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时事新闻 > 正文  
国产新能源车种种乱象 根在这儿
www.wforum.com | 2025-04-07 18:52:37  冰川思想库 关不羽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中国新能源车产业的快速崛起,从来就不是市场的自然发育,而是大剂量、连续使用政策猛药的结果。因此,“乱象”这个锅不能让市场背。

  3月29日举行的2025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对新能源车的“市场乱象”重磅发声。

  给大家划一下重点:当前我国汽车行业无序竞争的问题比较突出,有的企业不惜牺牲利润抢占市场,虚假宣传恶意抹黑等现象也时有发生。不仅短期内造成行业利润下降,长期下去,还将影响技术创新、产品的质量安全,削弱产业的竞争力。

  将着力整治市场乱象,规范竞争秩序,维护公平的竞争。加强汽车市场的价格监测、行业自律、舆论引导,严格市场监管,严格查处技术标准不达标、质量安全不过关的产品,守牢质量安全底线,规范招商引资。按照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要求,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

  是怎样的“市场乱象”引爆了发改委的冲天怒气?“市场乱象”的根源又在哪里?

  01

  舆论集中关注发改委对“市场乱象”的怒火中烧,却忽视了国资委的言简意赅。国资委相关负责人在“百人会论坛”上表示:下一步将对整车央企进行战略性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

  两大主管部门发声,意在言外,可以细品。

  新能源车市场狠狠“卷”了三年,殃及池鱼。三大汽车央企(一汽集团、东风汽车、长安汽车)被卷得欲仙欲死,终于绷不住了。

  “老大哥”中国一汽2024年整车销量320万辆,同比下滑约5%,还在可接受的“有序下降”范围内。但是,营收同比下滑11.2%,足足少了699.3亿元,相当“无序”。

  全年卖了268万辆的长安汽车尚未公布全年业绩,截至第三年季度,营收同比增长2.54%,但归母净利润为35.8亿元,同比大幅下滑63.78%。利润跌到了膝盖。

  东风集团的痛点和大哥、二哥正好相反。189.59万辆的销量,同比下降9.2%。但营收和利润表现还可以。营收同比增长6.93%,录得利润0.58亿元,账面上实现了扭亏为盈。5000多亿的总资产,赚了点零头。

  汽车央企三巨头的销量、营收、利润成了“不可能三角”。天残地缺,同病相怜。

  央企的日子不好过,地方国企更是朝不保夕的风中凌乱。2024年,上汽、广汽“双雄”成“双熊”,都是利润同比下降80%以上的“脚背斩”。北汽也没好到哪儿去,归母净利润为9.56亿元,同比下降68.5%。

  这群资产上千亿的庞然巨物,被新能源车企的“新贵”逼到了墙角。主管部门岂能坐视不理?国资委搬出了“战略性重组”,真动手,那就是大洗牌。轻则资产搬家伤筋动骨,重则招牌不保灰飞烟灭。

  主管宏观产业政策的发改委也算“半个婆婆”,也得痛定思痛有所表示。大力扶持新能源车产业政策启动十余年,怎么就出现了“市场乱象”的棘手局面。

国产新能源车种种乱象  根在这儿

  02

  “市场乱象”先得看看这是怎样的市场。2014年,是真正意义的“中国新能源车产业”元年。政策发力,新能源汽车补贴扩大到私人购车市场。一副政策猛药,药效立竿见影。当年新能源车销量同比增长300%。

  最最最高的补贴,催生出全球增速最最最快的市场。从此新能源车高歌猛进,成为令人瞩目的“新增长点”。

  其实,这个“新增长点”的提法就值得推敲了。汽车消费增长当然是经济的新增长点,却和新能源车无关。中国汽车消费最旺盛的时期,恰恰是2003—2013年“前新能源车时代”。这期间,中国汽车年销量从439万辆增加到2198万辆,足足翻了4倍。

  大力发展新能源车的政策发力后,汽车消费不增反降。2014年到2024年,中国汽车销量从2349万辆增至3143万辆,拢共增长了800万辆,年均增长5.6%。新能源车崛起十年的汽车消费增长仅为“前新能源车时代”的一半。显然,汽车消费并没有因新能源车的横空出世提速,谈何“新增长点”?

  新能源车的快速增长,没有带动汽车消费的真实增长,而是吃了增量吃存量,挤掉了油车的市场份额。

  新能源车的年销量从2014年的7万辆出头,增长到2024年的1286万辆,年均增长120万辆。这意味着新能源车的增量,不仅吃掉了汽车消费增长总盘子的80万辆,还要挤兑将近40万辆的存量。饶是汽车国企家大业大,也经不起如此凶猛的竞争。

  而且,这场汽车“新旧势力”之间的竞争,并不是市场竞争,而是政策竞争。新能源车既没有制造成本的优势,也没有显著的体验提高。政策倾斜的上下其手,才是新能源车的占领市场的制胜之道。

  “造一辆贴两辆”的大额补贴为新能源车的送温暖还不够,还要政策歧视“拉偏架”。对油车市场冲击最大的,莫过于一二线城市对油车限牌的歧视政策。油车的牌照比车贵,电车的牌照免费拿。油车的牌照要排队摇号“拼人品”,电车牌照立等可取。一二线城市是汽车消费的主力市场,如此明显的政策歧视,汽车消费的市场天平能不被带歪吗?

