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兵器知识 > 正文  
八九式掷弹筒 让中美士兵吃尽苦头
www.wforum.com | 2025-04-06 17:17:20  循迹晓讲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我在之前的节目讲过抗战时期日本的三八式步枪,这种枪是日本步兵最基本的武器,而除了三八式步枪(详见:三八大盖:“二战最差步枪”,咋成鬼子趁手兵刃? | 循迹晓讲),抗战时期和后面的太平洋战争时期,日军还普遍装备的另一种武器叫做掷弹筒。

图片
◇ 图为准备操作八九式掷弹筒的日军复原图

在太平洋战场上,美军给了日军掷弹筒相当高的评价。而这种武器也给中国军民造成了巨大杀伤,当时中国军队为了压制日军,甚至大量仿制过这种掷弹筒。那这掷弹筒到底怎么回事,它为什么能够有那么大的威力?今天就来讲讲这个话题。

图片

◇ 图为日漫介绍的八九式掷弹筒

讲到掷弹筒,它经常容易跟迫击炮放在一起说,不过正经说起来,掷弹筒更像是榴弹发射器,其射程和复杂程度并不能和迫击炮相提并论。虽然要说起迫击炮的发明,日俄战争中的日本是第一个受害者,但是日本陆军师从德意志,坚持认为步兵的一线支援火力就得是步兵炮,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迫击炮在日本陆军内部得不到重视。而跟日本相反,当时的中国虽然军阀混战,武器装备总体上不能和日军相提并论,但迫击炮易于制造保养,价格便宜,炮手的训练也不那么费力,所以在抗战爆发时中国军队的迫击炮数量反而比日军多。

图片
◇ 图为掷弹筒紧随突击步兵行动,可以随时随地提供火力支援

不过在当时的中国战场,战争的主要形式就是“炮兵轰,步兵冲,步兵冲完炮兵轰”。在正规火炮的列装上,日军比起中国军队自然是有压倒性优势,而在步兵冲锋时也需要有随时的火力支援,这时候日军的掷弹筒优势就显露了。相比于迫击炮,它重量轻携带方便,使用灵活,在五百米左右的这个距离上基本能随叫随到。在日军步兵进攻的时候,这掷弹筒就是火力支援的利器,在很多时候甚至比机枪威力还大。

图片
◇ 图为日本陆军十年式(左)和八九式掷弹筒(右)

当然,日本掷弹筒的开发也不是一帆风顺。他们最早列装的掷弹筒叫做“十年式掷弹筒”,他发射的弹药就是普通的手榴弹,其射程超过一百米,这比普通士兵投掷手榴弹要远得多,真正赋予了单兵曲射火力的能力。但是这手榴弹杀伤力毕竟有限,而且它的精度并不能让日军满意,于是日本刚一装备它就在研制开发下一代产品。本来它的研发在1922年就开始了,但1923年爆发了关东大地震,设计图和样品在地震中彻底损毁开发进度遭到极大拖延,直到1929年,也就是日本所谓的“皇纪两千五百八十九年”,这新一代的掷弹筒就被命名为“八九式掷弹筒”。

从1932年开始,这一款掷弹筒开始量产直到日本战败,共生产了十二万具之多。而在抗战和太平洋战场上日军的掷弹筒,主要就是这种八九式掷弹筒了。相比于前辈十年式,八九式更大更重,能发射的弹种除了手榴弹还有专用的五十毫米口径榴弹,而且为了保证精度,掷弹筒内部还给刻了膛线。其重量达到4.7千克,是十年式的两倍,但携带还是很轻松的,而且它的威力比起十年式有很大的提高。按照日本步兵的教范,操作这样的掷弹筒小队是三人编制,但通常两人就够了,甚至在极端情况下一个人就可以完成操作。

图片
◇ 图为日军两人掷弹小组

在抗战刚开始的时候,尤其是在淞沪会战当中,日军掷弹筒的主要目标是国军机枪阵地。在当时国军的机枪阵地有很好的正面防御,但对于从天而降的掷弹筒攻击却无能为力。只要国军阵地上机枪声音响起来,那边马上就会有掷弹筒予以压制。对于日军来说,当时操纵掷弹筒的都是富有经验的老兵,第一发如果没命中国军机枪阵地,第二发基本就能打到阵地头上,命中率基本在九成左右,对国军的机枪是最大的威胁。当时国军第18军42旅总共有36挺重机枪,被掷弹筒就打掉了三十二挺,而没有了机枪保护,国军阵地面对日军步兵冲炮兵轰,陷落也就是时间问题了。

