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媒体《军事观察》网站报道,自1991年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和乌克兰在一系列问题上一直存在分歧,2014年的克里米亚事件后两国的关系更加紧张。最近紧张的局势又进一步恶化关系,而任何潜在的大规模冲突在开始阶段都可能是决定性的,预计在冲突爆发最初的数小时内防空阵地、机场、指挥中心和其他高价值目标将成为打击的重点。俄罗斯空军快速夺取乌克兰上空的制空权,可能将是影响俄军地面部队控制局面的主要因素,因为空中精确打击将为地面部队的进攻铺平道路,并削弱乌克兰的指挥控制和其他关键能力。
乌克兰空军的能力非常有限,飞行员的飞行时间限制在每年40小时左右,这限制了他们与俄罗斯空军对抗的能力。而乌克兰军机发生的几次坠机事件也表明,他们的维护工作严重不足。目前乌克兰大约只装备了35架米格-29和35架苏-27战斗机,而在苏联解体时,该国继承了大约260架的米格-29和苏-27,但乌军显然无法负担部署这么多战机的费用。虽然苏-27是一款潜在的非常强大的空中平台,但乌克兰空军缺乏主动雷达制导的远程空对空导弹(如R-77)。
乌军的这些苏-27使用年限已经很久了,它们的传感器、电子战对抗装备和航空电子设备也都已老旧,这意味着乌军战机不会对更现代化的俄罗斯苏-30SM、苏-34和苏-35战机构成挑战。俄军战机的技术性能,特别是电子战和机载导弹方面,要领先乌军超过25年。此外乌克兰战斗机的数量较少、可用率也非常低,又进一步限制了其保护领空的能力。乌军的大多数战机将在冲突爆发后至少要在跑道上准备几天才能升空作战。这就为俄军提供了充足的机会,可以使用从空中和海上平台发射的各种防区外精确制导武器将乌军战机摧毁在跑道上。双方空中力量的巨大差距,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也意味着乌克兰将需要更多的依赖其地对空导弹系统来对抗俄罗斯战机。
乌克兰没有远程防空系统,该国主要依赖于1980年代的S-300P/PS/PT中程防空导弹,而其中的一部分导弹还被卖给美国用于测试。此外乌克兰还装备了同样是苏联时代的“山毛榉-M1”防空导弹系统。无论是乌克兰的S-300还是“山毛榉-M1”,都是未进行升级的非常老旧的型号,因此生存能力较差,并且在技术上落后于俄罗斯最新防空系统30多年。与俄罗斯军队装备的S-300PM-2、S-300V4或其他现代化改进型号的S-300不同,乌克兰的S-300并不具备多层次防御能力,其态势感知能力也非常有限。由于电子战系统也已过时,预计这些乌克兰防空系统将成为俄军优先摧毁的目标,而配备了防区外武器的卡-52和米-28攻击直升机以及苏-34战斗轰炸机都能够执行这项任务。乌克兰对俄罗斯在苏联解体后新服役的武器装备并不熟悉,但俄罗斯对乌克兰装备的几乎所有武器却都非常熟悉,这可能会为俄军在电子战方面提供显著优势,并使空中打击任务变得简单很多。
也许乌克兰S-300系统最大的弱点在于其能够同时攻击的目标数量非常有限——只有不到六个。相比之下,即使是1990年代初服役的俄罗斯S-300PM2也可以同时攻击36个目标,而更新的S-400和S-300V4系统的性能更强大。因此乌克兰的防空系统将被俄军的KAB-500或KAB-1500等制导炸弹或巡航导弹轻易摧毁。
俄罗斯拥有大量能够从防区外摧毁乌克兰军队的装备,而乌克兰对俄罗斯发动报复性打击的能力也非常有限。1990年代初,乌克兰的打击能力在欧洲是最强大的,拥有一大批图-22M中型轰炸机、图-160战略轰炸机和各种弹道导弹。然而在西方的巨大压力下,这些武器都被销毁了。因此尽管俄罗斯将能够使用苏-34、图-22M、图-160轰炸机以及Kh-101、Kh-65巡航导弹等武器对乌克兰的防空系统发动远距离精确打击,但乌克兰的报复能力仍然非常有限。即使排除军队士气和战备方面的问题,由于俄乌两国之间存在巨大的技术差距,乌克兰对俄罗斯空袭的防御能力也非常有限。目前俄罗斯空军在基本已逐步淘汰了苏联时代的装备,反观乌克兰军队却在大幅削减,而且也没有进行现代化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