝试开发固体战略导弹,期间难题林立,诸如固体燃料发动机,推进剂合成,弹锥复合材料制造,大型特种拖车制造等均属严峻挑战,其中高性能推进剂合成就发生过事故。 据后来媒体披露的内幕,在大推力固体火箭发动机做试车的时候,发动机爆炸,最终炸毁了试车台,而国家经费不足,最后研制单位不得不号召员工捐款重建。要知道,那个时候员工工资奖金几乎都发不全,最终这个事情还是想办法得到了圆满的解决。

  经过参研单位日以继夜的艰苦攻关,东风-31克服了固体火箭技术领域一个又一个的难题,还同时突破了小型电子仪器技术、高精度惯导技术、机动发射技术、小型核弹头技术、先进突防技术等一系列难关。经过13年的研制,1999年8月2日,东风-31远程导弹终于成功进行了首次发射试验。

  1999年8月2日,我国东风-31新型远程地地战略导弹进行首次发射试验,获得圆满成功。    

  东风-31首次发射成功后,举国一片欢腾,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媒体纷纷在第一时间进行了报道,国务院、中央军委的领导亲自发来贺电,表示热烈的祝贺。在当时,正值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之际,李登辉等台独分子分裂祖国气焰异常嚣张之时,东风-31首射成功,非常及时,大振了国威军威。首射两个月之后,1999年10月1日,东风-31导弹就在国庆阅兵式上首次出现,向这些无耻的挑衅者发出了强硬的回击,想要欺辱中国,先问问东风导弹答应不答应!

  东风-31从首射到今天已经过去21年了,这21年间,东风-31也有了不少改进的变化,其改进型东风-31 A通过对发动机,制导系统和弹头的改进,使导弹射程和性能有了很大提高,是中国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陆基机动型三级固体燃料洲际弹道导弹。东风-31 AG则是对东风-31A的升级,采用了集储存、运输、起竖、发射一体的TEL全地形车上,有更好的机动性,具有更高的生存能力和更远的射程。

  但不变的是,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未来,东风-31和东风家族其他成员一起,都是维护中国国家安全与领土完整的最强有力的武器。

(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中国光纤无人机曝光 实现超远距离致命一击
菲护卫艇闯入黄岩岛,南海闹了三年将剧终?
台湾停飞所有战机 或与两岸军机对峙有关
篓子捅大了?美军连夜关闭3大基地
“氢弹试爆”是一场乌龙 科技无需夸张叙述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中国光纤无人机曝光 实现超远距离致命一击
菲护卫艇闯入黄岩岛,南海闹了三年将剧终?
台湾停飞所有战机 或与两岸军机对峙有关
篓子捅大了?美军连夜关闭3大基地
“氢弹试爆”是一场乌龙 科技无需夸张叙述
英军高官:台海问题,准备好了
俄军砸锅式打击 13枚导弹摧苏联顶级火炮工
菲律宾被川普摆了一道 南海反包围开始
俄专家谈中国非核“氢弹”:一种新型热压弹
美军轰炸机突然飞抵日本 要掀桌子了?
热门专题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5.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