图片
◇ 图为日本海军陆战队演习,左一有个掷弹兵提供火力掩护

到了太平洋战争时,掷弹筒在相当长时间内也是盟军的心头大患。它的射程能很好地填补机枪和炮兵之间的空白地带,而在东南亚和太平洋岛屿上植被密集,炮兵的发挥受到很大限制,而在盟军方面还真没有和掷弹筒相提并论的武器,美军装备的枪榴弹射程最远也才一百五十米,跟掷弹筒比起来差远了。太平洋战争初期,日军老兵操纵掷弹筒去打盟军阵地一打一个准,后来盟军也学精了,远远听到掷弹筒发射砰地一声响就赶紧找地方隐蔽。

这种情况得到改观还得在瓜岛之后,掷弹筒这玩意儿观瞄设备比正经的迫击炮简单许多,所以更依赖士兵经验。当日军和盟军陷入消耗战之后有经验的日军老兵大量死亡,而补充上来的新兵往往不像老兵那样能做到一击命中,这时候缓过神来的盟军就有机会用压倒性的火力优势解决掉这个掷弹筒。但这并不意味着掷弹筒完全没用了。到了战争末期,尤其是在硫磺岛和冲绳岛战役中,日本军队刻意放美军登陆之后在内地与其周旋,他们把掷弹筒和机枪混编,利用地形全方位无死角袭击美军,让美军付出了极大的伤亡代价。

图片

◇ 图为美军士兵拿着缴获的八九式掷弹筒摆拍(这种发射姿势很容易使膝盖受伤)

图片
◇ 图为日军士兵操作八九式掷弹筒的正确姿势

话说回来,这掷弹筒威力这么大,抗战时期的国军对这玩意是又恨又爱,缴获之后马上着手进行仿制。八九式掷弹筒要在内壁刻膛线,这样的工艺对于抗战时的国军军工厂太过复杂于是就被舍弃,于是主要的仿制对象是十年式掷弹筒。其炮管没有膛线,精度也比日军的八九式差很多,其成品于1938年,也就是民国二十七年定型投产,所以也被称为二七型掷弹筒。

这样的掷弹筒和日军大量装备的八九式当然没法比,但是对于国军来说,这是第一次有武器能把手榴弹发射到一百米开外的距离,有了它,士兵再也不用拼死拼活摸到日军阵地面前再扔手榴弹去肉搏了,因此广受士兵喜爱。从1938年开始,这二七式掷弹筒总共生产了四万多具,并且很快成为国军不可或缺的装备。

图片

◇ 图为国军士兵使用的二七式掷弹筒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这二七式仿制自日军,其弹药跟日军完全通用,所以日军缴获了国军的二七式掷弹筒之后往往也都继续使用,甚至有不少二七式远渡重洋来到太平洋战场,当美军缴获了它们时,还以为日军研发出了新型武器,但其背后的故事却是中国抗战时期辛酸和无奈的折射。

图片
◇ 图为八路军仿造的掷弹筒

1945年日本投降,但掷弹筒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而是一直使用到20世纪50年代。单纯从军事的角度讲,掷弹筒无疑是一款很成功的武器。一些资料甚至声称二战日军的掷弹筒启发了战后榴弹发射器技术的革命。无论如何,装备了掷弹筒的日军绝不是一些人声称的那样,是一些火力贫弱只会无脑冲锋的昭和男儿。

当时的中国以农业国的底子,硬生生把这样的日本军队给拖住八年,这本身就是非常了不起的壮举了。如今抗战结束八十年,关于那场战争很多模糊的记忆给了一些抗战神剧发挥的空间,但那些遗留在各个博物馆的掷弹筒,就是那段艰苦岁月的最好见证。

(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中国研发世界上最强机枪,针对极音速武器
不是美日韩!值得中国警惕的为何是德国?
印巴爆发激烈交火,第3个火药桶即将引爆?
这次不卖给中国了?俄罗斯苏-35产量暴涨
俄罗斯罕见让步 乌克兰却铁了心要加入北约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中国研发世界上最强机枪,针对极音速武器
不是美日韩!值得中国警惕的为何是德国?
印巴爆发激烈交火,第3个火药桶即将引爆?
这次不卖给中国了?俄罗斯苏-35产量暴涨
俄罗斯罕见让步 乌克兰却铁了心要加入北约
歼-50最新图像曝光 进一步揭示奇特设计
多种迹象正表明 歼-50是最新舰载战斗机
福建舰一旦服役 中美航母还有多大差距?
马尼拉300公里外 美卫星发现2架轰炸机抵近
对美“0关税”竟被川普课税31% 女总统不
热门专题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5.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