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老庄连 | |
www.wforum.com | 2009-01-27 12:17:39 世界军事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 |
|
|
1943年3月,日军在苏北进行的新一波“梳篦式大扫荡”已经持续一个多月,新四军第3师正在苏北抗日根据地进行着游击战争。3月中旬,3师19团和苏北根据地淮海军分区、淮海地委行署机关都转移到了淮阴城北面六塘河一带,19团2营的驻地叫刘老庄,距离六塘河大约20华里。 3师19团的前身是北伐时期的叶挺独立团、八路军的115师685团,配备的武器很是精良。2营4连是从地方武装发展起来的一支部队,但他的连长(白思才)和三个排长(尉庆忠、蒋员连、刘登甫)都是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尤其是连长白思才,16岁就参军,牺牲时才20多岁,这可是个平型关下来的老红军;政治指导员(政委)李云鹏是牺牲的82人中能找到照片的仅有的一人,是个书生,延安抗日军政大学毕业。4连有一挺重机枪,这在当时是很少见的,而重机枪手就是连长白思才。 3月17日下午,4连从涟水黄庄向淮阴地区转移。18日鸡叫头遍时,4连才抵达淮阴城北的刘老庄宿营归建。拂晓时分,枪声打响了,“只听见‘唧’一声响,树上的哨兵被敌人打下来了,那时候我们正在吃饭呢,”当时4连的兄弟连3连的连长霍继光后来回忆当时的情况。 刚刚到达的四连建制完整,正好挡住了日本鬼子的第一波攻势;一排排长尉庆忠马上带领一个班战士冲了上来,给了这伙鬼子当头一棒,打死了十几个鬼子,暂时击退了敌人。一阵战斗后,敌人的后续部队赶到了,以火力封锁了村子朝南的出口。 这伙来偷袭的鬼子来自第十七师团,这是一个38年建立的鬼子老部队。(补一)人数有一千多人(二个大队加部分骑兵、炮兵,还有六百多伪军跟随(汪伪第36师)),携带有山炮、九二步兵炮、迫击炮、掷弹筒,装备精良。19团和淮海军分区、淮海地委行署机关根本无法力敌,而且稍加忧虑,大队鬼子就会聚拢过来。大部队决定立刻撤退,已经和鬼子打上的4连留下来断后。 刘老庄附近地势平坦,没有什么可以利用的地形;选择阵地的话,无疑选择在刘老庄固守是一个明智的选择。但是4连翻越了村子的北围墙,跳进交通沟,投入战斗。敌人占领村庄,很快在农舍的北墙上打了枪眼,与4连交火。19团的团长胡炳云生前回忆:“从当时的情况看,要更好地保存自己,更大地杀伤敌人,最好是进驻刘老庄,以房屋院墙等有利地形、地物作掩护,据村固守。但他们考虑庄内还有不少群众没来得及撤离,因此他们毫不犹豫地把阵地选在刘老庄附近一片开阔地带的‘抗日沟’内。”。 3月18日上午9时左右,日军发起第一次冲锋,前进30米便被4连击退。“日军军官看到4连的火力马上断定:“这不是土八路,是一支正规部队。”重整旗鼓之后,鬼子投入10多挺机枪,集中火力向4连阵地扫射。在火力掩护下,日本士兵向4连阵地爬来,距离阵地百米左右时,4连枪榴弹集中打向日军火力点,同时轻重机枪一齐开火。日军第二次冲锋很快就失败了,但4连的弹药也消耗得差不多了。 此时,政委李云鹏发现在阵地前沿有很多日军尸体(带有枪和子弹)。他和白思才商量过后,决心召集突击小组去取弹药。一排排长尉庆忠(曾任团军需干事)带领突击小组,在日军的枪林弹雨下,取回了阵地前沿日军尸体上的弹药,但是尉庆忠却不幸阵亡了。 此后鬼子又有多次进攻,都被打退了(5次冲锋全部被打退)。炮兵到来之后,鬼子不得不改变了战术,他们集中了所有的山炮、九二步兵炮、迫击炮、掷弹筒,向4连阵地轰击,然后以大队骑兵实施冲击。刘老庄书记刘兆荣回忆说,他们在庄上看到,炮火的浓烟把太阳都挡住了,昏天暗地。 猛烈的炮击中,连长白思才被弹片炸伤,左手失去活动能力,昏迷了过去。苏醒后他挣扎着爬起来,来往于壕沟内,鼓舞士气、安慰伤员、指挥战斗。政委李云鹏也负了伤,他找到白思才,把自己在炮火中写的报告给白看,连长白思才在上面签了字。