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洗澡水 要把婴儿一起丢掉吗? | |
www.wforum.com | 2017-07-04 04:32:53 中时电子报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 |
|
|
民间团体曾前往教育部抗议,批教科书去中国化,切割中国人与中国文化认同。 民进党上台执政后,《自由时报》不仅以台独基本教义派喉舌自居,更化身为台独教父。为了切割两岸的认同,《自由时报》从来不放弃任何机会来宣扬"台湾人不是中国人",最近抓住刘晓波事件的机会,以社论〈庆幸不是中国人〉,再次表明其报社的立场。 在《自由时报》的论述里,"中国人"是一个落后、没有是非、劣根性、残暴,没有一点值得肯定的民族。在〈庆幸不是中国人〉一文中,再以刘晓波遭到的不当待遇为由,得出庆幸台湾人不是中国人的结论。 刘晓波是一位值得尊敬的公共知识分子,在2008年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60周年之际,发表了《零八宪章》后,却遭以"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在2009年被大陆当局判刑11年。西方为了表示对刘晓波的肯定及声援,在2010年颁予诺贝尔和平奖。 不论就言论自由或是其倡议内容来看,刘晓波都不应该受到这样不合理的待遇。大陆政权现阶段的确在民主、自由、人权上有相当大的改善空间,但这也是台湾的机会,可以参与五四运动胡适之等先贤所开启的民主化大工程,李登辉当年也曾经有过"经营大台湾、建立新中原"的恢弘大志,一旦中国民主化大业完成后,台湾人还可能担任中国国家主席,这又是何等美事。如果我们因为刘晓波的不合理待遇而"庆幸不是中国人",就好比倒洗澡水,却把婴儿一起丢掉,至为愚蠢。 "中国人"的意涵有两个概念,一是歷史文化;一是政治法律。就歷史文化而言,"中国人"指的是具有同样"歷史、血统、语言、文化或风俗习惯"的一群人。今日在台湾的人民,有95%人的祖先来自于中国大陆,不论祖籍是漳州、泉州、客家或是其他地区,我们都有中国人的血液;所使用的语言、依循的文化、习惯的风俗,都与我们的祖先没有多大的差别。因此,在台湾生活的人当然是台湾人,但同时也是中国人;前者是地域性的,后者是歷史文化的身分认同,这两者完全没有衝突。 就政治法律而言,目前台湾人民的国籍是中华民国。中华民国是延续着中国的法统,推翻满清政府后所成立,因为国共内战,在1949年被迫迁来台湾,虽然所管辖的领域缩小,但政府仍然是中华民国政府,法统并没有改变。李登辉、陈水扁时期的修宪,只是修改了有关治权的一些规定,并没有制订"新国家、新宪法",也没有将我国宪法修成一个与中国或与1949年以前中华民国完全无关的宪法。 《自由时报》应了解,"中华民国的国民就是中国人","台湾人"是一个地域性的政治认同,"中国人"却是中华民国国民基于宪法所应有的政治与法律认同。 去年520蔡英文政府执政以后,的确尝试着在"歷史文化"与"政治法律"上,切割台湾人民对"中国人"的身分认同。就歷史文化而言,除了在就任的第一天就废除马英九时期已经形同虚设的"课纲微调",全面巩固"台湾史"与"中国史"的分割,近来更藉着订定"十二年国教课纲"的机会,企图将"中国史"完全拿掉,而换成"东亚史"。毫无疑问地,民进党政府此项作为就是希望透过教育的方式,彻底切除台湾民眾对"中国人"歷史文化的认同。 就政治法律而言,蔡英文政府目前仍然坚持"台独党纲",而视台湾已是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在尚未能"正名、制宪、建国"以前,他们暂时委曲地借"中华民国"这个牌子一用,但是他们希望未来能够从"独台"走向完全的"台独"。 在这场"去中国化"的"圣战"中,《自由时报》不再是个传声媒体,而是个发号施令者;不仅要号令加快"台独"与"去中国化"的脚步,更要压制或丑化任何有关"中国人"的身分认同。在这样的思维下,刘晓波事件就成为《自由时报》可以借题发挥的工具了。 请民进党与《自由时报》了解,坚持去中国化的认同,只会让台湾内部分裂并减弱竞争力。两岸目前处于分治,在"正名、制宪、建国"没有成功以前,两岸的主权就仍然没有分裂,中华民国的国民就是"中国人",台湾人就是中国人。 |
|
|
|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