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卫国资料图
近日,陆军韩司令的“一封给军属的信”刷爆了朋友圈。一方面是话语朴实、情感真挚的将军信件;一方面是言词犀利、入情入理,却不买账的舆论。究竟是什么原因产生了如此大的差距,其实读完每一篇文章后,发现只不过是角度问题。下面“强武君”就从每个角度来尝试分析一下:
一不该,信件不该以上级教育下属的口吻。韩司令的信是写给军属的,却不是写给下属的。军属和下属虽然只一字之差,意义却相差极大。韩司令的公开信首先被诘问的便是那“上级教育下级”的语气和口吻。虽说是军属但他们却不是军队附属品,而是军队做好国防建设的有力保障。现阶段,年轻的军属中,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他们都坚持独立自主、自由平等,因此对新时代的军属来说,司令是他们爱人的上级却不是他们的上级,司令可以对那些军人命令式教育,却不该用这种态度来对待军属,并且军属已经为了部队牺牲了很多,如今却还要接受来自非上级的要求,这种要求在军属看来是难做到的,因此军属们怒了,首先痛斥的就是这种“上级教育下级”的语气。其实这种“怒了”在词语修饰方面如做更改,或许能够让军属们有所接受,那就是把“军人家属需要……”改为“军人家属都是……”,可能意境就完全改变,一来是肯定的语气褒奖了军属的贡献,二来避免用未来要求的语气规定军属的奉献,对于奉献的定义也就从要求改变为了鼓励,文字的变化恰恰是角度的变化。
二不该,舆论不该从字句中片面理解司令员的用意。韩司令的公开信从各个方面指出了军属应该具备的一些品质和品德,可能一些例子是韩司令当兵那个时代的,但人民军队的传统和精神却是如今这个时代的军属应该学习的。然而,不少人却没有领会这种“精神”,反而从韩司令的举例中“咬文嚼字”,比如有人称“前一天晚上生了一个小壮丁,第二天洗衣做饭的军嫂头发散乱”、“衣服脏臭,散落着玉米花生,到军营翻地养鸡的军嫂”、“为了把农村户口变成城镇户口,坚强知足的军嫂”,这样的军嫂已经过时了,新时代需要“科学育儿、母乳喂养,爱惜自己身体的军嫂;需要出得厅堂、入得厨房,仪态大方、智能家居的军嫂;需要有知识有文化,不以随军为目的嫁给他们的军嫂”。对于军嫂的形象描述,韩司令是希望以此来说明军属们应该学习吃苦耐劳的精神,而并非让军属都如同他所描述的那样。韩司令作为一名50后上将,接触到的80后、90后军嫂有限,因此也只能用过去自己所看到的例子,但这并不妨碍他对军属奉献精神的肯定,但舆论场中有些“回信”断章取义,从字面来解读韩司令的信。
三不该,个别自媒体不该对信件内容“上纲上线”扣帽子。截至到31日,有关公开信的舆论场已经风起云涌,除了司令员的公开信,军嫂们的回信、军娃的回信、吃瓜群众的回信还有对以上回信的回信,舆论场依然围绕这一封信形成了一股“口水战”。在这场“口水战”中,即有反对方对将军的信上纲上线到“封建思想”、“绑架军嫂甚至是军属群体意志”等,还有支持一方称“请别伤害老兵和军属的善意”,将某些回信扣上“伤害了老兵和军属的善意”的帽子,并臆测写信者不是军嫂,为双方进一步有效沟通设置了障碍。原本,司令员写信,军属们回信只是普通的舆论反应,舆论有各种观点,毕竟不能要求所有人对司令员的信都统一看法,但如果舆论双方都硬要代表某部分群体,又请问,这部分群体是否进行了委托代理?这样随意上纲上线确实无助于舆论宣传,只能让普通人看到权力对舆论的控制,最终伤害的也会是部队的公信力和形象,也不利于部队进行后期的舆论导向工作。
四不该,有关部门对于人民内部的舆论观点,不该用删帖的办法来解决。目前,在微信平台上被彻底删除的有“十问直男韩司令”“信已阅,心更寒,某剑客贱如故”等言辞比较犀利的文章,其中“十问”以军嫂的口吻用比较直白的语言提出了10条自己对公开信的不满,而在31日这篇文章已经难以看到,而该作者重新发布了一篇题为《我就是十问怒怼韩司令的小木》的文章,并在文章评论区里表示“真的怂了,哈哈哈~”,该文发布后仅数小时阅读量破2万,网民基本站在了作者的一方,有网民甚至激愤地表示“让百万官兵及家属寒心,让中央寒心,表露一线领导的无能”。正如某公众号所说“站点不同,观点各异,我们相信,即便是再多的吐槽,司令员本人也是胸如大海宽广,官方也不会动用行政手段加以干预的”。但是恰恰相反,这种粗暴删帖的方式让本来就趋向对立的舆情彻底走向了激化,使网民的情绪进一步走向对立,更发酵出了次生舆情,激发出网民对所谓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等问题的不满。删帖或许可以一时间快速消灭领导不想看到的内容,但无法消减高涨的舆情,网民的情绪会因这种粗暴手段被激化甚至出现大爆发。可喜的是我们看到情况在改观,后面的一些回信依然在网上存在。
总之,可喜的是军队高级将领正在落实习主席“过不了网络关就过不了时代关”的指示,也切实的走进了网络,在部队方方面面工作中使用网络,正如网民表达的“等待更多海、空、火、战等领导的信”一样,期待军队高级将领在网络上有所作为。但也应看到军队在应对网络舆情方面尚缺乏经验,致使造成“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的局面。互联网不仅有记忆的效果,一样有包容的胸襟,如果将军能继续回信,相信网民会更加理解。但愿有更多将军走进互联网,使用网络成为常态化,把这种手段转化为部队的战斗力。