  乱象出现在市场,根源却是政策用力过猛。直接冲击了油车的市场份额,也造成了新能源车产业产能堆积过快过多的“内伤”。“不惜牺牲利润抢占市场”“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安全质量”等等“乱象”,皆由此而来的。

  03

  高额补贴的政策红利,对新能源车产能迅速堆积的“长尾效应”,被大大低估了。早期的高额补贴导致新能源车产能快速堆积,并没有因为补贴退坡消退。2017年补贴退坡后,新能源车的产能扩张不退反进。

  2017年,新能源汽车领域共有70多个项目,投资金额超4000多亿元,规划年产能达到1200多万台。

  2018年新能源汽车领域,共有近40个项目,投资近4000亿元,规划年产能近700多万台。

  仅仅两年,规划年产能近2000万台,投资金额8000亿元以上。

  吃补贴上产能好理解。补贴退坡,怎么还是大上快上呢?因为不上不行。失去了补贴输血,新能源车企的盈利能力瘸腿。身子板弱的车企或主动或被动退出了一部分。但是,剩下的“强者”要活下去,只能指望产能扩大的规模效应。摊薄成本、增加现金流,只能走上扩产能的不归路。

  新能源车企有扩产能的动力,地方政府有帮助车企扩产能的能力,双方一拍即合。地方政府青睐新能源车产业,也是政策导向的结果。一方面是“腾笼换鸟”限制许多传统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产业升级”需要刷政绩。

  因此,地方政府产业扶持的方向选择有限,新能源车产业就是数不多的香饽饽。地方政府有钱的出钱,产业基金、厂房投资不遗余力地“筑巢引凤”。没钱的出力,政府出面打开地方金融机构的水管,不就有钱了吗?地方政府一通操作猛如虎。两年8000亿、2000万台车的产能,就这么硬生生被拔出来了。

  既然出钱出力了,少不了扶上马再送一程。“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应运而生。“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的主要受益者是地方国企或地方国资背景的车企。

  比如广汽旗下的埃安,靠广东省出租车市场的半壁江山,过上几年好日子,成为近年来唯一在新能源车销售榜单排名靠前的正统国企。可是,地方政府手头的公共资源也是有限的,用完了也就没了。2024年,广汽埃安的销售增长戛然而止,进入了“阵痛期”。即便现在新能源车卷价格,拼的是“下沉市场”,“出租车车型”也是排不上号的。

  这就是产能迅速扩张的另一个后遗症——催肥催出来的产能质量低下。叠加“地方保护”的遮遮掩掩,产品质量、安全隐患的“乱象”难以避免。

  中国新能源车产业的快速崛起,从来就不是市场的自然发育,而是大剂量、连续使用政策猛药的结果。因此,“乱象”这个锅不能让市场背。所谓“市场乱象”,其实是市场在为高额补贴埋单。

  04

  发改委此次发声的政策宣示,能“用魔法打败魔法”吗?让我们拭目以待。

  至于三大央企的脱困之策,颇可玩味。有政府官员称:在投资布局方面,2024年三大汽车央企新能源汽车直接投资同比增长35%,在投资总额中占比超70%”。

  “打不过就加入”可以理解,但是央企在新能源车产业的大举反攻,会是又一轮产能扩张的高潮?新能源车产业对创新能力、精细化管理的高要求,是这些老大国企所长吗?过了好几年紧日子的三大央企,庞大的投资从何而来,投资收益有保障吗?

  总之,要治理乱象,还是得从根子上治。

(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黄岩岛再起波折 300吨成功拦截3000吨?
俄乌前线 一群乌克兰人在拼死打乌克兰人?
八九式掷弹筒 让中美士兵吃尽苦头
中共在台海军演 暴露五大破绽
解放军第二座海外保障基地启用 可停航母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黄岩岛再起波折 300吨成功拦截3000吨?
俄乌前线 一群乌克兰人在拼死打乌克兰人?
八九式掷弹筒 让中美士兵吃尽苦头
中共在台海军演 暴露五大破绽
解放军第二座海外保障基地启用 可停航母
日本巨型战舰今年开工 比055型舰还大得多
沈飞六代机肋部进气 设计理念让人惊艳
再次进行飞行测试 歼-50铰接式翼尖引发关注
对美“0关税”竟被川普课税31% 女总统不
北京狂轰 李嘉诚卖港口踢铁板 巴拿马出手了
热门专题
1中美对抗2以哈战争3乌克兰战争
4美国大选5李克强猝逝6新冠疫情
7香港局势8委内瑞拉9华为
10黑心疫苗11“低端人群”12美国税改
13红黄蓝幼儿园14中共19大15郭文贵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5.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