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即将上任,各国都严阵以待,主因之一就是川普的高关税政策。 但此政策是否真能奏效,确实存有疑虑。 在选举期间,川普以民粹手法将高关税政策描绘为增加就业的良方,以便达到美国再次伟大(MAGA)的目的。 此外,MAGA也存有强烈的经济民族主义,尤其藉由针对中国等外国竞争对手的不公平贸易行为,因而与选民产生了高度共鸣,川普成功地自我塑造成美国工人的捍卫者,以及反全球化的领导者。
进一步观之,由于川普只提及高关税,而避谈进口成本上升可能加剧通胀的立即影响,并称高关税乃外国的负担,其实这与实际情况差距甚大。 故川普避重就轻,主张优先考虑其他经济目标,比如以开发新能源等策略来抑制通胀,因为他认为高关税可以促使企业回流与削弱中国,进而以国内制造业来减少对外国供应链的依赖,这终将会超过通胀的成本。 乍看之下,好似有理,但这里首先就可能会产生短空而是否长多的疑虑,意即通胀是立即的而就业还需时间。 而美国的制造业环境不佳,成本高又缺工,若川普可以通过向关键群体提供有针对性的救济,来抵消一些政治反弹,比如对农民的补贴或对某些行业的减税,也好像言之成理,但是否缓不济急,端看其政策取向而定。
但川普历来无视传统的经济理论和专家建议,经常追求符合他的直觉或政治目标的政策,而不是既定的模式,且未充分顾及全球贸易动态的复杂性及其通胀影响。 质言之,高关税政策看似可以减少与中国经济相互依存,与更广泛的抑制中国的地缘政治目标一致,以对抗中国的全球影响力,同时亦可纠正贸易失衡与减少赤字。 而川普又将贸易逆差描绘成大恶,并将关税视为降低赤字的利器,但实际的影响仍存争议,比如川普1.0时并未降低与中国的贸易赤字,就是最佳证明。
况且,被关税针对的国家可能也会报复,进一步扰乱全球供应链。 如果关税加剧了通胀而难以抑制,川普可能会面临政策扭转,从而破坏预期的利益。 且川普只能再做一任四年,而两年后的期中选举更是一项检验,由于共和党在国会两院的多数有限,是否变天,还需要观察。 但是企业的经营是永续的,因而多少企业经理人会追随川普的政策转移美国,确实值得怀疑。
川普月前在“美国优先政策研究所”的晚宴上,发表演说。 (美联社)
由此可见,川普的高关税政策乃其重要的政经战略。 短期观之,通胀压力必将削弱消费者的购买力,并对低收入家庭造成不成比例的伤害。 但长远来看,高关税是否能加强美国整体经济发展,还在未定之天,如何调和短期与长期的经济现实,确实是川普重大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