报告中叙述了战斗情况,并要求批准他们在火线上接纳的新党员。 到了天空中已经有了晚霞的时候,白思才和李云鹏再一次清点部队(白思才被炸掉了左手,李云鹏也多处负伤、浑身是血),4连的战士只剩下20多个了;而且很多都身负重伤,没有负伤的,也是饥渴难耐体力不支(一天没吃饭了,笔者也没有查到,早上的饭4连的战士有没有来得及吃到嘴里);而抢回的弹药,也快用光了。4连凭借防御的一条宽5尺、深4尺的交通沟几乎被敌人炮火摧平了。打倒现在,4连的任务已经超额完成了。 “4连是完全可以顺利突围的。”时任19团团长的胡炳云生前回忆说,为了拖住敌人,争取时间让领导机关和群众安全转移,4连连长白思才和指导员李云鹏经过商量,决心放弃突围,固守阻击敌人。 连长白思才下了最后的命令,把余下的子弹集中给重机枪使用,轻机枪全部拆散,步枪也拿下枪栓,装上刺刀,准备肉搏战。机密文件和报刊也全部销毁。日本鬼子围上来了,一点一点接近4连阵地。重机枪一阵扫射,日本鬼子倒下一部分。不久,4连子弹用光了,日本鬼子趁机冲了上来,肉搏战也开始了,因为寡不敌众,剩下的战士陆续阵亡了。 战斗过后,3连连长霍继光的连队又赶回到了刘老庄,收敛埋葬战士遗体。这是他一生中最难忘的日子,“连长白思才是我的老排长,指导员李云鹏是我的同班同学”。阵地上,硝烟还没散尽,四处散着被砸坏的枪。霍继光回忆当时的情形:“很多战士是和日本人抱在一起死的,最后我们收葬的有84具尸体,有两具实在和日本人分不开了,就一起下葬。”而时任刘老庄书记刘兆荣则回忆:“当时天还很寒,战士们却是短衣短裤和敌人肉搏。很多战士倒在阵地上,手指上还绕着手榴弹拉环线;和鬼子倒在一起,嘴巴里还咬着敌人的耳朵。交通沟里,弹药射尽了,手榴弹掷光了,短枪、步枪没有一支是完整的,全部折断、摔碎,战士们死了,也不给敌人留下一星半点的“战利品”。”。是役,日军被击毙170多人,伤300多人。(补二) 其实,4连参加战斗的82名战士中,有一个战士还活到了战后。打扫战场时,人们惊喜地发现还有一名战士活着。但这名24岁的战士伤势实在太重了(他的身上有三处弹眼,十几处刺刀的伤痕,右臂也被炸断了),断断续续地讲述完那场惨烈战斗后,第二天拂晓,这名战士就永远地安息了。 4连也不算是完全“玉碎”了,在大队撤离之时,4连的非战斗兵(炊事班)得以和大队一块撤退。此战过后,以他们为基础,加上从各部队抽调的战士,7旅19团得以重建了4连——刘老庄连。在日后的岁月里,4连勇猛顽强的作风很好的保留了下来,在今天的54集团军127旅第379团4连的荣誉室里,您还会发现4连获得的另一面大功旗帜——“能攻善守英雄连”。时至今日,4连仍旧坚持着每年从刘老庄征集新兵的传统。 令人遗憾的是,在今天淮安市淮阴区刘老庄八十二烈士陵园纪念馆,人们只能看到了一份14人的烈士名单,其他人甚至连姓名都没有留下。这场惨烈的战斗,实际上是由一批“无名英雄”打下来的。 不过可以知道的是:连长白思才、指导员李云鹏、副连长石学富、排长尉庆忠、排长蒋员连、排长刘登甫、文化教员孙尊明、卫生员杨林标......。 后来,苏北行署主任李一氓给4连的战士们写了一幅挽联: 2005年9月3日,在抗战胜利60周年纪念大会上,胡锦涛将“刘老庄连”与“狼牙山五壮士”、东北抗联八女投江、“八百壮士”共同列举,称他们是中国人民不畏强暴、英勇抗争的杰出代表。 补一、补二、4连的对手第17师团:1938年4月4日在日本本土重组,7月到达中国编入华中派遣军,1939年9月隶属第13军担任南京、芜湖地区警备,后移防徐州、苏州等地;1943年6月17日调往南太平洋第8方面军;在中国期间的师团长是广野太吉、平林盛人、酒井康;日本战败投降时直属第8方面军在新不列颠岛拉包尔向澳军缴械。这是一支久经战阵的鬼子的老部队。笔者没有查到参加刘老庄战斗的日本部队的建制和伤亡情况,许多数字都采用了相对可靠的国内数字和说法,也请在日本的河友空闲时补上日本方面的史料。 |
|
|
|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