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航母困境:就算中国给图纸 也难造得动 | |
www.wforum.com | 2025-02-14 21:32:51 星球调研室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
![]() |
![]() |
|
|
|
2025年2月,俄罗斯的满载排水量“纳希莫夫海军上将”号核动力巡洋舰传出了即将完成改装的消息。 俄媒对此兴奋不已,称这是俄海军“恢复远洋战斗力的关键一步”。 但不少军迷们对俄罗斯海军的实力还是持怀疑态度的。 因为俄罗斯唯一一艘航母“库兹涅佐夫”号仍在漫长的维修中,8年过去,依旧无法恢复服役,甚至连何时完成维修都成疑问。 这不得不让人联想到同为苏联遗产的另一艘航母,也就是库兹涅佐夫级的第二艘舰“瓦良格号”。 熟悉军事的朋友都知道,这艘航母如今已经成了中国的第一艘航母“辽宁舰”。 本是同根生,命运却不同。 有军迷开脑洞,要是把辽宁号的图纸给俄罗斯,是不是能解他们的燃眉之急。 但就现实而言,俄罗斯连“依葫芦画瓢”估计也很难做到了。 苏联解体后的航母困境苏联时期,航母建造的核心工业集中在乌克兰的尼古拉耶夫造船厂,包括“库兹涅佐夫”号、“瓦良格”号(后成为中国辽宁舰)以及未完成的“乌里扬诺夫斯克”号核航母,均在乌克兰建造。 1991年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虽然继承了苏联的大部分军事遗产,但造船能力受到了毁灭性打击。 当时,俄罗斯面临三大困境。 一个是造船厂不在俄罗斯,乌克兰掌握航母建造设施,俄罗斯自己无法独立生产航母。二是技术人才流失,大量苏联时期的造船工程师和技术工人流失,使得俄罗斯即便想恢复航母建造,也找不到合适的人才。三是经济危机——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经济陷入低谷,军费支出锐减,连维护现役舰艇都难以为继,更别提建造新航母。 但即便是这样,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也曾尝试恢复航母发展,但却无力回天。 “乌里扬诺夫斯克”号核动力航母的建造被迫终止,最终被当作废钢出售。 之后,俄罗斯唯一的航母“库兹涅佐夫”号开始老化,但俄罗斯始终无力替换。 2017年,“库兹涅佐夫”号进入船坞维修,本计划2019年完成。 然而,该航母在维修期间接连发生事故,包括船坞沉没、火灾等问题,直到2024年,该舰仍未完成修复,俄罗斯军方甚至无法给出具体的完工日期。 这一情况,使得俄罗斯在全球范围内成为唯一一个拥有航母但无法服役的军事大国。 中俄航母令人唏嘘的是,曾经与其实力差距甚远的中国却走上一条稳步推进的路线。 2002年,中国购得了未完工的“瓦良格”号,并成功改装为辽宁舰。 此后,中国迅速掌握了航母技术,并在2019年建造了完全国产的山东舰。2022年,中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下水,成为全球少数掌握电磁弹射技术的国家之一。 反观俄罗斯,2016年曾宣布要建造10万吨级核动力航母“暴风级”,但最终只停留在PPT阶段,根本无力实施。 当然,海军的战斗力不仅取决于舰体,还依赖舰载机。 中国航母配备了歼-15舰载机,未来将换装隐形战机歼-35,并具备舰载固定翼预警机。 而俄罗斯的舰载机仍然停留在米格-29K阶段。 这款战机原本是为印度航母设计的,作战能力有限,航程短、载弹量低,且没有固定翼预警机配合。 因此,就算“库兹涅佐夫”号恢复服役,也可能缺乏足够的舰载机支撑。 目前,俄罗斯海军的造船能力严重受限。 即便是万吨级驱逐舰“暴风”级,也因为缺乏资金和技术停滞不前,更别提改造出一艘像辽宁舰这样的航母了。 至于核航母或许就更加遥远了。 因为这不仅需要更庞大的资金投入,还需要核动力推进系统、舰载机等配套体系。以俄罗斯当前的经济状况,连航母维修都难以完成,更遑论研发核航母。 因此,打造“闪电航母”或许会是俄罗斯的选择。 比如说,用两栖攻击舰搭载短距起降战机,如苏-75“将军”轻型战斗机,使俄军的海战实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此外,如果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纳希莫夫海军上将”号,也如俄媒预期般在今年下水,俄罗斯的海军实力或许会达到另一个层级了。 |
|
|
|
![]() |
![]() |
中国军工人“天塌了”!美国发动机参数造假 |
![]() |
中国飞艇居高临下 2000公里外能发现F-35 |
![]() |
中美差距已达232倍 美海军实力高速滑坡 |
![]() |
075攻击舰穿越宫古海峡 多艘战舰贴身护卫 |
![]() |
印度驱逐舰装备5种导弹,领先中国10多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