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20生产仅用时3天 洛马总裁发出警告 | |
www.wforum.com | 2025-02-16 18:22:56 兵器评论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
![]() |
![]() |
|
|
|
解放军各类战舰接连下饺子,空军力量也不甘示弱,歼20产量大爆发,中国速度再一次让美国感到震惊,就连美军工巨头洛马公司总裁,都忍不住发出警告。 1、三天一架歼-20!美国军工巨头急得跳脚 据美媒消息,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总裁吉姆·泰克莱特对着媒体大吐苦水,中国歼-20的年产量已突破100架大关,相当于每三天就有一架“威龙”腾空出世。反观美国引以为傲的F-35,2023年交付量暴跌至110架,2024年更是惨淡到98架,连“遮羞布”都快保不住了。 这组数字背后藏着一个让五角大楼夜不能寐的事实:中美隐身战机规模差距,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坍塌。 更扎心的是,美国如今连“拼数量”的底气都没了。F-35的颓势绝非偶然——在全球战斗机市场横行霸道的“肥电”,竟然因为TR-3升级卡壳,硬生生积压了110架“半成品”无处安放。 而就在美国工程师焦头烂额之际,《中国军号》却爆出:“歼-20多到飞行员不够用,二代机老飞直接跨代改驾威龙!” 不过,这可不是单纯的产能竞赛。当年F-22憋了二十年才憋出187架,高峰期年产不过20架;如今中国用脉动生产线狂飙突进,单厂产能抵得上半个美国航空工业。 更致命的是,歼-20可不是单纯堆数量的“炮灰机”——作为全球唯二的重型隐身空优平台(另一个是F-22),它要撕开的是美国引以为傲的“隐身霸权护城河”。 2、想卡中国脖子,却被反将一军 如果说TR-3升级拖延是F-35的“技术血栓”,那中国的制裁和资源限制,简直成了插向美国军工的“外科手术刀”。 泰克莱特在采访中哀叹的“供应链危机”,背后藏着两个致命死穴: 第一,F-35的“心脏”——AN/APG-85氮化镓雷达,离了中国镓根本玩不转; 第二,洛马因对台军售被中国制裁,连螺丝钉都买不到中国的了。美国喊着“对华脱钩”,结果自家最尖端战机的生产线,却跪在了“中国制造”的供应链上。 据美军调查报告,825架已交付的F-35中,每一架都有中国零件。更荒诞的是,当中国去年收紧镓、锗等战略资源出口后,美国军工巨头突然发现,自己连造雷达的“工业血液”都断供了。要知道,氮化镓材料是新一代有源相控阵雷达的核心,而中国掌控着全球95%的镓产能! 洛马的工程师们现在恐怕悔得肠子都青了——当初要是没接台湾那单军售生意,何至于被中国精准“断粮”? 3、美国空军‘双线溃败’谁来买单? 当五角大楼还在PPT上画着“第六代战斗机秒杀歼-20”的科幻蓝图时,中国已经用歼-20的流水线轰鸣声,给华盛顿敲响了双重丧钟:一边是五代机产能竞赛的惨败,另一边是六代机赛道的起跑延迟。 美国空军参谋长曾夸口称,NGAD(下一代空中优势)战机将在2030年前服役,但现实是——这个耗资300亿美元的“吞金兽”连原型机都没露面。 反观中国,尽管官方对六代机三缄其口,但歼-20总师“下一代战机将颠覆空战规则”的宣言,以及成都飞机研究所曝光的“自适应变循环发动机”专利,都暗示着中国在六代机领域绝非旁观者。 更致命的打击来自飞行员的“代际碾压”。中国空军让二代机飞行员直上歼-20的“魔幻操作”,背后藏着细思极恐的逻辑:当美国还在用三代机训练F-35飞行员时,中国已在用AI辅助训练、虚拟现实模拟仓等手段,实现飞行员培养的“弯道超车”。 去年珠海航展上,歼-20飞行员淡定说出“和预警机、无人机协同作战已成常态”,而美军F-35飞行员至今仍在抱怨“数据链兼容性问题导致指挥延迟”。这种差距,早已不是单纯堆砌战机数量就能弥补的。 |
|
|
|
![]() |
![]() |
相关新闻 |
![]() |
![]() |
朝鲜特种兵杀红眼 机器人军团与钢铁巨人对 |
![]() |
泽连斯基摊牌了,提出停战“底线” |
![]() |
美国军机在莫斯科落地 整个欧洲都傻眼了 |
![]() |
边境炮声成最佳广告?中国战机拿下关键盟友 |
![]() |
中国第4艘航母照片疑曝光 吨位打趴美国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