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兵器知识 > 正文  
苏27战斗机雷达是F15的5倍重,性能却还不如
www.wforum.com | 2022-01-04 07:10:34  世界军事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在冷战时期,美国为首的北约和苏联为首的华约在欧洲剑拔弩张,军备竞赛持续了40年。在武器方面,美苏各有千秋,双方更是发展了四代喷气式战斗机,然而,苏(俄)制战机在雷达和电子技术上的落后,一直到苏联解体都未能扭转。

     在这张时间点定为40年前的图片上,参赛选手覆盖了双方主要战斗机,包括北约的F-15、F-16和F-18、幻影2000、狂风ADV(英国特有的制空型狂风)这些四代机(我们叫三代机),而华约的主要是改进型三代机(我们叫二代机),包括米格-25P“狐蝠”截击机、米格-23后期型(ML/MLA/MLD等)、苏-15“细嘴瓶”截击机和华约使用最广泛的米格-21“鱼窝”战斗机。

      美军和北约成员获得第四代战斗机的时间确实要早于苏联和华约,荷兰、挪威等国都是1981年左右获得了F-16,幻影2000是1984年开始服役的,而苏制四代机中第一个服役的是1981年的米格-31“捕狐犬”,然后是1983年服役的米格-29,华约成员获得“支点”已经是1986年后的事情了,经历了T-10原型机设计推倒重来在T-10S基础上研制的苏-27,直到1985年才服役,但图片上却没有一架苏制四代机。

     但是,美苏战斗机在态势感知能力上的差距确实是不言而喻的。80年代的西方战斗机都普及了使用平板缝隙天线的机载脉冲多普勒(PD)火控雷达,这种雷达利用多普勒效应消除了地面杂波,因此不仅搜索距离很长,而且具备下视下射能力,比如F-15上的APG-63雷达,搜索距离是米格-25P的“狐蝠”截击机上的“狐火”雷达(RP-25“龙旋风-A”)的2倍以上,而且只有200多公斤重。

     而在此时,华约的改进型三代机配备的都还是单脉冲机载火控雷达,即使是米格-25P拥有的600千瓦惊人功率的“龙旋风-A”雷达,号称可以在1公里内烤死一只兔子,或者后期型的米格-23ML具备有限下视能力的“蓝宝石-23”雷达,在多目标跟踪能力、抗干扰能力上和西方差距很大。

     在打击手段上,西方四代机普及了“麻雀”和“天空闪光”(英国的“山寨”麻雀,意大利类似的“阿斯派德”后来被我们引进)、超530(法国)这样的中距半主动雷达制导空空导弹,在射程上能够显著压倒华约战斗机,而AIM-9L“响尾蛇”红外格斗空空导弹具备全向格斗能力(可以迎面攻击),这一差距直到苏-27和米格-29标配的R-73(AA-11“箭手”)格斗空空导弹服役,搭配头盔式瞄准具才实现反超,而随着AIM-120“阿姆拉姆”先进主动雷达末制导中距空空导弹在90年代服役,美苏之间的中距弹差距始终未能补齐。

    盛产数学天才的俄国人倒是很擅长使用“系统工程”,扬长避短解决自己的短板。在机载火控雷达上,他们的通常做法就是“技术不够、尺寸来凑”,使用大直径、大功率雷达天线来提高探测距离,如苏-27上的N001雷达,天线尺寸达到了900毫米,虽然采用了脉冲多普勒技术,但和米格-29上的N019雷达一样都采用笨重而老掉牙的倒卡(倒置卡塞格伦)天线,N001重达近1吨,几乎是与之同级的F-15上的APG-63的5倍。

     当然,80年代苏制战斗机在机载雷达方面也不是全无亮点。

     米格-31“捕狐犬”截击机上的N007“屏障”,是世界上第一部战斗机用的无源相控阵雷达(PESA),功率极大可以“烧穿”敌方电子干扰,搭配“不死鸟斯基”R-33导弹,实现“下视下射”和多目标攻击,米格-31、米格-29和苏-27都普及了机载前视红外系统(IRST),“光电雷达”作为补充态势感知手段,可以在几十公里外发现敌机,而欧洲的四代半战斗机“台风”和“阵风”在2000年后服役,才普及了“光电雷达”。

     在空对空打击手段上,苏联人也有自己很独特的解决方案。他们的中距空对空导弹,在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探索使用雷达和红外两种导引头来提高抗干扰能力,米格-29和苏-27上的R-27(AA-10“杨树”)也有两种型号,R-27T红外型射程甚至达到50公里,据说,我军飞行员驾驶苏-27/歼-11A和拥有更先进雷达和中距空空导弹的歼-10对抗时,经常使用R-27T“突袭”,它无需雷达照射,实现“静默攻击”。

     当然,美苏战斗机在雷达和电子技术上的差距,是双方工业基础、产业链布局和科研实力差距的真实反映,经济和工业才是军事实力的真正后盾。

(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中国光纤无人机曝光 实现超远距离致命一击
菲护卫艇闯入黄岩岛,南海闹了三年将剧终?
台湾停飞所有战机 或与两岸军机对峙有关
篓子捅大了?美军连夜关闭3大基地
“氢弹试爆”是一场乌龙 科技无需夸张叙述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中国光纤无人机曝光 实现超远距离致命一击
菲护卫艇闯入黄岩岛,南海闹了三年将剧终?
台湾停飞所有战机 或与两岸军机对峙有关
篓子捅大了?美军连夜关闭3大基地
“氢弹试爆”是一场乌龙 科技无需夸张叙述
英军高官:台海问题,准备好了
俄军砸锅式打击 13枚导弹摧苏联顶级火炮工
菲律宾被川普摆了一道 南海反包围开始
俄专家谈中国非核“氢弹”:一种新型热压弹
美军轰炸机突然飞抵日本 要掀桌子了?
热门专题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5.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