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22战机F-119发动机 为何推重比不到10? | |
www.wforum.com | 2025-02-15 14:43:18 海事先锋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
![]() |
![]() |
|
|
|
或许是因为“美国负责构想,中国负责实现”的一幕,于近年来越来越多地上演。故近期突然出现的一则“美制F-22隐身战机的航空发动机性能造假,F-119的真实推重比只有7点多,而非此前众口相传的推重比达到了10一级”的消息,瞬间就在国内军迷圈中炸开了锅。
不少人都认为,美国人当年以一个不真实的“虚高”数据“忽悠了全世界”。而“奋起直追”的中国费了巨大的力气,才在去年成功推出推重比达到10这一水平的“涡扇-15”发动机并装机试飞。但实际上,我们的“涡扇-10”系列发动机就已经在推重比方面达到了8,并不比F-119“差”。于是乎,这件事情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笔者也来凑个热闹,不妨来简单聊一聊。
既然是谈航空发动机的推重比,那自然离不开两件事情,即发动机能产生的推力,以及发动机自身的重量。笔者认为,我们首先应该可以明确一件事,那就是五代机F-22所使用的F-119发动机的推力指标,大概率是符合美国空军当年设定的性能标准的。毕竟,无论是在各类国际航展的飞行表演中所展示出的飞行性能,还是该机在北美防空司令部中担任截击任务,都证明F-119发动机有着强大的推力,并赋予了F-22不俗的飞行能力。
要知道,截击类任务尤为注重战斗机的快速爬升和高速飞行能力,不是所有的战斗机都能执行这一任务。唯有爬升率和飞行速度越高,战斗机才能越快地抵达指定空域和高度,进而对空中目标遂行截击任务。如果爬升率和飞行速度不理想,那战斗机很可能会因来不及抵达阵位,而与空中目标擦身而过,后果就是截击行动失败。F-22能在北美防空司令部中承担截击任务,显然与F-119发动机澎湃的动力输出密不可分。
于是,如果推力指标没什么问题,那造成F-119发动机的推重比只有7点多的原因,自然就在于发动机的重量了。关于F-119发动机的单台重量,目前有3种说法,且都有一定的官方或半官方背景做背书,分别为1360公斤、1769公斤和2270公斤。之所以会有如此明显的差异,笔者认为原因可能有两点,一是各国对航空发动机重量的计算标准有所不同,二是台架测试数据与量产型号的实际使用数据有所不同。
先来说说航发重量计算标准。事实上,在全球为数不多的几个具备战斗机及其配套设备研发能力的国家中,航空发动机重量计算标准并非是统一的。受自身特点、统计习惯和工程实现手段等方面的不同,各国在计算航发重量时,均有着一套属于自己的标准,相关的例子简直是比比皆是。
比如说,对于航空发动机的启动机,如燃气涡轮启动机、电机启动机或气涡轮启动机,一些国家会将其纳入航发重量的一部分,但也有一些国家将启动机视为机身部件的一部分,而不算入航发重量。再比如说,一些国家会把燃油/滑油散热装置算入航发重量,但另一些国家不会将其算入在内。还有,一些国家会把发动机消音器算入航发重量,但也有一些国家不会将其算入。
这就很直观地体现出,不同国家对相关配件的理解和标准也各有不同。有些国家会将此类配件视为航空发动机的一部分,也有一些国家不将其视为组成航空发动机的一部分,而是将相关配件视为“辅助航发工作”的机体子系统和子设备。正是因为各国对航空发动机重量的理解和计算标准各自不一,使得航发研制商、作为实际使用者的军方,以及各国权威军事专家等,对同一款航发的重量指标口径不一,进而让计算出来的推重比数据有了较大的差异。
说完了这个,再来谈谈航发原型机台架测试数据同量产型航发实际使用数据的差别。这一点其实比较好理解,原型机台架测试数据,基本是在理想的实验室条件下所得出的“最优数据”。但在实际条件下,尤其是某些较为恶劣的工况中,如含氧量和温度均较低的高空,量产型航发的输出功率必然会比实验室数据低不少。不仅如此,单从航发重量这一指标来看,用于台架测试的原型机,往往也是要比实际使用的量产型号轻不少的。
举例来说,F-119发动机在台架测试阶段跑数据时,用不着安装诸如二元矢量尾喷管、用不着安装部分引气装置、用不着喷涂抗冲蚀、隐身及防钛火涂层,以及用不着安装部分附件机匣。在这种“一身轻松”的状态下跑出来的推重比数据,自然会是非常“好看”。但在装机后的实际使用过程中,上述东西却是哪个都不能少。当你把尾喷管、全部的引气装置和附件机匣都装上去,再给航发涂上抗冲蚀、隐身及防钛火涂层后,你说这种状态下的F-119还能像台架测试阶段时那么轻吗?还能实现各界传闻多年的10一级的推重比吗?答案已经不言自明了吧?
因此,笔者对这件事情的看法是,要么当年美国人的宣传报道确实有虚假夸大的成分,让外界对F-119的推重比达到10这件事坚信不疑了许多年;要么就是因各国对航发重量的理解和计算标准不同,以及因一些媒体和报道混淆了台架测试数据和实际使用数据,而让外界产生了某些误读。 哦对了,最后顺带一提,关于在“F-119发动机推重比数据造假”一事中的一个说法,即这是“马斯克查账查出来的结果”。只能说这倒是最不可能的事情,马斯克查账再怎么细,查的也是经济账,很难相信其会去抠一些装备的性能数据字眼。况且,除了航程和作战半径不是很理想,美国空军始终对F-22的主要飞行性能颇为满意,应该很能说明问题了吧? |
|
|
|
![]() |
![]() |
中国飞艇居高临下 2000公里外能发现F-35 |
![]() |
中美差距已达232倍 美海军实力高速滑坡 |
![]() |
美国军机在莫斯科落地 整个欧洲都傻眼了 |
![]() |
印度驱逐舰装备5种导弹,领先中国10多年 |
![]() |
撞船事故可能把“杜鲁门”号航母提前送回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