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型轻型坦克
中国新型轻型坦克公开以后,它的防护能力一直外界关注焦点,从相关报道来看,中国新型轻型坦克采用了国产新一代反应装甲,它不但可以防御破甲弹,也可以防御尾翼稳定穿甲弹,从而有效增强了中国新型轻型坦克防护能力和战场生存能力。
我们知道现代反坦克武器威力越来越大,穿(破)甲能力越来越强,如果单纯按照加厚装甲来提高坦克防护能力,那么就会让坦克战斗全重迅速增加,这样对坦克发动机、传动系统要求提高,机动性能下降,因此大家开始关注新原理装甲,力求坦克体积和重量增加幅度不大情况下提高坦克防护能力,这就是反应装甲。
反应装甲原理和结构都非常简单,它在两块钢板之间增加一层炸药,当破甲弹射流击中装甲之后,炸药起爆干扰、偏离射流,同时上、下钢板互相运动,进一步对射流作用,就可以让射流无法抵达主装甲,反应装甲最早在1982年黎巴嫩战争之中由以色列投入战争,在战争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反应装甲迅速在各国和地区装甲部队得到普及,美国、苏联、英国、法国等国家都研制和装备了反应装甲。
此后反应装甲在深度和广度进一步发展,深度方面,出现了多层反应装甲,反应装甲出现之后,出现了串联战斗部,它首先有一个较小战斗部引爆反应装甲,然后用主战斗部攻击主装甲,这样就出现了多层反应装甲,另外提高反应装甲抗击尾翼稳定穿甲能力,从广度上来讲,出现了非爆炸反应装甲,以便加装在步兵战车、装甲运兵车等车辆上面,不过从根本上讲,反应装甲抵挡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能力方面与复合装甲差距甚远,所以各国和地区均将反应装甲作为辅助和附加防护手段。
中国相关单位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反应装甲,80年代以色列反应装甲在黎巴嫩战争发挥出色,也引起中国陆军兴趣,有关单位曾经邀请以色列公司来华进行反应装甲演示,从而第1次接触到反应装甲实物,经过努力中国相关单位在80年代研制出第1代反应装甲-FY-1,它具备对破甲弹、火箭弹和反坦克导弹等武器防御能力,它研制成功填补了国内空白,提高国产坦克装甲车辆防护能力,标志着中国已经掌握了反应装甲技术。
在FY-1的基础上,针对它只能防御破甲弹,不能防御穿甲弹这个缺点,中国相关单位又对它进行改进,研制成功改进型FY-2反应装甲,它是中国第一种既能防御破甲弹又能防御穿甲弹的反应装甲,是国产反应装甲一个技术突破,相关资料,FY-2装备在国产59D主战坦克上在,让后者可以在2000米距离上抵挡105毫米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直接射击,有效提高坦克作战能力。
进入新世纪针对新出现串联破甲战斗部和更加先进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中国相关单位又开始研制新一代反应装甲,首先研制的是FY-3反应装甲,它采用了多层炸药,可以抵御串联破甲战斗部攻击,在此基础上,中国相关单位重点研制了反应装甲对尾翼脱壳穿甲弹防御,包括炸药爆炸冲击波、面板运动对于后者影响和干扰,在相关技术成果基础上研制成功具备双防、多层防御FY-4反应装甲,根据公开资料,FY-4可以将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效能降低30%以上,这个指标已经可以与俄罗斯接触-5反应装甲相比,对于破甲弹效能可以达到70%以上,与此同时,中国相关单位还发展了非爆炸式反应装甲,这些新型装甲研制成功,有效提高中国主战坦克及装甲车辆防护能力。
具体到中国新型轻型坦克,它采用了焊接炮塔,说明坦克主装甲应该是中国新一代复合装甲,前面说过反应装甲只是坦克装甲车辆辅助和附加装甲,所以中国新型轻型坦克仍旧采用复合装甲作为主装甲,并且采用楔形炮塔以提高防护能力,同时焊接炮塔也可以提供更大内部空间,有助于布置更多电子设备和尾舱自动装弹机,同时也可以为乘员提供更加舒适环境。
不过炮塔增大也带来一系列问题,包括重量增加、旋转半径加大,由此不得不加长车体,这样就导致全车战斗全重迅速上升,根据海外媒体报道,中国新型轻型坦克战斗全重达到35吨,这个指标已经与第1代坦克相差无几,例如国产第1代主战坦克59坦克战斗全重也不过36吨,两者相差仅有1吨,因此难以继续增加复合装甲厚度来提高防护,加装反应装甲效果则要好的多,国产FY-4反应装甲单块重量只有15公斤左右,新型轻型坦克全部铺设FY-4反应装甲全部重量应该也能够控制在2吨以内,这样就可以比较有效控制新型轻型坦克战斗全重,从效果来看,考虑到国产新型轻型坦克装甲比59D更加先进,所以它在2000米距离上抵御105毫米坦克炮直接命中应该没有问题,另外还可以实现模块化防护概念,也就是说根据战场环境、威胁强弱加装不同数量反应装甲,以进一步提高国产新型轻型坦克防护能力和机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